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招聘的智慧,没有画饼,说给大官就真给,说封侯是真封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时间来到4月份,又是一年招聘季。正所谓金三银四黄金期,4月是一些大公司进行薪资调整的时期,也是打工人跳槽的高峰期。

在当今职场生活,经常被提起的一个词叫做画饼,用于形容企业在招聘新员工过程中承诺种种福利或者加薪过程中描绘公司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最后却无法达成的一种现象。

其实不仅仅是在现代,在人才更加难得的古代,招聘也是一个国家或者势力必备的技能,特别是在乱世时期,哪一方势力能够招揽到合适的人才,哪一方势力将在大争之世的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没有现代各种招聘网站,想要招聘到一位合适己方势力的大才,无异于大海捞针,这其中考验的更多是一个招聘者的智慧。

我们能够从古人的人才招聘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01 秦孝公招聘

战国初年,地处西陲的秦国,贫穷落后,为东方列国所鄙夷,然而当秦国君主秦孝公招聘到商鞅这位人才,对秦国上下进行一番改造,这一切立马改变了。

秦国从落后的西部边陲小国一跃成为战国最强王者,兵强马壮虎狼之师,奠定了鲸吞六国的国运大势。

这一切的变化的根源在于一对君臣秦孝公和商鞅。商鞅原本是卫国人,任职于魏国,为何能够主导秦国变法,这一切又源自于秦孝公的一份招聘广告。

秦孝公的招聘广告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让商鞅千里迢迢从富庶的中原地带来到一个荒芜僻远的西部穷国,然后劳心劳力地进行改革,一干就是一辈子?

秦孝公的招聘广告,很有意思,细细琢磨一番,能够找到很多身为领导的大智慧。接下来,我们就来逐段分析,秦孝公的招聘广告。

1.1 底蕴与实力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这段讲述了秦穆公称霸西陲的历史,追述了自家祖上的功绩,暗含的意思就是秦国有称霸的底蕴。

战国时期,列国已然撕开了春秋君子之战的表面,兼并战争加剧,动则灭国,轻则割地,没有称霸的底蕴是无法在这个世界存活下去的。

秦孝公开篇就说到,秦国的历史底蕴和地缘优势,展露出秦国意图争霸的野心,直接向所有求职者展现出了势力的底蕴和野心,目的性极强,但效果也是最好的。开门见山,不遮不掩,点明宗旨,这样做避免了许多无效的面试,有志于此的人才也会衡量自身条件,决定是否参与竞争。

再从具体用词分析来看,修德行武,这句话其实重心在后面的行武,意思是说秦国重视武德,儒家那一套仁政,就别来了。

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这句话透露两个信息,第一东平晋乱,有功绩,并且有干涉他国内政的能力和实力,第二以河为界,在以步兵为主的战国时期,山川河流就意味着战略要地,这句话就点明了秦国的地缘优势,再加上后面一句广地千里,这妥妥的霸主之姿啊,贤才们还不赶紧来投?

天子致伯,诸侯毕贺,这就是在说政权的合法性了,毕竟能够得到周天子的认同,这既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名不正则言不顺,有了周天子的合法性背书,秦国干什么事都有一层权威性。

最后三个字,甚光美,其实暴露了秦孝公的野心,通过几句话追述祖先的功绩,落眼的确是最后三个字,使得这一段并非单纯的对祖上功绩的吹嘘,而是变成了一种对祖上功绩的向往,自己也想建立如此不世之功,为后世开盛世之基,野心显露无疑。

但是有了野心,有了地缘优势,有了历史地缘,这些还不够,现在遇到的困难也要说一说,不能解决的人才请自觉回避。这就有了接下来这段对于祖先毫不避讳地揭丑。

1.2 揭丑与渴求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国家内忧,未遑外事,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国家既有内忧,又有外患,诸侯鄙夷,这都是几代君王留下了的弊端,作为现任君主的秦孝公深以为耻。

这一段有2个要点,第一是秦孝公的改革决心,古人有家丑不外扬的避讳,秦孝公如此直白地说出历代秦国国君的过失,这是在表露自己的决心,一定要推行改革,革除弊政,一扫秦国衰败颓势。第二点是表明局势的紧迫性,从而秦孝公展露对人才的渴求。

一个坚定支持的领导,一个展现才华的平台,身为贤才的你,如果真的有办法能够解决秦国的困境,那么,你还在等什么呢?秦孝公在招贤令第二段中隐含的两个信息对于无数怀才不遇的人来说,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两点,有了领导坚定不移的支持,相当于扫平了后顾之忧,有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困境,意味着有了一个施展才华抱负的平台,两者合一,何愁才华不能够得到绽放呢?

先说了秦国的底蕴,又说了秦国的困境,接下来按理说,应该招聘的报酬了吧,但是秦孝公并没有这么做。

1.3 企稳与机遇

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

秦孝公的招聘广告中,接下来话锋一转,说到自己的父亲秦献公的事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我们都买过股票,一支持续下跌的股票,一般人是不敢买,而且大概率会亏本,但是如果这只股票已经有过一段时间企稳,并且价格又远低于市场预估呢?

秦孝公的招聘广告接下来说的事情,就是秦国企稳转好的事情。

镇抚边境,徒治栎阳。边境安抚好了意味着内部可以安心发展,徒治栎阳,把国都从旧贵族势力集中的雍城迁到了栎阳,现有的既得利益集团还未形成庞大的势力,这意味着改革的阻力会变得很小。

这些都是在说秦国这只股票的下跌趋势已经止住了,现在已经进入企稳阶段,并且公司内部已经扫清了很多发展的障碍,接下来,公司高层也统一了思想,那就是东伐,向着中原进发,为此秦国不惜将国都从西边的雍城迁到了更靠近东方的栎阳,直面强大的魏国威胁,这下子将秦国君臣逼到了绝境,在绝境中君臣一心,共抗强敌,很多的利益纠纷因此得以被压制,君王的权威性得以树立。

这对于一个有志于改革的人才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次改革,失败居多,为何商鞅变法能够成功逆转秦国的衰败,强势崛起,其中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秦国已经企稳的局势。

1.4 待遇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接下来就该说说报酬的事情了,想要马儿跑得快,你得喂饱了马儿啊,人才给你办事,你也得付出相应的报酬,这样人才才能更有动力持续不断地为你工作。

秦孝公的报酬是什么呢?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话不多说,直接做大官,裂土封侯,赏赐诱惑力十足,而且秦孝公的表述方式也很巧妙,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我这是孝心啊,想要继承先父遗愿,帮父亲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古人对于人的品质最高也是最基础的要求是什么?那就是孝!一个孝顺的人,再差不会差到哪去。秦孝公的招聘广告中,既展现了自己的孝心,也为高官厚禄给出了一个能够堵住绝大多数人的理由,孝!

02 秦孝公面试

秦孝公发出了招聘广告,接下来就是等待贤才上门面试了,而秦孝公对于商鞅的面试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

商鞅第一次面见秦孝公,因为不了解秦孝公的脾性,选择了最稳妥不会让人挑出错误的帝道,从四海称帝之道,尧舜的治国方法说起,但是这并不是秦孝公想要的,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甚至心中对商鞅下了不学无术的判语,但是却并未对于商鞅有什么苛责。

商鞅第二次改为了王道之术再次请求面见秦孝公,秦孝公答应再次召见商鞅,这次依然不符合秦孝公的口味,但是通过两次交谈,秦孝公认识到了商鞅的才干,于是才有了第三次的面试。

这一次,商鞅摸清楚了秦孝公的想法,开始向秦孝公推荐霸道之术,这一次秦孝公终于动心了。

第四次会面,商鞅就拿出了真本事,正式向秦孝公推荐自己所研究的强国之道,道路、方法、策略一一阐述得清清白白,果然深得秦孝公的赏识,双方一拍即合,秦国变法的浪潮即将席卷而来。

从秦孝公对于人才的面试来看,其实是一场双方的不断试探,最终探明心迹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秦孝公也给了人才足够的忍耐和尊重。

第一次面试的不愉快,秦孝公昏昏欲睡,但是依然耐着性子进行了第二次面试,并且对商鞅的看法也得到了改观。尊重人才,在于不论对方的政见是否符合期待,都需要给足礼遇。

03 秦孝公的任命

有了人才,人才的施政方向也符合秦孝公的期望,是不是就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了呢?不可以!

秦孝公对于商鞅的任命整整沉寂了2年时间,这两年时间里,秦孝公与商鞅双方进行了深入了解,进行思想统一建设,秦孝公在为即将到来的改革组建班底,商鞅则是深入基层,考察秦国里外。

经过两年时间的筹备,秦孝公宣布商鞅正式出任左庶长之职,秦国的变法正式启动!

当变法真正启动之时,身为秦国最高领导者的秦孝公仿佛从历史中消失了一般。

徙木立信是由商鞅策划的,刚推行新法时秦民跑到国都栎阳上访说新法不便的有上千人,秦孝公没露面。

太子犯法,太子傅公子虔和公孙贾被追究连带责任,秦孝公也没露面。

商鞅在处罚罪犯,一次性杀了七百人,血染渭水,秦孝公还是没露面。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旦确定好人才,安排好人事以后,就放权让部下自主决策,自己只抓大方向。终孝公一朝,变法派官员一直实权在握,所有反对变法的势力都被压得动惮不得。

秦孝公对于商鞅信任,充分支持,而商鞅也回报以毕生的热情,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奠定了一个强大帝国的崛起基石。

而秦孝公也没有食言,招贤令中说要与之分土,他也真的做到了,河西之地后,秦孝公赐予商鞅以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因此公孙鞅或者卫鞅才变成了我们今天通常的称呼,商鞅!

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04 终章

在秦孝公的招聘中我们看到了真诚,秦孝公的面试中我们看到了耐心,秦孝公的任命中我们看到了信任,得君如此,鞅何求之!

《求贤令》中没有多少实现人生价值或者追求崇高理想,那些虚头巴脑的话,当一个老板与员工谈起理想,谈起个人价值的时候,往往意味着给不了的现实。秦孝公的报酬明明白白地写清楚,封官分土,而且秦孝公也是这样做的,这便是一个领导的真诚,也是人与人相处最起码的信任。

当人才招聘到了之后,秦孝公也有着完整的培养思路,从熟悉基层到执掌帝国军政大权,有着完整的一套体系,并为之组建对应的班底,帮助人才能够迅速进入角色。

当一项改革或者政策开始实施之后,作为领导的秦孝公做的事便是掌握大局,只要大方向上没有问题,给予商鞅的是无条件的支持与信任!

少一点画饼,多一点真诚,摆出实实在在的困难,真心实意地待遇,更多的信任与支持,我想办到这点的企业能够招揽到忠心的人才概率无疑会大很多,而人才市场也不用无限内卷下去,逼得员工只能靠跳槽来实现工资的增长。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634517133357771

作者:青衫弹史,软件工程师,历史领域爱好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