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辅导班消亡,有钱人1对1、老师辅导自己孩子,普通人怎么破?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人家有别的门路,咱普通人怎么办?

“双减”落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大好事。

不过,毫无意外地,又有人跳出来说:

培训机构取消了,有钱人可以一对一,老师也可以辅导自己的孩子获得竞争优势。

听起来好像没错,但这种言论,已经简单粗暴地默认了一个前提:只要一对一了,只要老师辅导自己孩子了,他们成绩就一定会提高,就一定会超越同等条件下别的孩子。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们又要贴出经常使用的那张图了,家长花了21万补习费,150分满分,只考了59分: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你很短时间内就花了21万都没达到的效果,很多人一分钱不花就达到了,而且效果比你好得多,比如考个130+,140+什么的。

老师辅导孩子就能取得竞争优势?

那也得看是什么样的孩子。

按照“老师可以辅导自己孩子取得竞争优势”的逻辑,重点小学老师的孩子,怎么会班上有一半孩子都考了100分,老师的孩子却只考了98呢?

不仅是小学老师,即使是大学教授这样的高知,也同样无法例外。

前一阵,重庆大学的张小强教授就因为类似的事火了。

其在重庆大学官网“专职教师”介绍一栏,最后有一句“虽然指导的研究生已超过70名(含在读和毕业),依然对初中生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

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

然而重庆大学教授的这事,也不是个例。

更早一些,还有北大博士生导师、副教授,说自己小时候6岁就背过了新华字典,老婆也北大毕业,结果一说起自己闺女的学习,那真是……一言难尽,差太远了!

所以,尽管老师、教授这类高知可以辅导孩子学习,但讲一遍就懂,和讲三遍才懂,那还是差距很大的。

比能不能辅导更重要的是?

不管是说有钱人可以一对一,还是老师能辅导自己孩子取得竞争优势,抑或是上了辅导班就能上天,都是在强调客观、外在的条件。

他们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学习这件事,最主要、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学生本人,他们的天赋、理解能力、专注力、毅力如何。

就像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在强调努力和方法,但却忽略了天赋的重要性?

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需要的是从长期的艰苦学习过程中,筛选出来有天赋、有坚毅品格的人,不需要用钱砸出来、用培训等外力硬堆出来的所谓“学霸”。

所以,“双减”就是把这些外力撤销掉,看看到底谁在“裸泳”。

打个比方吧。

如果一些人聪明,后代一直都聪明,越来越聪明,一些人笨,后代就一直笨,那么长年累月下来,人类就会变成两个族群,“聪明族”,和“笨族”。

如果一些人个子高,后代也一直高,越来越高,一些人矮,后代就一直矮,那么长时间后,人类也会变成两个族群,“巨人族”,和“矮人族”。

但现实中,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出现,因为不论你哪一项性状很牛,隔一代,或者隔几代,这个优势都会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向平均值回归。

大家都知道牛顿、爱因斯坦,可谁知道牛顿的后代、爱因斯坦的后代都在干嘛?

所以你再聪明,再是老师、教授,再能给孩子辅导学习,也保不准孩子天赋如何,是不是不如寒门子弟。

这个不确定性,是有些人最不希望看到的,也是有些人希望看到的,但却谁都无法决定和左右。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416588033379403

作者:超人爸爸说教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