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养活中国?中国人自己解决吃饭的问题!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撰写文章称:到了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
这位美国学者文章中浓浓的中国威胁论,但是提出的问题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谁来养活中国?中国仅仅只有7%的世界耕地面积,却要养活21%的世界人口,如此大的人口压力,中国是如何承受的?
美国学者布朗有此疑问,在于他对于中华文化的无知,中国历史上人口长期占据世界人口榜单第一名,那时候的中国耕地面积还不多,可是中国用着自己的方式养活着自己的人民,没有给世界其他国家添上哪怕一分麻烦。
这不,布朗的话声未落,中华大地上的一位头戴草帽、弯腰栽培水稻的农民就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他的名字叫做袁隆平,他不是口出狂言,而是实实在在落在了实处,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着自己的承诺。1995年8月,袁老郑重宣布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1997年袁老主动请缨征战超级稻,2000年一期超级稻研究取得成功!这些成功的背后,是袁隆平院士领导的团队夜以继日地辛勤努力付出的成果!
诗人艾青曾说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为什么中国人有着种菜的种族天赋,为什么中国人对这片华夏大地如此热爱?这大概是自神农氏传承下来,流淌在炎黄子孙血脉之中对于土地的依恋吧,这大概也是我们为什么亲切地称呼袁老为当代神农的原因吧,因为这是中国先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无论战争与和平,不论衰落与强盛,这份传承始终融入种族的血脉之中。
01 一个故事
继伏羲氏之后,神农氏又是一位对于中华民族具有深远影响的传说人物。
在神话传说中,神农氏本是姜水流域姜姓部落的首领,一生下来就有一个水晶肚,五脏六腑全都能够清晰地看见,几乎全透明。
上古时期,五谷和杂草生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先民们无法分辨,哪些是可以食用的植物,哪些是有医用价值的草药,没人知道,常有人因为误食中毒而死。飞禽走兽因为捕食日渐稀少,先民生病受伤也只能依靠身体硬抗,对此身为首领的神农氏,痛心疾首,下定决心改变这种局面,神农氏跋山涉水,于茫茫草木之中找出可以食用的五谷,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会民众使用五谷耕作;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
因为神农氏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称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被后世子民尊为农业之神。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神农氏站过小山峰叫"望农亭",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神农氏尝百草的高山取名为"神农架",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
当然神农尝百草是神话传说故事,缺少历史依据和考古证明,但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为什么要从神农尝百草说起呢,因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着死后封神的传统,比如造福于民的李冰父子化身二郎神治平水患,忠肝义胆的秦琼与尉迟恭化身门神守护安宁等等,不计其数,如果异度空间真有神,希望那些为农业贡献出力量的人们也能封神得祀!
02 两本书
说完神话故事,我们再来看看两本书,《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中国农业起源于一万年前,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们便学会使用石器进行采集和渔猎等农业活动,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战国时代,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后,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进入成熟阶段。隋唐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模式形成,自此中国的南北方农业获得大发展,土地耕种也进入成熟阶段。
伴随着耕作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先民们也在不断总结着农业生产技术,《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两本农业著作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诞生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重点记载了农田主要禾谷类作物的选种、栽培,在选留作物的优良品种方面,一共记载了97个谷物的品种,其中黍12种,粱4个,菽6个,麦8个,水稻36个。对土地如何提高肥力,保持地力,耕作方式,灌溉方式等等,贾思勰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实践进行了大量补充,使得《齐民要术》成为世界农学史上最早最完整的专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堪称农业百科全书。
《齐民要术》中,以粟米为代表的谷物列为首位,而稻麦地位靠后。伴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得到大幅度的开发,水稻的种植地位跃升成为主要作物,粟米等谷物居于次席,我们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南稻北粟局面被打破,南稻北麦成为新趋势。
随后的各个朝代不断有学者加入其中,编写新的农书,指导农业生产活动,记录下农耕技术的进步。诞生于明代晚期的《农政全书》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创性提出了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不同于其他农书重点在于介绍生产知识和农具技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还包括了农政措施,比如开垦、水利等等诸多方面,水旱虫灾、救灾措施也有详尽叙述,在附录中更是详细地列出了草木野菜可供民众充饥的植物多达414种,拳拳爱国爱民之心,由此可见!
中国有4大农书,这里之所以单独提出《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主要是因为《齐民要术》是首部百科全书式的农书,涵盖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农政全书》则又覆盖了农政思想,继往开来,不外如是。
03 一份传承
从神农氏到袁隆平院士,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中国,对于土地的这份执着热爱始终是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民族最原始的民族传承。
以农为本,士农工商,千百年来自商鞅变法建立耕战体系,铁制农具的大规模推广使用以来,农业立国成为历代王朝的国策。
每一任王朝统治者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在于组织民众进行农业生产,在古代每年的二月二,是一年春耕开始的日子,君王都会亲自下地参与耕种,这一仪式据传来自于伏羲时代,由皇帝本人示范,亲自耕田,举行劝民农桑的仪式,用以表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将这一仪式发挥到极致的皇帝,当属清王朝的雍正皇帝。雍正在位期间,每年春耕时节都会亲自下地耕作一亩田。雍正时期,也是清王朝统治下农业发展最好,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
从北粟南稻为主的种植体系到北麦南稻为主的种植体系,这是古人们在根据现实环境下不断调整,以求更好的适应气候变迁,民族生存发展的现实选择,这份环境的适应性和快速调整能力,也是中华民族能够源远流长,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巅峰的原因所在。
这一份融入血脉的传承,铺就了中国农业大国的底色,成就了种菜狂魔的骄傲,古代中国在农业上的发达造就四大文明古国的底蕴。
在世界历史上,一个时代的危机,往往又是开启下一个时代的契机。古代欧洲的人们也面临着粮食供应不足的危机,自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欧洲分崩离析大大小小的国家星罗棋布的分布在欧洲,长期的粮食危机使得欧洲内乱频繁,战争不断,被逼着欧洲人大力发展工商业从远方交换粮食,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东西方交通时,饥饿的欧洲不得不开辟新航线,并最终因此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以工业的发展反哺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了东方的追赶超越,也给世界各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中华文明面临北方地力不足的生存危机时,北方改种小麦、南方的水稻大面积推广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开拓出空间,我们的祖先们始终守着最让人感觉踏实的农业,脚踏实地的耕种着大地,机会在贫瘠的小麦田垄中到来,很快又从肥沃的水稻沟渠中流走。
古代中国失去了工业革命,因为中国古代先民始终钟情着这片土地,尽全力开拓土地的力量,总想着在自己身上发展创新,不去麻烦世界。
失去了工业革命的近代中国,忍受了百年屈辱,经历了亡国灭种的危机,以一穷二白的姿态步入现代社会,当和平来临时,这种血脉之中的传承便会觉醒,引领着她的子民开启种族天赋。
04 终章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人自己解决吃饭的问题!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生活在华夏大地上,千百年来,我们与周边国家和谐共处,我们的祖先们在这片土地上付出汗水,辛勤劳作,获得养育泱泱大国的庞大人口,不侵略不扩张不殖民,依赖的是一个民族的勤劳和代代传承的文化。
因为这个民族的勤劳,这片大地上的荒土被开垦出良田,高山丘陵上被开辟出梯田,只为了种植更多一点的种子,产出更多一点的粮食,养活更多一点的人民。
因为这个民族代代传承的文化,她的人民可以很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不断调整,又不断总结,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引领新的发展。
用着不足7%的世界耕作面积养活21%以上的世界人口,我们还将养活更多的族人,因为我们有着勤劳的人民和关心民生疾苦的科学家们,这些人永垂不朽,是一个民族永远的记忆。
壮哉,吾国!伟哉,吾族!
水稻的逆袭:不起眼的一颗植物,如何影响中国的历史走向?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471327959493004
作者:青衫弹史,软件工程师,历史领域爱好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