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被父母扔在超市大哭:孩子犯错后,父母的态度影响一生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前两天看到这样一个事情:

武汉一家超市内,一名小女孩坐在自己的小童车上大哭,大概哭了十几分钟,期间有人上前询问原因,小女孩不说话也不离开原地。超市的工作人员只好通过广播寻找她的家人。

过了一会儿,小女孩的爸爸和姐姐出现了。“她骑车把别的小朋友撞了,不愿意道歉,她姐姐就捏了一下她的脸蛋,她就开始哭。”这位父亲一边解释一边喊着小女儿快点走,见孩子还在哭,不耐烦地说,“闭住(嘴),立马闭!”

原来,因为孩子不肯道歉,生气的父亲丢下她自己回家了。

像这位父亲一样,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情,把孩子丢下让其独自反省的家长并不少:

“不是说了不能先吃吗?要等大家一起!爸爸不管你了,你自己冲墙角站着去!”“你再去啊!你不是很了不起吗?我可管不了你!”“让你别爬了,非要爬!自己回屋好好想想!”……

有研究指出,当人们面临压力的时候,通常会做出两种选择——逃避,或战斗。

很多孩子犯错后,当下就已经能意识到自己犯错了,并且产生自责、害怕、慌乱等情绪。

若此时,家人再施加压力,逼迫孩子道歉,就成了孩子的“敌人”——面对敌人,因为害怕,他们通常会采用身体与心理双重逃避的态度:拒不认错;同时一步一步后退,与家长保持安全距离。

就如同视频里小女孩,爸爸一直在喊她快走,她骑着小童车,明显磨磨蹭蹭地不敢靠近。

之前带孩子去商场的游乐场,几个小孩在玩滑梯,轮到一个小女孩时,她坐在滑梯上一直没往下滑,后面等待的孩子着急了,不停地催她,可她还是没动。

这时,有一个小男孩从队伍里走到小女孩身旁,想把她拉到一旁,小女孩不乐意了,推了男孩一下,但男孩没有放弃,又去拉小女孩,小女孩委屈地大哭起来。

哭声引起了旁边家长的注意,小男孩妈妈看到儿子在拉扯小女孩,不问青红皂白,拉过小男孩就让他跟小女孩道歉,小男孩低着头,有些气呼呼的就是不肯说话,妈妈见儿子没动静,很严厉地大声说:你不道歉,晚上回家别看动画片了!小男孩委屈地抬起头来看了妈妈一眼,不情愿地说了句:对不起。

道完歉的小男孩伸手扯着妈妈的衣角,仰头想跟妈妈说些什么,可妈妈理都不理,甩开儿子的手,径直往前走了。小男孩边哭边喊“妈妈”,小跑着追过去.......

很多时候,父母让孩子道歉,一是希望在他人眼里孩子是个有教养的人,二是希望可以缓和冲突。

美国心理治疗师Jenise Harmon说:若孩子不是主动道歉,这样的认错就没有意义。

的确,我们看过太多孩子会在父母的“威严”之下被迫认错,但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相同的错误以后还会犯。

美国作家珍妮·艾里姆说:孩子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倘若惩罚方式不恰当,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可能会伴随一生,最终导致孩子长大后与父母关系冷淡,或者胆小、怕事,或者暴力倾向严重。

聪明的父母,会善用孩子犯错的机会;糟糕的父母,只会让孩子一直停留在错误中。

02

今年7月,宁夏永宁县公安局发布了一则让人触目惊心的通报——12岁男孩打死一名6岁小女孩,只因害怕被家长惩罚。

12岁的小男孩,带着6岁的小妹妹一起玩耍,在爬木架时,小女孩不小心摔了下去,当场昏迷。

男孩慌张地从木架上爬下来,看着躺在地上的小妹妹,心里十分害怕,害怕回家被父母惩罚。

“如果小妹妹醒来去告诉爸爸妈妈,我一定会被揍得很惨的!”

“电视里死人是不会说话的,如果小妹妹死了那就没人知道了,爸爸妈妈也不会惩罚我了。”

于是,男孩捡起附近的一块木板,用力地挥向小妹妹,一下,一下又一下,直到把小妹妹活活打死,并把尸体藏在了废弃的土房中。

作家杨柳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有许多种遗憾,其中有一种是当我们终于学会接纳孩子错误的时候,孩子已经学会隐瞒父母了。

这些孩子宁愿独自身陷困境,在黑暗中彷徨、挣扎,也不愿意向父母开口求助。

如果哪天他们战战兢兢地向家人吐露实情,那么很有可能事情已经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甚至,有些孩子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向家人坦露错误。

今年3月,江苏一名9岁男孩,因为打碎了学校的玻璃,不敢告诉家长,又害怕被惩罚,留下遗书后,跳楼自杀。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批评(惩罚)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该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

史蒂芬·葛雷是著名的医学领域科学家,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问他是如何做到比一般人富有创作力的?

他解释道:“其实,是我母亲影响了我,她很懂得处理我年幼时做的一些事情。”

葛雷回忆道,有一次他想自己从冰箱里拿牛奶来喝,但因为玻璃瓶有些滑,他没抓牢,掉在了地上,牛奶淌得满地都是。

母亲看见了却没有批评他,而是说:“哇!葛雷,你制造的麻烦可真是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牛奶洒在地上呢!既然牛奶瓶已经摔碎了,那么你想不想在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之前,来玩几分钟呢?”

之后葛雷不仅尽情地在牛奶中玩了一会儿,还在母亲的引导下找到了拿牛奶瓶最稳当的方法,并和母亲一起把地上的污渍打扫干净。

葛雷说,正是母亲对待犯错的态度,让他从小就不害怕犯错和失败;也正是母亲的步步引导,让他学会了不断尝试,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最终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畅销书作者大J曾分享过一句话:“我们常常低估爱的力量,却高估了管教的手段。”

深以为然。

父母对孩子犯错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进化心理学家哈瑟尔顿和列托曾说:人类是以不断犯错的方式,来适应世界的,不允许孩子试错,意味着在谋杀孩子的生命力。

聪明的父母,会把孩子的犯错当做是一次帮助孩子学习成长的好机会,会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不是不喜欢我,只是不喜欢那些不对的行为。

因为孩子,父母才是父母,本就是一起诞生、一起成长。

最好的成长,便是让孩子大胆地试错。

*来源简介:本文转载于积木育儿(ID: jingguanyuer),最贴心的科学早教公众号,转载已获授权。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7712934154536192

作者:百家号教培江湖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