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为何难以超越中国?长江黄河与恒河印度河,答案藏在大河?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很多时候,印度喜欢拿中国做比较,上海竟被称作东方小孟买,也是醉了。当然,两国之间的确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新中国在1949年10月1日建国,印度也在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几乎相同的时间建立独立国家,两国是世界唯二两个人口数量突破10亿的国家。

兔子和白象

其实翻开印度的地图,两条河流赫然映入眼帘,印度河和恒河,这两条河流是古代印度文明的母亲河,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诞生了古代印度文明。同样地,中华大地上也有两条母亲河,黄河和长江,这里诞生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可是同为拥有两条大河的文明古国,古代印度为何难以超越古代中国?

大河流域

01 过渡地带

当人类学会直立行走、学会使用工具,走出森林,生活的第一片区域多为森林系统与草原系统的交汇地带。在这样的过渡地带,人类既可以饲养家畜,也可以种植农作物,过上农耕生活,摆脱对森林狩猎的依赖,另一方面也可以进入森林采摘果实、捕猎野兽。

对于从石器时代走出的先民们来说,这种半森林半草原式的复合区域,相比纯粹的原始森林来说,危险性更小,开发也更为容易,食物的多样性极大地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人口规模逐渐扩大,聚集地也在不断扩建,于是城市文明在此基础上缓慢诞生。

良渚文化复原图

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正是起源于这个过渡地带,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璀璨的文明,这里降雨量相对较少,除了森林之外还有着大片的草地,形成了人类文明孕育的摇篮。

长江流域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影响范围,恒河流域则地处热带季风气候,雨量更加充沛,有着繁茂的雨林,对于早期的先民来说这里开发难度较大,然而正是这条开发难度极大的河流才是拉开四大文明古国差距的决定性地理因素。

长江

02 黄河长江

说起四大文明古国,大家脑海之中会第一时间想起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中国这4个国家,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古代埃及的法老、金字塔,古代印度的佛教、阿拉伯数字等,中国的就太多了,咱们如数家珍,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文明国家在人类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步,是人类文明能够发展至今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长江

古埃及文明诞生约公元前5450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诞生时间最早的,古埃及文明的发源依赖于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但即使是第一长河也无力维持一个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当尼罗河流域的气候发生变化,古埃及文明也再也不复之前的辉煌了。

古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源都有着两条大河的支撑,地处森林和草原交替的过渡地带的黄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很容易发展起早起的文明,但是古印度文明最大的失败在于对于另一条河流的开发缓慢而无力,最终单靠一条大河支撑起来的文明在异族入侵面前脆弱无力,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古印度

中华文明最大的幸运是有着黄河长江两条文明,黄河支撑起前3000年的文明社会基本架构,当黄河因人口大爆发而过度开发之时,长江接替而上,成为文明新的动力源泉,两者文明同文同源,完美融合在一起。

中华文明最大的荣幸在于有着意味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始皇帝最大的功绩在于不仅仅扫灭六国统一天下,还在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制统治模式,延续2000年,正是在这种统治模式的影响下,中国社会长期处于稳定而统一的环境中。在这种统一稳定的环境里,政府才有人力物力集中精力大规模开发长江流域所在的南方,大片原始森林被开辟出一块块良田,建立城市,发展文明。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是她孕育出了中华文明的雏形,长江则是父亲河,在文明脱离母胎之后,开始与母亲河一起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幸哉!

黄河、长江

03 终章

文明也没有什么高低好坏之分,但是却有传承与断绝的巨大差异,有的文明身死族灭,彻底断绝,如古代巴比伦文明一般;有的文明还保留有遗迹,生活在其上的人民却已改头换面,信仰改变,民族更换,如古代埃及文明;有的文明,民族虽未改变,却是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幻,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如古代印度。唯有中华文明,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在不断融合发展学会进步,传承至今。

长城依旧在

大河为我们带来文明的基础,我们也在不断改造着大河,试图驯服桀骜的大江大河,改变着自然试图让其适应。可是诞生出人类文明的大江大河,真的是人类能够彻底驯服的吗?或许我们应该怀着一份感恩之心去对待诞生出人类文明的大江大河,适当改造,顺应自然,或许在未来人类面临新的危机时,这些大江大河,能够再次成为新人类文明诞生的摇篮。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711270892728482

作者:青衫弹史,软件工程师,历史领域爱好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