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导全球产业链,决定利益分配制度,中国会甘当“小工”么?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高福利社会制度背后的经济账

众所周知,欧美大多数是福利型国家,国民享受的福利保障制度十分的健全,其中就有:生育福利、育儿福利、免费教育、住房津贴、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

以德国为例,父母生育小孩后的家庭,不光可以享受长达3年的带薪育儿假,每个月还能领取包括“儿童金”、“家长金”在内,少则几百,多则上千欧元的补贴。

在欧美工作相对轻松惬意,一般实行965(早9点,晚6点,一周5天)的上班时间考核,甚至有些人不用工作,仅靠生孩子领取的补助,就能维持一个家庭的开支。这或许也是不少中东难民,跨越层层阻挠,也要涌向欧洲各国的原因。

许多网友就会奇怪,日韩已经是发达国家,,中国也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东亚地区的人民,工作上还是经常996,生活中背负着房贷、车贷等各种贷款,生活负担不堪重负,年轻人开始恐婚、恐育,甚至日韩已经因为生育率过低,已经陷入人口负增长困境。

欧美国家则截然相反,工作相对轻松惬意,多数家庭每年不可或缺的一次旅游,国民的福利制度十分的完善。同为发达国家,欧美人过的是生活,而有的人仅仅是活着,这其中隐藏了什么奥秘呢?欧美国家实行高福利社会制度的钱,从何而来呢?

欧美国家实行高福利型社会制度,需要大量的资金,但财富不会凭空产生,这就必然需要高额的税收来支撑,而高额的税收,又必然需要高盈利的企业营收。

或许,从全球产业链的格局上来分析,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欧美发达国家,既有资金又有意愿实行高福利制度社会,而诸如巴西、西班牙等国家,没有这个资本,实行高福利社会制度,导致落下了巨大的财政亏空,欠下一堆的债务。
推行4天工作制的西班牙

正如建筑工程承包一样,总标的为1亿元,投标方、挂靠方、建筑施工队,甚至细分到小工、钢筋工、木工,虽然每个人都参与了工程的建设,但拿到的收益却是天壤之别。而全球产业链格局,似乎就是一个放大的工程,每个国家参与其中,收益却并非按劳分配。

不可否认,当前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合作,还是以美国为主导。形成了欧美以产品的创新、设计,组成的第一梯队,日、韩、德、台湾等,组成的核心零部件生产为第二梯队,沙特、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则主要以工业原材料出口为主。

中国、越南等国家,因为工业发展起步就已经很晚,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只能参与中高端工业产品的装配,以及其它低附加值商品的制造、生产。

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产业链的一员,得益于1962年~1973年的婴儿潮,共出生了2.6亿人口。到1978年改革开放初的时候,他们正好逐渐步入工作年龄,如果国家用好了,这些年轻人就是最优质的劳动力,如果用不好,那么就是2.6亿张需要吃饭的嘴。

以当时的生产劳动效率来看,要养活这么多人,显然十分的困难。好在,我们国运昌盛,恰逢地缘政治的变化,以及全球化的兴起,并且我们抓住机遇,于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

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地区转移到大陆,中国得以用廉价而优质的劳动力,以及开放和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

虽然早期牺牲了生态环境,人民也付出了青春和汗水,但到底还是成为了全球产业链的一员。就像工程队中,小工干最辛苦的活儿,拿最少的钱,还要背最黑的锅,但终究还是要比“脸朝地,背朝天”,从土里刨食的农民要强一些的。

没有所谓的“施舍”

站在美国人的角度来说,中国是全球化收益最大的国家,将中国纳入全球制造产业链,是对中国的“施舍”,如果没有美国的同意,估计中国还在第三世界的贫苦中挣扎。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中国付出的代价并不少,美国得到的好处也不可尽数。

十年之前,中国为了发展经济,承接了非常多发达国家不愿意要的低端制造业,也进口并处理了大量发达国家废弃的垃圾,为此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高于PM2.5,大多数的河流污黑恶臭,常年泛起死鱼,水质含有的重金属严重超标,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挣钱,数以亿计的年轻人背井离乡,来到沿海的制造工厂打工,每天工作10~12小时是家常便饭。工人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生产出口了大量品质不一定非常好,但是价格绝对低廉的商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产品的质量也逐渐提升。

本质上,贸易大都是互利互惠的,毕竟谁也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中国人辛勤劳动,凭本事挣的钱,但部分美国人却偏见地认为,这是单方面的“施舍”。

廉价工业品降低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成本,间接地提高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品质,但换来的却是部分发达国家的以德报怨。他们动辄以商品倾销罪名,处以中国企业巨额罚单,为了不失去这些国家的市场,中国企业也只有忍气吞声,打落牙齿和血吞。

实际上,美国同样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以手机产业链为例,这正是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缩影,从中我们就可以一窥究竟,到底谁拿走了收益的大头。

手机产业链,映射了世界产业链格局

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排名中,苹果手机市场占有率仅次于三星,但却是以高端定位为主,以2019年发售的iPhone11 Max Pro为例,当时512GB类型手机的制造成本约490.5美元,在美国的售价高达1499美元(中国10899元),毛利润约95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730元。

苹果定位高端,做的是手机行业中的奢侈品,这就意味着巨大的品牌溢价,大家都在为ipone的标识买单,手机利润空间自然巨大,因此,苹果设计、高通芯片、中国代工的苹果手机,拿走了整个手机行业70%以上的利润。

三星销售份额排名第一,赚取了手机行业利润的17%,但华尔街和众多的金融财团,持有21%的三星优先股。三星虽然还有实际控制权,但在韩国境内的股份占比仅为19%,利润分红的大头,还是为美资所得,说三星是美国的高级打工仔,似乎也毫不为过。

国产手机,从2010年开始的鱼龙混杂,到当前的华为、小米、OV等国产品牌,经历残酷的淘汰赛后脱颖而出,用十年的时间磨一剑,逐步突破,走出自己的崛起之路。

我们知道,华为、小米、OPPO等国产的品牌手机,单台手机的净利润保持在80~150元之间,几大国产手机品牌,加起来才挣了整个手机行业不到13%的利润。

初始,国产手机从山寨模仿,仅仅是配件的更换,外观的贴牌,安卓系统的二次开发,犹如蹒跚学步的小孩子一般,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再到最近几年,国产手机自主的创新设计,更加地重视手机专利,从模仿到试图超越。国产手机的崛起历程,也是中国大部分制造业的缩影。

但正如华为一样,定位高端手机,动了苹果的蛋糕,以至于到当前“无芯可用”的局面。荣耀分拆出去后,华为的手机市场份额,已经跌落至全球第7,即便是这样,华为人也不会轻言失败。

全球产业链的角色分配,中国不会一直当“小工”

欧美等国家,占据了全球产业链的主导地位,以知识产权、技术垄断等手段,攫取了整个产业链的大部分利润,这才有足够的资本,维持他们高福利的社会制度。

中国经济崛起的历程,显然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也不会满足,一直当全球产业链中“小工”的这个角色,干最苦的活儿,拿最少的钱,背最黑的锅。
全球产业链格局,意味着利益分配

不想当“包工头”的小工,不是好小工,在全球产业链的角色分配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甘愿一直当“小工”。如何将房地产行业中的钱,驱赶去投资实体经济,如何进行制造产业升级,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和平的崛起,成了当前考验中国智慧的难题。

正如原本没有路一样,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崛起,总要有第一个披荆斩棘的人,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每个为生活而奋斗,为社会贡献每一份力量的自己。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8643882856208068

作者:郁鸾财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