很抱歉,现在的中高考,就是要“教的都不考,考的都没学”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高考模拟题来了
距离今年的高考,也就剩下一个月时间了,考生们都在认真地做着准备。
假期,在网上看到了据说是山东高三二模的试卷,联想到了一些家长喜欢挂在嘴边、吐槽现在教育的“教的都不考,考的都不学”,发表一下看法。
下图是历史科目的第一道大题,大家来感受一下:
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中小学的课文里有相关的内容,比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歌颂诸葛孔明智慧的《草船借箭》等等。
但在上述考题中,出题人并没有把课本上的那些课文直接拿出来考,而是引用了课本外的,其他三个出处不同的史书、但又同样记录赤壁之战经过的片段,也就是题目中所说的“不同史书有不同记载”。
教的都不考,考的都没学?
这题难不难?看对谁说了,个人的总体感觉,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吧。
当然了,这类题现在放网上,肯定会引来“文理之争”,尤其是前一阵一篇论文曾说“东南亚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就是文科生太多”。
每次文理之争,总有些理科生要来秀优越,什么“学理转文很容易,学文转理很难”啦,什么“文科都是学不会理科的人才去学的”啦、什么“文科对科技没贡献”之类:
但是,理工科的同学一样告诉你,学不好文史,只能去学理工。
当然,这个话题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们想讨论的是,包括中高考在内的考试,应该不应该“教的不考,考的不学”?
开始我听到有家长这样抱怨的时候,认为是学校考试出了超纲题,强行拔高、增加难度,难为学生。
直到两个月前,看了几个宝妈在那议论,才发现她们所谓的,“教的不考,考的不学”是指,课堂上教了《草船借箭》,考试你就得考《草船借箭》,结果竟然给我考《赤壁之战》!这是什么鬼?
难道不应该这样吗?
本来,我对一些家长所说的孩子学习有多难多难,是持同情态度的,但经过这个事例后,觉得完全是他们自找的。
明明是自己啥也不会,还倒打一耙,怪教育部门、怪学校、怪老师不考课堂教的东西,太矫情了!
最最基本的,老师也好、父母也好,只能以某个具体的事件为例,教你个方法,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另外的问题,你只能以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基础,加上自己的灵活运用。
谁都不可能给你把所有课文、事例都穷举了,让你背会了再去处理。
就算学校真的实现了某些家长所说的“教啥考啥”,你得了高分了,上了好大学了,毕业以后会干啥?靠背诵别人教你的现成答案么?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你记忆力再强,也不如搜索引擎找东西快,脑容量再大,大不过电脑硬盘,更何况,现在都是云存储,存储量理论上可以说是无限的,你怎么比?
人与机器相比,各有所长,人要发挥人的长处,其他的交给机器去做。更何况,截图中的两道小题,非常有代表性,是对学生一般能力的精准考察,算不上难。
第一问,“根据材料,确定赤壁之战发生的历史事实”。
这不就是,你看了书,或者别人给你说了件事,你总结一下,它们说了个啥意思么。
这是你看书学习、与人交流最基本的东西吧,这要搞不明白,怪学校没给你教过这几个史料,说不过去吧。
现实中,“弄明白事实”,可以说是一个人做任何事的基础,必须具备。
再看第二个小问题:读了三个记载不同的史书,刘备在赤壁之战的作用有何不同,进行历史研究时,又该如何更好地使用你所看到的史书、材料。
这就更是“历史照进现实”了。
映射一下现在:
同一件事,三位专家三本书,不同的观点,你如何采信,怎么指导自己的行动?
同一件事,处在不同岗位的三位同事,给了你三种不同的说法,你怎么还原事件、怎么和客户、领导沟通、怎么推进下一步工作?
学历史、学文科没用?哪个科目都是有用的,没用的只是无知的你而已!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8977503923834467
作者:超人爸爸说教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