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本书从复杂、混沌引向简单、清晰,从这三个不起眼的动作开始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文 | 汨罗江上一叶舟

《礼记·中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句话比喻做事前期准备充分,后期的工作就能顺利进行。读书、学习如何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才能决胜“十年磨一剑”的高考。

这个观点看似很宏大,感觉有点扯的意思,不靠谱,但你仔细深究起来,就会发现它的合理之处。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所有的伟大,背后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那么,学好一本书的知识点,应该从哪微不足道的细节开始开始呢?

从一本书的预习阅读开始,在这3个细微的细节上做足功夫。

1、目录阅读

预览章节目录,了解知识脉络。

拿到学习的书本,花5-10分钟的时间,按目录章节的标题浏览一遍,大概了解书本讲了什么内容,有多少个章节,有多少页数,对全书的概况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比如一本书浏览下来,你知道这本书有18个章节、270页的内容,平均下来一个单元只有15页的内容,学习15页左右的内容,等于完成一个单元知识的学习。

然后分析书本章节目录的结构,至少看3遍,对书本知识点的脉络结构有一个概括性了解,知道一本书的知识点由几个部分组成,具体有多少知识点要学习,预判知识的重点是哪几个部分。

2、兴趣阅读

寻找认知兴趣,驱动学习欲望。

人的心理普遍上有一个特征:爱上一个人,喜欢一座城;喜欢某个作者的一句话,去看他的整本书;喜欢一句台词,去看它的整部电影……

在学习中有的同学因为某个学科的老师讲课生动幽默,或长得帅、长得漂亮,会对这门学科充满兴趣和热情,相比其他学科的成绩更优异。

同样的,学习要利用兴趣点的心理驱动力,不要一上来就从第一页开始看起,从头到尾进行浏览,而是根据目录概要提供的线索,先从自己最感兴趣、最好奇的那部分知识点开始进行阅读。这样的做法也是在利用大脑对未完成的任务会自动形成“补缺”的认知需求。无形中提升自我学习的动力。

然后根据全书知识的难易程度,设定时间量,把全书的知识点快速浏览一遍。

3、目录抄写

建构知识地图的初级框架。

把书本知识的章节目录的一级标题抄写一遍,一边抄写,一边进行记忆,在头脑中建立起一本书“知识地图”的基础框架。

通过以上三个细微步骤的操作,形成书本知识一种整体性的通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你在学习时才能做到“从容不迫”,少一份无知,多一份淡定。具体包括:

提升自我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从心理上减少学习的畏难心理,降低学习难度的门槛;在进入具体的学习环节时,已有的知识地图的基础框架,可以把学习的知识点有效快速地输入、存储在这个基础框架里,帮助知识点进行更牢固的记忆,以及强化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理解,从而让你提升学习的吸收效率。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于细”,细节决定成败。但通常这些是不易被人察觉的,即使了解一些也认为它无足轻重,鲜有人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蝴蝶效应”,描述了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意指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都将可能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简单说,就是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混沌的系统,学习的起始状态养成上述这三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可以把你的学习从复杂、混沌的状态引向简单、清晰,决定学习最终的成果。毫不夸张地说,你未来的星辰大海就藏着这三个不起眼的小动作里。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850115503974244

作者:汨罗江上一叶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