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强干弱枝,为何秦汉强盛,两宋军事孱弱?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强汉弱宋,这是多少人对于一个王朝的第一印象或者说是普遍认知。那么,又为何会有强弱这种两极分化的评价呢?有人会说,汉朝军力强盛,吊打周边;两宋军事孱弱,对外求和纳贡,被周边吊打。这些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又是哪些呢?

强干弱枝,作为贯穿秦汉、两宋时期的国策,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运行轨迹,今天我们一起从强干弱枝这个角度,一起来探讨一番强汉弱宋背后的原因,看看能够给今天的中国发展提供怎样的启示。


01 秦汉的强干弱枝

汉承秦制,西汉时期的诸多国策沿袭着秦帝国的制度,既继承又发扬,强干弱枝这一国策,同样被西汉王朝继承了过来。

秦汉时期的强干弱枝,是怎么做的呢?我认为有以下5点。

第一:编户齐民

所谓编户齐民,就是指处于政府疆域统治下的人民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入户籍,这一制度成型于西汉时期,起源可能来源于商鞅变法时期实行的里保制度。秦汉时期的编户齐民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的是,秦汉时期的人口统计不论男女,包括适龄儿童,都会计算在内,因此秦汉时期,国家对疆域内的统治状况一清二楚,对地方的掌控力度也强力,国家动员能力也是强悍。

相比其他时期,包括有着盛唐之称的大唐帝国,对于全国户籍的统计,只能落实到户,总人口全靠估计,帝国统治内部存在大量未登记在册的隐户、黑户,随着藩镇势力崛起,中央对地方更是失去了掌控。

编户齐民,可以说是秦汉时期,帝国中央集权统治的核心政策之一。


第二:郡县制与推恩令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加剧,各诸侯国为了强化国力,开始推行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这一制度作为国策向全国推广,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为了缓和矛盾,进三退二,实现郡县和封国并行的一国两制政策。但是,不知道朋友们注意到没有,汉帝国中央控制下的疆域推行的仍旧是郡县制,特别是关中地区。

封国并行制度下最终酝酿出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推恩令,封国被拆分,无法形成一个对抗中央的个体,中央权威因此得以强化。

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是一种着眼全局的战略选择,汉高祖的一国两制是一种立足实现的妥协,汉武帝的推恩令则是实实在在的阳谋,三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基于不同时期的国情,选择了最适合的国策,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势力,对于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徙陵政策

徙陵政策,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将人迁徙到指定地点居住,问题是哪些人需要迁徙?

秦始皇选择的是六国王孙贵族,始皇26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这一年大秦帝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这一年始皇帝下令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这12万户主要由六国贵族参与势力构成,为此始皇帝特意修建庞大的阿房宫用于安置这些遗老贵族,安其心,定其民,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始皇帝也是用尽了苦心。

西汉同样继承了这一政策,迁徙郡国豪富、地方豪侠于关中居住,将财富向中央聚拢的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地方黑恶势力的扩散,汉代主要迁徙的人群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六国贵族之后,第二类人是功臣之家,第三类是高官高爵者,第四类人是富豪贵族,第五类人是豪侠勇士。

地方豪门富族凭借世代名门显贵的地位或高额资产,长期盘踞于郡国,欺压百姓,兼并田地,造成中央的法令在地方上难以推行,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将这些地方上的豪门富族从经营多年的故地迁出,来到权贵集中的中央直辖地区,在地方上或许能够豪横,但是在这里是龙就得盘着!地方势力得以削弱,地方政府的权势得以迅速掌握势力空白,加强统治。

汉武帝坚决地实行徙陵政策,有效地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朝廷力量,汉武帝时期也是大汉最为强盛的时期,横扫漠北,解决了多年的宿敌。

当然,有朋友会说,如果地方政府官员与这些有势力的地方豪门勾结,隐瞒不报,如何处理?

这里就要说到之前说到的第一点,编户齐民,户籍在册,一查一个准,跑都跑不掉,地方官员又如何能够隐瞒?另外一点,汉武帝设立了十三部刺史,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出刺时代表朝廷,位卑而权重,不定期巡视地方,就是防止这种地方勾结的出现。


第四:铸币权与盐铁专卖

在西汉初年,地方铸币、煮盐、冶铁不受法律限制,私人得以经营,实际上使利权都落在豪富、王侯和朝廷贵臣手里,成为他们剥削农民、扰乱社会经济的工具。七国之乱前,吴王刘濞垄断东南铸币权,聚拢了巨量财富,也因此吴王才有实力发动七国之乱,对抗中央。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先后推行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制物价,控制住影响国计民生的商业活动,使得大商贾无法囤积居奇,操纵物价,限制了大商人的兼并行为。

与此同时,为了激活商业活动,在国家空前统一的前提下,取消了各地之间的关卡限制,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使商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买卖、运输货物,商人资本由此高度发达。


第五:移民实边

以上措施,主要针对的是国内安定的地方,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威胁,秦汉时期还有一项最终的强干弱枝的措施,就是移民实边,将民众迁移到边关,增强边疆的守卫力量,这一招看似增强了地方,实际上还是在强化中央。

因为在中国古代,首都更多时候建设在距离边境较近的相对安全位置,北方北疆实际上也是出于中央的控制范围内,移民实边,实际上就是增加中央对于边境的掌控力量。


02 两宋的强干弱枝

北宋在藩镇割据的唐帝国废墟上建立,开国皇帝赵匡胤深以为戒,在两宋的强干弱枝上更是煞费苦心,主要分为以下4步:

第一: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就不再赘述具体过程了。杯酒释兵权主要是为了收回地方上的兵权,不仅如此,公元965年,宋太祖下令各州长官把所部兵员中骁勇善战之人都选送到京城补入中央禁军,各地精兵强将集中编入到由中央直接控制的禁军,地方军队只剩下编成厢军的老弱病残,无法对中央形成有效威胁。
杯酒释兵权

第二: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公元961年,北宋建国第二年,宋太祖就从中央派官员到地方参加管理地方财政。公元964年,宋太祖下令各地方每年的财政收入除留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运送到京城上交中央政府,不得私自占留。公元965年,宋太祖设置转运使,掌管一路的财政。

通过上述措施,地方财政完全收归中央管辖。

第三:地方司法权收归中央

公元962年,宋太祖下令地方上的死刑案件,需要上报朝廷,由刑部复查,才能执行,于此同时地方上掌握司法治安权的县尉,也从由节度使亲随担任的镇将改为由中央朝廷委派。

第四:以文抑武

北宋时期从中央委派文官取代原由武将担任的地方长官,在各州设置通判,通判对知州进行监督,互相牵制,防止地方权力过大。地方官员三年一更换,直接对中央负责,向朝廷奏事,不再听令于当地的节度使。

通过以上4步,北宋实现了对于地方的财政、司法、军事、人事任命上的全方面掌握,地方势力在想要对抗中央,难如登天!


03 强汉弱宋

同样是强干弱枝,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汉的强干弱枝能够奠定一个强盛帝国,北宋的强干弱枝,却造就了一个军事疲软的王朝?

第一:中央地方

强干弱枝的核心在于中央命令直达地方,朝令而夕发,如臂使指,因此秦汉两朝打响了对地方豪强的战争,北宋打响了对节度使的战争,目的都是为了使中央命令能够直达地方民众手中。哪一种方式更彻底,更有成效呢?

无疑是秦汉模式,北宋干掉了节度使,留下的权利真空,由地方上新崛起的士族开始掌控,这些士族通过北宋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不断鼓励子弟教育进修,实现家族财富、权势的延续,最终在地方上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北宋政府为了抑制不断增长的士族势力,不断派遣官吏监督,虚封大量无实职的官职,最终又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冗官问题。

相比较于秦汉时期,中央不断打击地方豪族,政府统治力直达底层百姓,没有了中间商,政权的运转也更顺畅,因此国家实力也就更强大!


第二:文武之道

另外,秦汉时期,兵将由良家子弟出任,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接受专业的军事训练,整个社会尚武风气浓厚,出将入相才是终极目标,军队有理想,战斗力才会强悍。

反之,北宋时期,士兵多为因灾受难的流民,兵员参差不齐,整个社会更是重文轻武,武将得不到尊重,士兵更没有待遇,更多的人当兵只为了混一口饭吃,军队失去了理想,士兵不知战斗意义所在,战斗力也无从谈起。

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过分的强调只会造成两者的失衡,以文抑武,以武抑文,都不是国家发展的长久之道,专业的事还是交由专业的人才,特别是需要长期训练的国防力量!

第三:弱将不等于弱民

梁启超曾对北宋的弱枝政策评价道:

夫弱其民弱其将,宋祖之本意也;弱其兵,则非必宋祖之本意也。然以斯道行之,则其兵势固不得以不弱。况乎宋之为制,又沿朱梁盗贼之陋习,黔其兵使不得齿于齐民,致乡党自好之良,咸以执兵为耻。夫上既以不肖待之矣,而欲其致命遂志,以戮力于君国,庸可得邪?所谓弱其兵者此也。

宋太祖将地方上的军事、财政、司法、人事任命收归中央,本意是想要削弱地方掌握实权节度使将领们的权势,但是这种削弱,同时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地方实力,民众弱化,但有灾害、兵乱,唯一的指望便是千里之遥的中央救济。

一方面这种救济,相隔千里,难以及时抵达;另一方面,面对四处漏风的疆域,北宋政府只能不断扩充中央禁军的规模,最终形成以北宋之富也难以承受的军队开支压力!

04 终章

政策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国情和不适合国情,秦汉与北宋出于同样的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分别采用不同的措施,实现强干弱枝的国策,最终造成两者之间天差地别的结果,只能说是北宋的弱枝政策面对纷繁变幻的时局变得不太适合。

国家在发展,时局在变化,推行的政策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一个趋于僵化的制度,势必将一个国家带入衰落的死胡同之中。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国家不亡,改革不止!

从商鞅到秦始皇,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国家制度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新的局势。这种变革的力量,才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原动力!

思绪回到现代社会,西方社会还沉浸在过去辉煌历史之中,守着祖宗的光辉不肯醒来,制度创新早已是曾经不知多少年前的往事,又如何能够应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大势,又何如不衰落?

继往开来,推陈出新,才能开万世之太平!这一点,新中国就做得非常好,不惧改革,有错即改,不断试点,走中国特色道路,开前人未有之局面!壮哉,吾国!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172897636625227

作者:青衫弹史,软件工程师,历史领域爱好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