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驻外大使,没有护照,带着毛主席唯一亲笔签名的国书上任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份国书,封面处,红色繁体隶书书写的“国书”两个字,庄重大气,长约一米的卷宗内文有毛笔竖体誊写,落款处有着毛主席亲笔签名和毛主席的方形名章,周恩来总理以外交部部长的身份副署,并配以周总理的方形名章,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外长的亲笔签名之后,书有“国字第壹号”字样。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份有着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既签名又盖名章的国书。

那么这份国书的背后,承载着怎样的外交风云?据说,新中国首位驻外大使上任之时,没有护照,有没有受到驻在国的刁难?

01 新中国成立时的外交局势

想要弄明白上述问题,首先得清楚新中国成立时的外交局势。

在历经百年屈辱的战火后,新中国在一片废墟中建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这个历经长达百年屈辱岁月、人民积贫积弱、列强轮流欺负、一度沦为半殖民地的新生国家,能否得到世界的承认,当时的人们谁也没有底,要知道毛主席可是在1949年年初的时候,拒绝了斯大林关于划江而治的建议,即使是在新中国建交前,斯大林就明确表示,苏联将承认和支持即将诞生的新中国。

然而,政治并不会因政治人物的个人感情而转移,在最终结果尚未揭晓前,谁也无法百分百的肯定说,苏联一定会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此时的新中国在外交局面上处于弱势,没有任何优势,如果能有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承认,那么,对于中国的外交开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10月2日晚9点45分,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代表苏联政府正式致电周恩来总理,宣布承认新中国,并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大使。

10月3日,周恩来总理回电葛罗米柯,中国同意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02 新中国接受的首份国书

10月4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从莫斯科启程赶往新中国。

10月10日下午4时18分,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罗申大使一行的专列缓缓驶进北京前门东站第一站台。

站台前,早已等候多时的周恩来总理和北京市长聂荣臻元帅,另有工人、学生、妇女等各界群众3000余人在车站列队欢迎,“热烈欢迎罗申大使!”“中苏友好万岁!”等用俄文和中文书写的巨幅标语在站台上格外醒目,这一切高规格的隆重热情地接待,现代外交关系史上也都是十分罕见的。

10月16日,勤政殿内庄严肃穆,大厅正北面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平平展展地高悬在一个巨大的红木屏风之上,两旁各配有五面较小的五星红旗,两旁的八角宫灯同几盏晶莹透亮、式样别致的壁灯交相辉映,毛泽东主席将代表新中国首次在这里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

下午5时整,罗申大使、齐赫文斯基参赞等人来到勤政殿前,走下汽车,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首先迎向罗申,排列两旁的军乐队演奏起欢迎曲。

罗申大使身着庄重的藏青色苏联外交礼服,佩戴着金黄色的肩章、领花和袖花,胸前挂着九枚各类奖章,腰间别着一把精巧的佩剑,显得非常精神而威武。

随后,在王炳南的导引下,罗申大使及其随行人员来到勤政殿外的会客室门前,同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周恩来总理亲切握手。

接着在周总理陪同下,罗申大使等人迈进典礼厅。

毛泽东主席身着深色的中山装礼服,神情庄严、仪表祥和地肃立在典礼厅的中心位置。

罗申大使走到距毛泽东四步远时停住,向毛主席深深鞠了一躬,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签署的国书双手举起,恭敬地呈递给毛泽东主席。

这是新中国接受的第一份国书,白色的封面上凸印着苏联国徽,代表第一位与新中国正式建交并且互派大使的国家就此诞生!

03 新中国首位驻外大使

按照外交惯例,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需要互派大使坐镇对方国家,苏联首位驻华大使已经就任并且递交了国书,那么,新中国首位驻外大使,也应该出发赴任了,这位首位驻外大使是谁呢?

作为维系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超级大国苏联之间的关系,驻苏大使的任务非常重要。经周总理提名推荐,毛主席审批通过,43岁的王稼祥成为共和国首位驻外大使。
毛主席、周总理、王稼祥

1949年10月20日晚上10点,当人们早已进入梦乡之时,一列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缓缓驶出北京前门火车站,周恩来总理和百余名群众代表站在站台上频频挥手致意,列车上坐着新中国首位驻外大使,他将打响新中国外交第一站,从此之后,新中国的外交开始走向世界。

临行前,周恩来总理紧紧地握着王稼祥的手,用对待老朋友的习惯动作连摇三下,王稼祥则连点三下头,以示放心,多保重。

此时距离新中国成立不过20天时间,根本来不及制作代表身份的护照,在王稼祥大使启程当天,毛泽东主席特地向斯大林亲笔写了一封介绍信,信中毛主席这样介绍写到:

兹介绍王稼祥同志给你。王稼祥同志到苏联的任务,除担任我国驻苏大使 、并以我国外交部副部长资格兼管对东欧各新民主国家的—般外交事务外……

就这样王稼祥大使,虽然没有护照,却带着毛主席亲笔书写的介绍信,以及由毛主席和周总理亲笔签名的国书,也带着新中国的希望,奔赴莫斯科,正式履职。

04 苏联破格欢迎

1949年10月31日清晨,王稼祥一行乘坐的列车缓缓驶入莫斯科雅罗斯拉夫斯基火车站,站台上等候的是近百人的迎接队伍。

按照国际外交惯例,大使抵任一般是由驻在国外交部礼宾司或者相关结构官员前来迎接,而此时前来迎接王稼祥大使的是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莫斯科苏维埃主席波波夫、莫斯科军区司令阿尔杰耶夫上将、莫斯科卫戍区司令辛尼格夫中将等等苏联党政军官员 ,以及朝鲜 、蒙古 、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8国驻苏使节和各界群众代表。
当列车停稳后,身着穿黑呢子大衣、头戴中国式礼帽的王稼祥大使出现在车厢门口时,虽然历经十多天辛苦的行程,但是王稼祥大使脸上却没有丝毫长途旅行的倦意。

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等人热情迎上前去握手拥抱,之后,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欢迎仪式。

随后,王稼祥大使进驻位于莫斯科克鲁泡特金巷13号的中国大使馆内,顾不上休息,第一件事是立即组织全馆人员进行了升旗仪式,望着鲜红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身负新中国外交重任的大使馆成员,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1949年11月3日下午1点整,王稼祥大使在克里姆林官正式向苏联方面递交了新中国发出的第一份国书。

曾有人说,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

没有大国崛起,哪来的小民尊严?王大使,即使没有护照,虽然是事急从权,但也能受到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高规格礼遇,背后支撑起这一切的是一个战场上屡战屡胜,冉冉升起的新兴大国!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348299311962914

作者:青衫弹史,软件工程师,历史领域爱好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