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点穴,建都选址的学问,从开封说起,北宋亡国不冤?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首都,最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汇聚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行使着一个国家的最高治理权。一般来说,首都也会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那么,首都的选址,更是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之一。#拍一拍宋朝#
在近代世界历史上,曾有诸多国家发生首都迁移的大事件,比如受国家防守的需要,缅甸首都内迁至内比都,再如出于提振经济的需要,巴西首都由临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高原的巴西利亚,再比如近代日本出于改革的需要,从内陆的京都迁往临海的东京。
首都选址的好坏,关系重大,可以说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北宋王朝的首都开封城,在建都选址上的学问。鉴于笔者笔力有限,学识不足,描述中如有缺漏错误,欢迎指正!感激不尽!
全文共分4章:
第一章:东避强秦迁大梁,八朝古都开封城。讲述开封建都的历史第二章:山川不险国不安,百万禁军成弱旅。浅谈都城选址风水说,看看北宋为此做的军事防御。第三章:成也黄河,败也黄河。讲述北宋年间,开封与黄河的恩怨情仇。第四章:终章 · 小结第一章:东避强秦迁大梁,七朝古都开封城
北宋,自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到1127年,靖康之耻,金兵攻破开封城,北宋灭亡,一共167年,期间9代帝王。开封,作为北宋王朝的首都,也跟着荣耀了167年!
在中华大地上,想要成为一省首府,没有点历史文化底蕴的话,都嫌不够资格,更何况是一朝首都呢?恰好,开封具备这样的历史底蕴。
开封,最早的建都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魏国。
公元前364年,秦国入侵魏国,在河东地区,大败魏军,斩首六万,震惊魏国朝野上下,于是为了躲避秦国袭扰,又能同时向东进取,魏国决定将都城从今天山西搬迁到今天开封,开封建城历史开始有史可考。东迁的魏国,活生生的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哑铃”。最终落的个,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的结局!
时间转眼来到隋朝,虽然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是他留下了影响中国千年历史的大运河!而大运河也改变了开封的命运!从洛阳出发,引谷水、洛水达于黄河,经过黄河后,于荥阳引黄河水东南行,经过开封城下,到现江苏盱眙县北入淮河,通过江淮之间邗沟及江南运河,可达杭州,向北通过永济渠,可达北京。当时的开封地处中心,位居运河咽喉,联通了全国北方的政治中心长安洛阳和鱼米之乡淮扬一带,逐渐成为了富饶的天下中枢,国内水陆交通重镇和国家经济命脉的总关卡。时人这样称呼开封:
大梁当天下之要,通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
重要性也愈加凸显,中央在此派驻的军队也越来越多,派驻的将领级别也越来越高。终于,在907年,驻在开封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篡夺了唐的政权,建立后梁王朝,建都于此,正式拉开了开封的繁华盛景的序幕。
随后,五代中有4个王朝,后梁、后晋、后汉和后周定都在开封。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扰乱五十秋。这首歌谣,正是说明了这段乱世更迭,乱世之中成就了开封,为开封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洛阳,西安等古都,历经战火摧残,已经残败,作为国都,势必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建造,而一个具备完整都城设施的开封,又地处中原腹地,人口稠密,水陆交通要道,成为了众多开国之君的首选,当然也包括了北宋的开国之君赵匡胤。
具备战略眼光的赵匡胤不是没想过迁都,但是遭到了自己弟弟赵光义的反对,赵光义说:国家社稷的兴亡,在德不在险。
好嘛,遇到一个无德的君王,于是北宋皇室尽皆被俘,子孙受辱,也算是因果报应了!
于是,开封成为了北宋的首都!以上,便是开封城建都的一段历史。
第二章:山川不险国不安,百万禁军成弱旅
时隔千年追忆北宋王朝的盛世繁华,不能不为最终的覆灭为之扼腕叹息!
风水学上对于一个理想帝都的说法是:山环水绕必有气,藏风聚气帝王所,背山面水长久地。开封城地处豫东平原腹地,北面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大平原,地势坦荡,当四面八达之道,戎马四出之地,乏名山拱卫、大川环绕,无险阻绝塞可凭。由于四周空旷、北风劲吹,开封城在地理上成了孤立无助、被动挨打的格局。
简单来说,开封,北面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南面缺少高山险地,东西更是缺少屏障,城内汴河、金水河、惠民河、五丈河,四水贯都,倒也不虞缺水之患,但是却是缺少一份高山险阻的安全感。于是在宋徽宗时期,想要人造艮岳,造出一座山来,以此镇压风水,结果只能是空耗国力,民怨四起。
所以在北宋灭亡,流传一种说法:上不应天星,下不应地脉,土地枯燥,没有生气,故使北宋灭亡。我们不去评价这种说法的正确性,有懂风水学的朋友可以自行研究。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安全感的缺失,北宋在京畿屯守了大量的军队,号称80万禁军,水浒传中的林冲的官衔便是80万禁军教头。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没有山川险地作为屏障,只能堆积军队,拱卫京城了。
北宋主要战力是中央禁军,地方上则是老弱的厢军,战时临时招募各类青壮作为辅助。禁军驻扎开封,保卫京城,战时出征四方。北宋以强干弱枝的指导思想,统筹全国的兵力,所以在历史上我们总是看到宋军四处灭火,多处征战,处处受挫,虽胜多败也多,一场大败,葬送的是整个王朝的精锐。因为只有一方精锐,所以奉行消极的国防政策,边境更是无力维持,屡屡烽烟四起。让人不能容忍的是,越南也在这一时期实现了实质性的独立,永久的脱离了中国!
北宋GDP远超前后盛唐,更遑论大明,然后这两朝屡有开拓之举,然北宋更多的忍让退缩!全国GDP的8成都用供养军队,结果却造就了一支被人普遍视为弱旅的军队!
治平二年,天下所入财用大数都约缗钱六千余万,养兵之费约五千万,乃是六分之财,兵占其五本朝财用不足皆起于养兵,十分中八分是养兵,其他用度止在二分之中。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
或许从第三代帝王宋真宗苟且求和,还沾沾自喜,妄图封禅泰山就开始埋下了整个宋室,遇敌就想求和,称臣纳贡,跪地投降的基因,半点也无一个中央帝国君王的担当!这一点上说,北宋亡的不冤,腿软过一次,就很难站起来了。
第三章:成也黄河,败也黄河
开封坐落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黄河成就了开封的辉煌与荣耀,最终这份荣耀也因为黄河也毁灭。
公元1034年,《清平乐》影视剧中的那个宋仁宗在位期间,沉寂千年的黄河一次露出了她的狰狞。黄河于澶州横陇埽决口,河水从此离开了两汉时期开辟的古道,重新走出一条新河道,也因此拉开了北宋河患的序幕。
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再次决口,河水合入御河入海,此时的黄河在天津入海,是宋代黄河最北端流入渤海的路线。
1051年,黄河在馆陶县郭固决口,黄河改道南流的趋势。
1060年,黄河在魏县第六埽决口,黄河分流入海,北流至天津,东流至山东无棣。
这是宋史中有记载的比较大的几次水患,稍小的水患更多,从公元960年起到公元984年的25年内,黄河只有9年没有明确的决堤记载,其余年份大部是多处溃决,到处泛滥的。从991年到1119年的128年里,共发生水患20次,造成人员伤亡的有8次,且发生水灾的地点相对集中,受灾面积较广,但重灾区却很固定,多集中在朱雀门、崇明门等城东南地区。
可见,黄河对于开封造成的伤痛有多么巨大,因此北宋王朝对于黄河的治理也是持续不断的进行 但是效果嘛,只能幻想终究只是幻想,理想很美好,现实很伤人,不会作就不会死!
畏辽如虎的北宋朝廷,因为担心黄河改道可能会转向北方,辽军可以乘船南下,汴梁的黄河天险将不复存在。于是轰轰烈烈的作死运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宋仁宗发动了黄河的第一次改道,河北大地因河岸决堤而被破坏,数千公顷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沼泽,士兵人数从10万减少到2.3万。宋仁宗死后,他的孙子宋神宗继续“作死”,企图把黄河回流。结果,这一次黄河又决堤,河水冲进淮河流域,淹没了河南江苏山东三省的大部分地区,使得黄泛地区扩展到整个华中和华东地区,良田尽毁,百姓流离失所。在宋神宗死后,他的儿子宋哲宗故伎重演,再度妄想引黄河回流。然而这次又失败了,黄河再度决口发洪。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三代君主不仅没能把黄河回流,反而摧毁了北宋的军事重镇河北。山东、江苏、河南和黄河以南其他地区的大片肥沃土地遭到破坏,千里无人烟,沃土变沼泽,经济凋敝,国防形同虚设。
要知道,当时的河北是北宋抵抗北方外敌的军事重镇,有几十万军队驻扎在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给自足,根本无需中央再额外调度粮草,在宋仁宗他老爹宋真宗时期,还能在北方打个澶渊之盟,然而这一切都被北宋的君王自己玩没了,可谓是自毁长城!以至于,金兵南下时,本来就空旷的河北更是无兵可守,直抵开封,完全依靠开封本身的城防以及四周的勤王部队,才能堪堪挡住第一次的保卫战!
破坏了河北粮仓,开封城只能依靠来自南方的粮草。然而,作死不能只有祖宗作,后辈的宋徽宗也赶紧追上队伍,作了一把大死!
面对金兵的第一次大举南攻,被吓破胆的宋徽宗匆匆忙忙下诏退位,让贤给自己的儿子,宋钦宗。宋钦宗在大臣的力劝之下,决意亲征,坐镇开封,希望以国君之威重振士气之时。他的老爹宋徽宗,匆匆忙忙带着自己的亲信,惶惶如丧家之犬他们从东京南逃到毫州,又由亳州逃到镇江,一路上从“舟船”到“肩舆”再到“瓦船”,几次更换交通工具,唯恐金兵追逐,可谓是丢尽了宋室最后的人心。
到了镇江的宋徽宗,仍嫌作死不够,狠狠来了大的。宋徽宗下令,截留江南地区的军政要务,此时的朝廷,正处于金兵压境的重要关节,南方的物资和军力支持的消失,让开封防务举步维艰。
在金兵退却后,两宫并立的政治局面成为了当务之急,而北方的防务更是在这种政治斗争中,成为了牺牲品,于是半年不到,金兵再度南下,徽钦两地被俘,开封城破,北宋灭亡。
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开封市,城摞城,开封地下几座城。考古工作者的开挖,终于使开封市城摞城的奇观,展现于天下,最下面的城池魏大梁城如今在地面下15米深;唐汴梁城距地面12米深左右,北宋东京城距地面约8米深,金汴梁城约6米深,明开封城约5米深,清开封城约3米深,6座开封城像塔样层层迭压。
一座因为黄河而兴盛的城市,终究没能驯服大自然,最终留下繁华一梦!
一部东京梦华录,写尽了东京的繁华盛世,写尽了开封城的荣耀与辉煌1
然后,繁华落尽,尽皆落寞!
第四章:终章 · 小结
北宋的灭亡,冤不冤?
说它冤,则是因为当时的北宋有着当时地球上最强的经济,最富裕的人民,最强悍的军事科技,这样的一个大帝国,最后以一场靖康之耻,惨淡收场,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失落。
说它不冤,则是因为这个帝国的君王在不断的自己作死,大臣内斗,高层享乐,底层贫苦。这样的王朝早该埋葬进历史的尘埃中。
如果要在历朝历代中,选一个开国即可预见结局的王朝,我选北宋!得位不正,得国不稳!都城选的也不好,一个四战之地,却不重视武备,你不亡国,何处说理。
孟子曾言道: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我想说:
一国之都,天下之本。国都不安,天下难安。
一国之都,必须要有山川之险,必须要有自己的战略纵深,国家的长治久安,的确不依赖于国都是否具备山川险峻,良政善政民众自然拥护。然而想要有一个强盛的统一的大帝国,就必须要有一个具备战略纵深的首都,以此威慑天下,坐镇中央,调控南北!
北宋王朝从选择定都开封之时起,便定下了以文御武,对内严防死控,盘剥底层,严酷镇压,对外苟且偷安,称臣纳贡!积贫积弱之下,最终留下一个大怂的“美名”,传扬千古!
从国都的选址来说,北宋亡的不冤!
愿祖国继续繁荣昌盛!武备强盛!国强民富!
我是 夜读文史,与你一起 阅读历史,品读文化!
春夏秋冬又一年,汉唐明清代代传。古今中外论天下,诗词歌赋品人间。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674841802892847
作者:青衫弹史,软件工程师,历史领域爱好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