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聪明的程度,取决于大脑神经连接的密度,知识结构化的深度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文 | 汨罗江上一叶舟

    人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物种,出生的时候光屁股,什么也不带来,但人最后拥有的物质和财富却是以“倒金字塔”的结构来呈现的。

罗永浩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公平,其实是智力上的不公平。

换言之,人和人最大的区别本质上就是脖子以上的区别,这个世界最残酷的真相不是贫富差距和阶级的分层,而是脑袋。

成年人还没有拼完自己这一代,又要开始拼下一代,在当下多数人无可奈克,也不可避免地卷入教育内卷化的残酷竞争中。

有人说:

很多孩子用生命在读书,太可怕了!

有老师坦言:

我在教学一线,学生的智商是有很大区别的,笨的讲很多遍都不懂,聪明的一点就通。

有家长则坦言:

学习好不好,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但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孩子是天才,一味追求分数。老师心里有数,很多东西由基因、智商决定的,但不好说明。

智商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你必须有勇气正视这个现实,并且有勇气面对孩子智商的现实,毕竟每个只要活着,每天总有学习、工作、情感等一系列的问题待着你去解决,怎么可以没有点智慧呢?否则生活就会陷入一团乱麻的境地,朝着更糟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个人极其反对天赋这东西没办法弥补的观点和论调。

总有很多人拿天赋说事,采取消极的人生态度,但事实上不意味着缺少天赋,我们不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在努力的基础上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最大程度上弥补自己天赋上的不足。即使你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但至少你可以很优秀,让自己超越很多普通人,成为80%人群中的佼佼者。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概念认知,而是一种自我真实人生定位的态度,一种积极发掘自我潜能的信仰。

如何变得更加聪明?迄今为止这样的方法论不计其数,找到正确的方法就是捷径,起码你做付出的努力不会付之东流。换句话说,达成某种目标有100方法,但你要找到的是一种能“一锤音、一针见血”的方法,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突破性的能力,并借助这种突破性的能力获得突破性的成长。

聪明、智慧取决于神经连接的密度

在神经学上,智慧的定义一是取决于神经连接的密度,这是基因决定的;二是神经连接的密度,则是后天经验决定的。

直白的意思就是,知识(书本知识、社会知识)大脑里边的神经元的连接发展得很好,连接越多,人就越聪明。

先天的禀赋无法改变,那么只能走第二条路,通过后天的经验学习,优化升级来提升大脑的聪明程度。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的后天经验才算得上是神经连接的密度,连接发展得很好?

密度很好理解,可以理解为“数量”意思,但如何连接才是关键,也就是说智慧取决于神经连接的质量。

所以真正的问题来了,怎样的连接才能算得上有质量的连接呢?

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意味着你可以通过后天的经验改造,让自己变得智慧、聪明起来。

心理学研究的发现

简单一句话就是,一个人聪明与否,取决于他大脑神经连接的密度,也就是知识结构化的深度,对应的应用知识的检索能力。

这一点从学霸和学渣笔记的对比中,你便可窥探出从中的奥秘。

学霸笔记里藏着高分的秘籍

脑袋里的差距,不用整本笔记,一页纸其实就已经能看出学霸和学渣之间巨大的差距到底在哪?

学霸的笔记一目了然,传递的信息有条理,有逻辑,有层次感,也就是知识在他大脑里呈现的一种结构化的“知识地图”。

而学渣的笔记呢?
信息杂乱无章,零散独立,缺乏条理、逻辑和层次感,往往事后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当时有些地方写的是什么(意思),很显然这样的知识在他大脑里也是杂乱的零散的。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又或是借某位同学的笔记用下,发现对方写的是“鬼画符”的天书。

相比之下,即使一个人完全看不懂学霸的笔记表达的是什么,但至少他也会以欣赏、审美的眼光来多看两眼;而学渣的笔记,一个人看了之后会令他大脑神经错乱,引发糟糕的审美情绪和厌烦的心理。如果让他多看两眼这种“鬼画符”的天书,估计整个人都要抑郁了。

学渣的笔记,本质上就是“不过脑子”的简单的信息摘录,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缺少梳理,归纳和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说:“不好意思,我是个学霸,但我的笔记一般都是乱到……”

不要忘了,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一句话:“天才自创法则。”

天才和一些学霸,不用结构化的笔记,同样可以考高分,那是因为他们大脑本身就配置了顶级的操作系统。以手机为例,人和手机本质上都是被制造出来的“产品”,少数人“出厂”时就配置了顶级的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学习中可以把输入的知识自动快速完成结构化的梳理,归纳和总结,使得他们大脑运行记忆力和理解力的性能明显比大多数普通人更卓越。

因此普通人学习结构化思维,对知识进行结构化梳理,归纳,总结的价值和意义正是通过后天的经验来提升大脑神经连接的密度,从而来弥补自己先天基因的不足,实现自我最大化潜能的开发。

“智慧取决于神经连接的密度,则是后天经验决定的”,成年人理解这句话并不难。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刚毕业参加工作,基本上什么都不懂,就像“”白痴”一样,在工作中处处表现得很笨拙,但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有了工作经验,人也就变得聪明了起来。实际上正是这些工作积累的经验在你头脑中行了结构化的知识,使得你变得聪明了起来。然而一个人要想在工作获得更大的突破和长远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然后升级或建立新的结构化的工作经验/知识。

奇妙的结构化现象

标注信息,图示后期添加的

我不到5岁孩子在幼儿园开始学习成语故事,每次我都把成语按他学习时间的次序进行结构化的梳理,积攒到一个阶段时,让孩子进行指认,我让他按顺序进行识读时,他可以不假思索地识读出记录本上对应的成语;倒序识读时,由于孩子是左撇子的关系,只在一两个地方出现了识读的错误。

之后我对孩子进行随机抽查识读,他表现出抗拒的样子,带着不高兴的口吻说,“从第一个开始吧,倒着来也可以。”我对他说,“你尝试一下,现在我是小老师,来考考你,一会你当小老师,来随机考爸爸。”孩子勉强答应后,我让他随机识读几个成语,明显速度上比按之前结构化的顺序的识读慢了半拍;同时几个成语的识读出现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这个过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

再之后,我逐渐增加对孩子进行随机抽查识读的训练,几次之后他已经可以做到“指哪打哪”的熟练度。

同样在更早些的时候,我在教孩子朗诵几遍某首唐诗之后,当我让人指认某个汉字时,有的他可以立刻识读出来,但大部分是通过嘴里发出小声的朗诵,然后顺着这个线索,找出对应的文字。

通过这两个有趣的现象,你会发现知识结构化处理的笔记无形中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了他“刻录”的记忆影像,所以他可以凭借这个结构化的记忆线索进行不假思索的识读。

但这种结构化的知识还是比较简单、初级的,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大脑形成的“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对孩子增加了随机抽查的训练,以训练他大脑的灵活性、随机性和变通性,而这方面学校的老师正是通过布置作业和考试来不断增加学生对知识变通的应用能力。换言之,老师无法替代学生本人对他所输入的知识进行结构化的加工处理,因此学习者要自己掌握知识结构化的学习方法。

而从孩子识读成语时表现出喜欢结构化处理的记忆影像,抗拒随机抽查的行为和心理恰恰说明了大脑天然喜欢有结构化的东西,排斥杂乱无章的东西,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利用遵循大脑的记忆规律,按照大脑偏好的记忆方式来加工处理信息,而不是违背大脑的运行规律,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来进行随性的学习。

如何学习者缺乏结构化思维的天赋,同时在学习中又不把知识进行结构化的笔记处理,那么他头脑中存储的记忆知识也必定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反映在应用知识,大脑也就无法快速从记忆的知识中完整地提取、检索出自己所需要用到信息点,此时大脑就会出现思维混乱、卡壳、延迟的现象。而随着新知识的输入,会让这种糟糕的情况愈演愈烈,导致很多人产生厌学的心理和情绪。

反馈在考试中时,我们常常会看到那些大脑缺乏结构化知识的学生在考试时经常表现出一副抓额挠头,一脸懵呆惆怅的样子,在解答一些有难度的试题时只能做出这三种反应:一靠考蒙,二靠运气,三直接放弃,没做完试卷。

综上所说,知识结构化在学习初始阶段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快速形成高效的记忆力,节省大脑思考的操作成本和时间成本,继而提升大脑加工处理信息效率——提取信息、检索信息的运行效率。

归结一句话:聪明=神经连接的密度=知识结构化=知识梳理,归纳,总结=知识检索能力=(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2194670568629538

作者:汨罗江上一叶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