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人口数量近13亿,比世界民族人口第二的民族多出3个第二名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一个民族,人口突破千万,这个数目放在世界很多国家都能牢牢占据主体民族的地位,然而这样的人口数量放在中国只能是少数民族。要知道,在全世界2000多个民族中突破千万人口大关的民族不过60个!

所谓民族,是指一群拥有相同的文化历史、说着相同的语言、有着相同的习俗的人类群体。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不好意思,恰好是汉族,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汉民族人口总数多达12.86亿人,占据中国总人口比重的91.11%,比世界民族人口排行榜第二名的印度斯坦族的3.29亿多了3个第二名!
不小心到第一了呢

那么问题来了,世界上很多民族的发展历史与汉民族一样悠久,为何汉民族能够成为全球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特别是印度斯坦民族,同是生活在四大文明古国的土地上,为何两者之间民族人口数量差距如此悬殊?

01 物质条件

我们先来看看物质条件,这里的物质包括人和物。
闲敲棋子落灯花

首先第一点:汉民族的人口基数大。

当人类走出森林,面对的是凶猛的野兽,无尽的沼泽,还有多变的天气。人口基数大意味着有着无限的可能, 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天灾来临时存活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汉民族在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初步发展后,完成了中原大地的开拓,等到秦帝国一统天下之时,全国人口已然突破2000万,同一时期能够比肩的唯有印度的孔雀帝国,西方如罗马帝国、塞琉古帝国等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国家,人口不过刚刚来到千万大关。

为什么选择这一时期进行比较呢?因为这一时期也恰好是人类社会在不约而同之间步入铁器时代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社会的稳定性大大增强,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得到强化,其实还应该看看各个民族步入国家阶段时期的人口数量,但由于缺少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也就无从谈起。
秦始皇动漫形象

其次第二点:中国大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中国大陆,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濒临世界最大洋太平洋,拥有世界最高的高原,这种地缘环境造成了几乎席卷整个中国大陆的季风性气候,华北的温带季风,华南的亚热带季风,季风气候给中国大陆带来了冬冷夏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的节气。

雨热同期,雨季带来大量降雨的同时,也带来高温热量,对粮食作物的成长带来极为优越的外部条件,特别是水稻这种严重依赖雨水和热量的作物。中国古代先民们凭借辛勤劳动,也借助季风性气候的优越性,收获了充足的粮食,特别是稻米这种高热量的作物,为先民们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以便先民们能够投入下一场劳作之中,如果我们翻开世界作物地图,会惊奇地发现种植稻米的地区,往往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往期文章水稻的逆袭:不起眼的一颗植物,如何影响中国的历史走向?
水稻

另外一点,流行在中国大陆上的季风气候,带来大量降雨的同时,也带来洪涝灾害的风险性。这就逼着古代中国先民们兴修水利设施,与天抗争,尽一切条件创造尽可能多的粮食,从而养活更多的人口。

夏热冬冷,四季分明的气候,让中国先民的身体经历冷热循环的时间训练,从而对疾病的抵抗力得以增强。

再一点,中国国土面积多达960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关键的物资条件。另外,中国大地南北分明,以长城为界,北方游牧,南方农耕,古代长期以来,中国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北方游牧民族,然而当游牧民族南侵到中原时,环境的改变,使得游牧民族不得不转变生活方式进入农耕文明,这种情况下天然向长期生活在农耕环境的汉民族学习靠拢。如果南侵的游牧民族不愿意改变,一心想要在中原种植草原,策马奔腾的话,元帝国就是这么干的,结果呢?元王朝在灾荒、粮荒的袭扰中走入灭亡!
长城

02 文化条件

物质条件,并非中国大陆所独有,比如印度次大陆也有着类似的条件,早在中国的秦帝国时期,印度次大陆上的人口总数便已经突破3000万,比秦帝国的总人口还要多,那么拉开中印两国民族人口差距的因素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文化,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统一性!

如果将世界按照文明进行划分,我们会发现处于中华文明圈的诸多国家的主体民族人口数量都在世界上排名靠前,比如日本的大和民族人口总数多达1.3亿,朝鲜半岛上的人口也有7700万,越南的京族人口也多达7000万,即使将目光回转到中国内部,但凡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名号的民族其人口总数均突破百万,如壮族、苗族、回族、蒙古族、满族等等,要知道全球2000多个民族里面能够突破百万人口的民族只有200个不到!然而,却在中华文明圈中集中出现,绝非偶然现象,其背后一定是文明的力量在支撑!
大和民族

这种文明的力量就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包容性意味着各民族能够和谐相处,安心发展,不必担心被主体民族随时灭族的灾祸。统一性则意味着文明有着完整的体系,能够持续发展。这两者结合意味着文明的生命力顽强。

东周初期,外族入侵,中原大地上戎狄交错,华夏族被分割成一个又一个小块,互不想念,民族危机深重,以至于孔子感慨,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可是等到春秋末期,这些戎狄建立国家何在?因为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尽皆化作华夏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文明的包容性,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对文化的认同力强,从而对于创造文化的主体民族也形成认同,各民族都能安心发展,人口得以不断壮大。这种文化上的包容性和统一性,正是让汉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主体民族拉开人口数量的巨大差距的内在原因。
56个民族是一家

03 政治条件

物质条件算是前提条件,文化条件是内在因素,但却未曾涉及核心,真正拉开这种巨大差距的原因是古代中国政治处于长期的高效稳定的大一统时代。

纵观世界历史,在各大帝国稳定统治期间,其主体民族都将迎来人口爆发式增长,如罗马帝国,孔雀帝国、波斯帝国等等。

然而这些帝国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王朝的延续性,固然如罗马帝国能够统治近500年的时间(注:以西罗马灭亡计算,若按照东罗马灭亡时间算则是1000年),但是却无法保证自身统治的传承性,一旦发生改朝换代其主体民族或者惨遭屠杀或是改头换面,也就无从谈起大发展。
罗马帝国

之所以历史上除中华帝国外其他帝国都无法保证这种自身统治的传承性,原因在于帝国统治的薄弱性。帝国在建立初期,武力征服领土,快速扩张,分封治下,打下了偌大的疆域,但是在建立统治上呢?能够建立起二级统治制度的不多,地方基本处于自治状态,帝国鼎盛时尚且看不出问题,一旦帝国衰落,叛乱丛生,雪上加霜的是还有外敌的入侵!

反观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自始皇帝一统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开始,中央-郡-县三级统治便已在中华大地扎根,中央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度直接抵达县一级,当然乡一级的较为薄弱,所以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这就是后话了。
故宫,明清皇宫

这种三级统治的好处,第一点可以整合全国部分力量,无论是对外开拓也好,或是对内建设也罢,组织能力永远是人类进步的力量之一,强悍的统治能力也由此锻炼出来。第二点则是对于地方叛乱的掌控力度,一乡之乱比之一省之乱来的无论是规模程度、破坏程度还是平乱难度都要小很多,很多时候根本不会动摇一个帝国的统治根基。

汉承秦制,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一脉相承,这种王朝的交替,改变的只是王朝的名字和统治者的家族,对于国家政体制度、文化则是继往开来,对于其统治下人民成分也因此并未发生太大的该百年。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大一统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偶有乱世,然而各方势力终极目标始终是大一统!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这种大一统不仅仅是一方势力,发展壮大的必需,也是根植于任何势力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唐长安城

04 终章

五千年的岁月悠悠流转,世界民族之林中的成员几经变换,有的曾经壮大最终消失,有的未曾留下痕迹便已消失,唯有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诸多成员不论外界风云如何变化,始终屹立在世界东方,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今天的汉民族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人口数量上遥遥领先,或许我们真的应该感谢,为整个中国奠定下统一根基的两位千古帝王,秦始皇和汉武帝,一个实现了政治和文化上统一,一个实现了经济和思想上的统一,最终才有今日民族之辉煌,民族之复兴才可能谈起。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3821432446321467

作者:青衫弹史,软件工程师,历史领域爱好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