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宰相?看看北宋贫民如何翻身做主把歌唱,探究宋代科举教育!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多少父母为着一套学区房,拼尽所有!甚至有家长从第一套房子就开始考虑孩子的幼儿园问题。学区房,三个字,沉甸甸的压在多少父母心头!这一切的根源皆是教育!

如今中国已放开二胎政策,孩子该如何教育?一个普通的家庭如何培养起一个优秀的人才?寒门如何诞生一位贵子?

这些问题拷问着每一个现代家庭,每一位父母。

今天 文史君 跟大家一起,从历史中找寻答案,解密寒门贵子的秘密。鉴于笔者笔力有限,,人生阅历不足,描述中如有缺漏错误,欢迎指正!感激不尽!#拍一拍宋朝#

全文共分4章:

第一章:汉唐盛世千古传,出身寒门难登天。讲述汉唐时期,人才选拔制度的变迁历史第二章:完善科举,遗泽后人。讲述北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与今天的高考的一些相似之处。第三章:寒门贵子,满朝朱紫。讲述宋代那些出身寒门的高官们的故事。第四章:崇尚知识,教育公平。进一步分析宋代这个寒门贵子的共性,思考现代教育的方式。第五章:终章 · 小结第一章:汉唐盛世千古传,出身寒门难登天

春秋战国时期,学宫的盛行以及孔子有教无类式私学的兴盛,人才由贵族开始向士这一阶层倾斜,开启应该算上中国历史上第一波人才高峰,这一时期,人才辈出,多少风云人物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有识之士通过与人辩论,相互讨论国家大事,提出个人建议,比如孟子;或者托庇于权贵门下,作为一个门客,为主君分忧,比如。这便形成了早期的还不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

到了汉代,历史上首个长期统治的大一统中央王朝,这一套便有些吃力了,于是举孝廉的人才选拔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地方官员举荐有才能有品德的优秀人才,选拔做官,从而维持中央政府的运转。

东汉时期,由于开国皇帝刘秀借助于世家大族的力量登上皇位,放开了对世族的管控,于是世家茁壮发展,把控朝政,一度垄断了整个教育,他们推出的最成功的教育产品是九品中正制,成功实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式的政治垄断!

这种状况,一直到科举制的确立才开始有所改变!

科举制度,肇端于隋,奠基于唐,完善于宋。唐代是一个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一个人能否高中不仅由他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个人风评、外貌口才等决定,但更为关键的还是“行卷”与“公荐”。

行卷 就是考生在考试前将自己写的诗文投递给达官显贵,以求他们能够推荐。

公荐 则是指公卿大夫向主考官推荐人才。

著名诗人王维,便是通过玉真公主举荐考得第一名!白居易那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诗句,也是向人求推荐的时候呈递的。

由此可见,汉唐盛世千古传颂,但是这一时期,真的并非寒门子弟的天堂!汉唐盛世千古传,出身寒门难登天!

从汉朝延伸到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代,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一个世家贵族统治的社会,官员的选拔,男女婚姻的匹配,讲究门当户对,世家相互结亲,贫民几乎无立锥之地!家族私学,藏书于宅,垄断教育!但是在经历南北大动乱,唐朝割据混战,多少王公贵族,世家门阀,烟消云散,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贵族体系崩溃,平民阶层崛起!特别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改良,大大加快了知识的传播,多少贫民子弟能够较为廉价的获取到知识,庞大的人群基数,诞生出优秀人才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于是北宋的科举制度,顺理成章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寒门子弟迫切入仕的需求!

第二章:完善科举,遗泽后人

宋代的科举,主要有贡举、制举两种,另外还有童子举。

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等科。科目虽多,最重要的是进士一科,大多数经过进士科出身的官员,最终都有机会做到宰辅之位。进士科有解试、省试、殿试三种形式。

解试,是由诸州、开封府、国子监将合格举人贡入礼部的一种考试。有点类似我们今天的省级考试,初升高,有点类似。

解试通过的考生称为举子或贡生,于当年冬季集中到京师,于次年春初参加省试。所谓省试是因就试尚书省而得名。贡生到京后,要向礼部报到,写明家状、年龄、籍贯及参加科举次数,取得考试资格。考试之前礼部发放座次表,考试之日,考生依次就座。同时规定了考生除书案外,不许将茶壶、蜡烛等带入,不得怀挟书策。另外北宋对于科举考试所作的一个创举,至今沿用,那就是糊名制度的确立,把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可能作弊的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

感觉这一套流程是不是跟今天的高考很像?先报名,获取考试资格,考前发放座位表,考生按照座位表依次落座,答题,不能带小抄,不能抄袭作弊。同时考完之后,所有试卷答题卡将姓名学校班级等信息装订隐藏,防止考生串通阅卷老师作弊!

可以说,科举制度的完善,这是北宋王朝在教育上留给后人的一项巨大的文化遗产,受益至今!

北宋时期,进士科考试内容非常丰富,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这其中以诗、赋、论三项为最重。帖,全称为帖经,即默写经典中的段落;墨义,即笔答经义,规定为十条。

是不是又是浓浓的熟悉感,别以为我们现代一考两三天,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古人同样要考很多,而且一考就是三四天!

省试结束以后,就进入殿试环节,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通过即可直接授官,成为天子门生。这一流程,今天就没可以对比的了。

北宋的科举制度,趋于完善,完善的制度下,尽可能的杜绝了舞弊,有效减少了结私营党的出现,为着大量人才的涌现奠定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第三章:寒门贵子,满朝朱紫

《神童诗》北宋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时期,寒门子弟终于迎来春天,多少英雄人物,出身卑微,家徒四壁,贫困潦倒,最终通过科举应试,升任宰辅,一展胸中抱负!

欧阳修四岁老爹不幸离世,跟着母亲寄居在叔父家。幼年的时候,家里穷,母亲郑氏便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识字写字。稍稍长大后的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

当朝副宰相张雍在年轻的时候,恰逢五代末期战乱,张雍全家人都被契丹所掳掠,他自己艰难逃生到异地他乡后,沦为乞丐,最困难的时候,靠着在洛阳街头讨饭求生。然而这个家伙,硬生生靠着科举考试,最后一路做官做到了相当于副宰相的尚书右丞。

那位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更是励志。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不得不改嫁了他人。在范仲淹长大之后,母亲告诉了他的身世。范仲淹没有埋怨母亲,反而对母亲含辛茹苦养育自己非常感激。离家到南都去读书,发誓出人头地,好好报答母亲。范仲淹不分昼夜地苦读,五年都没有脱下衣服来睡觉,有时夜里发困时,他就用冷水洗脸;经常连稠粥也吃不上,只能等到太阳落山了才吃点东西。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莱,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

这样的励志故事,在整个北宋王朝时有发生,寒门子弟通过科举改变人生,实现个人阶层的跃迁,走上人生巅峰,舒展胸中抱负,为国家出谋划策,流芳千古!

第四章:崇尚知识,教育公平

对于北宋一朝,为什么能够涌现出这么多的寒门贵子,我们不禁想去深究其原因。

对于社会来说:

首先整个社会风气上,崇尚知识,尊重读书,对于读书人给予最大的善意。流传至今的俗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便是流传于北宋,整个社会,劝学奋进!知识改变命运,并且真的改变命运!

其次,教育公平。科举面前人人平等,上至官宦子弟,下至乞丐,任何人皆可应试,对于贫寒子弟,兴办义学义庄,为那些贫寒学子提供经济支持,也为他们提供读书机会。此外还有官办学校、书院对于贫寒子弟也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对于进京赶考的贫寒子弟,政府也会发放公券,凭此可以在公家的驿站免费食宿。北宋8大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龙门书院,徂徕书院)大量官学,私学的兴盛,有教无类,不论是贫民还是贵族,皆可入学!

其三,一视同仁。完善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并行,严防营私舞弊,废除推荐制度,一切以成绩定去留。所有人,不论是高官子弟也好,还是贫民学子也罢,一视同仁,一切用成绩说话!

其次对于学子个人来说:

首先立下远大志向,我在个人文章《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4大人生密码,读懂或将获益终生》一文中也说到,少年立志。确定志向,明确方向,这样的人生才知道为谁奋斗,为什么努力!才不会有给父母读书的想法,才会在累了困了倦了之时,自己给自己打气加油,不断学习,不断前进!

其次刻苦努力,没有人的成功是轻易得来的,身为寒门子弟,更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与奋斗。然而,很多人吃了苦,短期没见到成效,后来又自我放弃,这就看出第一条立志得重要性了,只有明确了方向的人,才能够长久坚持!

其三,培养兴趣。当今社会,读书并非唯一出路,相比于宋代,读书出仕为官这唯一一条路,现代社会,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状元。找准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说天赋所在,深度挖掘,带着兴趣去研究,必有所得!

最后,找对方法。应试教育下,很多知识都是有高效学习方法,有所谓的窍门,找对符合自己的习惯,思维逻辑的方法。

最后对于父母来说:

首先,言传身教。我们可以看到欧阳修的父母,能够从小教授欧阳修识字写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父母本身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多阅读的人,储备的知识终究有一天会迎来爆发!

其次,鼓励支持。北宋时期跟现代学生一样,历经大考数百,小考无数,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不可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身为父母,鼓励孩子,支持孩子,使其无后顾之忧,专心致志!

最后,社会实践。我们看到这些北宋名臣良相,都能提出与国有利的政策方针,这些并非都是他们们死读书读出来的,而是丰富的社会经历实践得出的道理。对于我们现代人孩子来说,多参加劳作,多社会实践,睁眼看世界,丰富社会阅历,而不是死读书,读成书呆子。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如有错漏,感谢您的不吝赐教!

第五章:终章 · 小结

根据历史学家的统计,从唐肃宗到唐朝灭亡时期的179位宰相中,出身于名族和公卿子弟的共有143人,占总人数79.88%;而出身于中等家族的仅有22人,占比12.29%;而真正寒门出身的宰相只有12人,占比6.7%,其他1%未能确定。

北宋时期,帝国的宰相和社会名流,很多都是底层人物出身。以《宋史》中列传的北宋人物为例,从宋太祖到宋钦宗时期共1194人中,出身于名族和公卿子弟的共有279人,占比23.36%;出身于中等家族的有343人,占比28.7%;引人注目的是,出身于寒门子弟的有543人,占比高达45.47%;另外2.3%不能确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占比23.36%的名族和公卿子弟,大部分是宋朝才新兴起来的家族成员,并非魏晋时期的世家大族。

以北宋官居宰相级别的宰辅官员为例,在整个北宋时期共222人的宰辅级别官员中,除了11人没有资料记载外,其他211人中,共有21人出身高官家庭(占比9.95%);另外37人出身中级官僚家庭(占比17.53%);11人出身低级官僚家庭(占比5.21%);

到了北宋后期,宰相群体中,完全平民出身的宰相,甚至占比高达81.78%。在宋代,布衣宰相根本不是梦,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现实:北宋末年的宰相李邦彦,他的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打银匠;南宋宁宗时的宰相京镗,他的父亲,则是一名普通的小盐店老板;南宋状元汪应辰是南宋时期、社会地位非常低下的一名士兵(弓箭手),汪应辰小时候,家里甚至穷到连油灯都点不起。

士为知己者死,或许正是因为宋代这种公平教育,让大量寒门子弟出人头地,最终在南宋灭亡的崖山之战落败之时,丞相陆秀夫抱着幼帝跳入大海,整整10万军民跟着跳入大海,为着大宋王朝陪葬!

陈寅格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无论是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政治,宋朝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或许这下面支撑着正是这场科举大改革,多少贫寒子弟由下而上翻越阶层,多少名门贵族跌落尘埃复归平民,阶级的流动,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才,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活跃!

世家传承,阶级固化,固化的不仅仅是阶级,还有思想文化政治经济,或有一两代的辉煌,终究渐趋没落,人才不继,家族不振!多少矛盾便由此爆发,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便是屡次科举不中,愤而起兵,屠尽多少曾经高高在上的世家豪门!

愿祖国继续繁荣昌盛!文化繁荣!经济昌盛!军事强盛!国强民富!

我是 夜读文史,与你一起 阅读历史,品读文化!

春夏秋冬又一年,汉唐明清代代传。古今中外论天下,诗词歌赋品人间。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797664142817608

作者:青衫弹史,软件工程师,历史领域爱好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