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毛泽东主席力主撤离延安,撤离延安后他们去了哪里?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1946年6月26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完成内战准备后,不顾刚刚签署的和平协议墨迹未干,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22万大军进犯中原解放区,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1947年3月,蒋介石在西北地区集结了34个旅25万多人的兵力,向陕北发起进攻,意图摧毁在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此时驻守在延安执行保卫党中央任务的只有3万军队,面对胡宗南20万装备精良的大军气势汹汹的进逼,形势异常严峻,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延安

在此危急情势之下,毛泽东主席力主撤离延安,这一决定在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事实证明了毛主席存人失地的战略是高瞻远瞩的,历史证明了其正确性。

在历史上,只有少数势力能够在战争迫近的时候放弃中央大本营,之后还能够反败为胜取得辉煌胜利的,即使是和平时期,想要迁移中央大本营都是一件困难重重,风险极高的一次冒险行动。

那么,毛主席为何选择撤离延安,毛主席在撤离延安后,去了哪里?毛主席存人失地的战略为何能够取得最终胜利?


01 入驻延安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转战南北,跨越万里,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在此落脚安家,可是延安还在蒋介石政权的掌握之下,那是什么时候延安成为中国革命圣地的?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事变发生后,张杨两位将军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与此同时驻扎在延安的东北军也开始撤离,只保留了民团和保安队千人左右维持秩序。

1936年12月16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等人从保安出发前往延安转乘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派来的飞机前往西安,当晚住在马家湾延安工作委员会临时办事处,制定了尽可能争取和平接管延安的大方针。

12月17日中午,当周恩来等一行人来到延安东郊飞机场,正准备登机时,延安城里的国民党肤施县(注:延安的古称)县长高锦尚骑马赶到机场前来送行,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对西安事变发展的可能性作了分析,并且希望高县长参与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

12月18日凌晨时分,肤施县的高县长带着民团深夜偷偷地溜出东门,顺着延河向榆林方向撤退。随后,黄春甫司令员率领红一团的部队进城,中国共产党正式接管延安。

为了更好地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毛主席决定由保安迁往延安。1937年1月10日,毛主席从保安动身,1月13日下午4时左右,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到达延安。

进城那天,毛主席衣着十分俭朴,头戴缀着红星的八角帽,身穿黑色棉军服,外套一件已显陈旧的灰大衣,右胳膊的袖肘上还打着一大块补丁,脚蹬一双布棉鞋,与普通的战士一般无二。1月14日上午,在延安大操场上毛泽东发表了讲话。他号召军民要团结一致,抗日救国;加紧生产,支援前线;加强统一战线,一致对外,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毛主席的讲话得到了延安军民的热烈响应。

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之后,从此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便成为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而这一住,毛主席和周恩来就在延安住了近10年时间!

02 撤离延安

1947年3月13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动用34个旅25万人分兵三路大举进攻延安,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撤离延安,留下了一座空城,3月19日,国民党军攻占延安。

为什么要撤离延安?自1937年1月正式入住延安,党中央在此立足了10年有余,感情深厚,不舍得不愿意,誓死保卫家园,很多老同志都不能理解为何要撤离延安?

在撤离前延安干部大会上,毛主席的解释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主席的话语言简意赅,自信磅礴,这里我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毛主席在演讲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句话的核心在于人,体现了主席一直以来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历史由人来创造,人才是一个势力一个政权最为核心的根基,有了人才有无限可能。

以不足3万人坚守延安,对抗装备精良的25万大军,能否守住?很难!虽说以少胜多,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但是在此情况下,想要全歼这25万大军,很难,会牺牲很多优秀的同志,并且蒋介石政权的兵力可不仅仅只有这25万大军,一旦进入缠斗阶段,蒋介石的后续部队会源源不断地赶来。

那么,丢弃一座空城,保留革命有生力量,便是毛主席的抉择。

3月13日,胡宗南整编第一军军长董钊联合第二十九军军长刘戡率领的14万人,兵分两路向延安发动猛攻,5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延安,好巧不巧的是,一颗炸弹落在了王家坪毛主席居住的窑洞的院子里,一时间爆炸声震天动地,硝烟四起,当警卫人员多次请主席转移时,主席坚定的说:“我是要最后撤离延安的。”,3月16日傍晚,毛主席接见了新四旅的部分干部,期间大家为了主席的安全,纷纷劝毛泽东撤离延安。主席用手在桌上轻轻一击:莫说了,我有言在先,我是要最后撤离延安的。

直到3月18日6点左右,当毛主席得知最后一批机关工作人员和延安群众以及从前线陆续撤下来的部队已经安全撤离后,主席终于走向了窑洞前的吉普车,撤离延安这个奋斗10余年的地方,登车之际,毛泽东突然转身对同志们大声说道:“我们一定还会回来的!”

03 转战陕北

毛主席率领党中央撤离延安,接下来去了哪里?

撤离延安后,毛主席并未离开多远,就在陕北运用解放军的特长,打起了运动战、麻雀战、游击战,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等这些小镇在中国地图上都不一定能够找到,却因此扬名于历史的长河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毛主席率党中央转战陕北过程中,有几次渡过黄河避开兵锋的机会,毛主席坚持不走。主席说,我们在延安住了12年,老百姓供养我们,一遇险情就跑,对不起陕北人民。

自始至终,在转战陕北的372个日日夜夜里,不论多么艰难,不论多么险恶,他都没有离开过陕北一步,壮哉,一代伟人!

党中央撤离延安后几天,胡宗南以“胜利者”身份进入枣园。1947年8月7日,蒋介石乘坐着美龄号专机飞临延安,在延安的简易机场的跑道上降落,8月8日清晨,蒋介石一行来到了枣园,看到了毛主席住的窑洞。走进窑洞,蒋介石感到这里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什么两样,门窗是没油漆过的旧木头做的,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榆木桌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是榆木钉的。

蒋介石面对延安小城和这些近乎原始的窑洞,感到十分的震撼。他怎么也无法想象,指挥着千军万马在全国战场上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国民党军作战、对抗,共产党的首脑只住这样简陋的地方,他感叹不已连说四个字“难以置信”。

蒋介石看不懂,因为他身处高位,始终不曾走进人民。得知蒋介石要来延安,胡宗南第一件事是调集飞机从西安运送地毯、茶具等等诸多昂贵的生活器具,往返延安十多趟。

毛泽东虽然住在简陋的窑洞,身处尘埃,心系黎民,如此才拥有了人民的一致拥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788165763901849

作者:青衫弹史,软件工程师,历史领域爱好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