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培机构越来越像骗子?这是我听过最诚实的答案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文| 八月哥
原创首发:教培江湖(jiaopeijianghu)
转载请申请授权
最近看到芥末堆发表了一篇文,探讨为什么培训机构越来越像骗子,起因是知乎上有这道问题,并且最近增加了不少回答,我上去看了下,回答者有些是做教培的,有些是消费者,也就是学员,有些是路人,他们说的各有各的道理。
作为教培老江湖,今天就和大家深入浅出的探讨一下,到底为什么,人们会觉得教培机构越来越像骗子?
-1-
我们首先来说学员的吧,这个是教培机构的客户,也是直接接触者,他们往往更有发言权。
一般学员认为机构是骗子,可能会从以下三个方面:
一、市场招生的不择手段
实际上,中国教培从诞生之日起,市场宣传方面似乎都带有原罪,举个栗子:如今的行业老大哥老俞同志在最开始招生的时候,就自己亲手填写了20个虚假的信息(这是老俞公开演讲的,非我杜撰)。
其实,从商业角度来说,这么做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商家常见的套路了,就比如奶茶店雇人排队、房产公司雇人看房一样的道理。
我想说的是,当教培机构成为低门槛的创业项目,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香饽饽,被各类专业数据统计出总市值突破几千亿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教培机构必然会走向市场营销的商业化道路,从而做出很多商家必然会做的宣传、促销、招揽生意的常规或非常规手段。
比如:宣传广告的夸张用语、子虚乌有的名师专家、地推人员的强力推销、CC电话的狂轰乱炸、 咨询老师的谈单技巧,还有演讲会的洗脑、试听课的套路等等。
如果学员单独从市场层面来看,的确,现在的教培机构,随着行业成熟度越来越高,也就越来越不像做教育的,而像是一门生意了。
而教育一旦成了生意,难免留给人一种“骗子”的感觉。
二、行业领袖的外在形象
说实话,从业多年,对于教培,一直有种“怒其不争”的无力感,每次行业有什么刷屏大事件发生,好事占比总是少的,比如开学第一课的开场广告,比如老俞同志的四处开炮,比如,算了,不一一列举,大家都懂。
总之,在这片教培江湖里,大型机构的老总越来越像企业家,个个牛气冲冲,意气风发,似乎天下尽归我有;中小机构的创业者越来越像小老板,动不动开豪车,戴名表,以显身家。
大机构的企业管理制度也是全国划分,分为各个片区,形成集团和分校,中央集权和地方诸侯的管理态势,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中央厨房”,统一品牌,“大后台,小前台”等等吧,不一而足。
中小机构虽没有那么大的地盘和复杂的管理手段,可校区也是五脏俱全,什么市场部、地推部、咨询部、财务部、营销部,然后是教学、教研、教务,再行政、人事之类,甭管有没有这么多人手,反正岗位是配齐了。
就是在这样的庞大的管理体系之下,教培机构看着也越来越像个生意,你问问所有教育做的大的机构创始人,你问ta,你是什么角色定位?人家一定很自豪的说:我是一个教育企业家。
虽然教育在前,但是,企业家才是其最真实的身份。而古往今来,表里如一的企业家又有几人?教培企业家们终究难逃“虚伪”标签。
倘或在商言商也就罢了,关键更多人在公开场合喜欢谈教育情怀,无私奉献,在私下里就制定各种营销套路、赚钱伎俩,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了众人眼里,披着理想主义外衣的卑劣商人。
三、师资力量的虚假包装
其实讲到师资,也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如果老师不做任何一点包装,可能换做你当学员,也不一定会报名学习,也就永远没有机会受到教育。
我们可以试着这么理解:理发店的tony老师永远是五星级的名剪,获得各类美发行业奖项无数,可是理发有时候确实很丑;餐厅老板永远会告诉你,这是我们哪里请来的名厨,带来了独特的百年秘方,结果,你吃的时候,可能just so so。
那么,教培机构的老师,包装的“国外留学”、“各类资格”、“五年教学经验”、“十年教研”、“金牌、银牌、钻石”等等,你也就姑且听一听吧。
做生意的,都不容易,何苦来。
尤其上次某报社记者辛辛苦苦卧底新东方揭露出来一个“名师包装门”,这个其实是行业皆知的秘密,内行老江湖也都会心一笑,所以,老俞在5000人行业峰会上轻描淡写就过关了,扒下底裤,大家其实长得都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有些包装的轻些,有些下手重了些,你要说教培机构有没有完全不包装老师的?可能也有,恕我孤陋寡闻了。
注意,这里包装为中性词,就像媒婆会夸对象漂亮一样。
以上,正是因为疯狂的市场营销,处处装B的行业领袖,过度包装的名师配置,教培机构在大家眼里也就越来越像骗子了。
-2-
如果说上面三条属于比较可以接受的“欺骗”,属于行业客观存在,那么,下面这两条,却是全行业都应该坚决抵制的了。
第一,卷钱跑路。
全国每年累计见诸报端的,不下数十起,圈走学员学费动不动几百万、上千万的,像抢银行一样。这些白白流失的学费、耽误的课程,学员的时间精力等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足以抹黑整个行业了吧,你还敢说,你不是骗子?教培行业确实有骗子,这个你得承认。
哪怕,不到卷钱跑路这一步,也有很多做的不到位的,比如下面这条。
第二,协议欺骗
常见的形式:协议提分、协议过关、协议退费等等,但是真正到了要检验效果的时候,你会发现,收钱时候有多简单,退钱的时候就有多难,他们两个应该成反比例关系。
做过市场的都清楚,如何最大化的打消学员的顾虑,最迅速的收款。为此,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也是必要的,什么领导签字、校长特批,可是,一份份协议签订了,钱收了,其他慢慢耗,能不说你是骗子吗。
-3-
总结一下,上面是我这么多年对于行业的观察得出的,为什么学员会觉得教培机构越来越像骗子。
其实,教培本来就是生意,只是人们对于教育生意始终怀有最初的期待,希望每一位教培人士都是两袖清风,蜡炬成灰,一心做着阳光下最神圣的事业。
可是现实总是啪啪打脸。
与其说教培机构越来越像骗子,不如说,教培机构越来越像生意了。生意,有赚有赔,有起有落,如此一来,也就好理解了。
-4-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群体,就是教培从业者,我见在知乎上回答问题的,很多是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初入江湖,对教育比较理想,颇有老罗当年的“彪悍”之风,所以,对于教培机构存在的各种弄虚作假无法苟同,因此,跳出来,揭露一番。
不可否认,这个行业,存在一些过分的问题,尤其在监管不严的时候,以次充好,骚扰学员、遇事拖字诀等等,你可以在商业领域想到的恶劣行径,教育机构全都可以做的出来,还有些直接就是为了圈钱的,骗完学员骗资本方,最后套现离场,也有。
对此,我的建议是:跟随内心,选好老板。尽量找到把教学摆在重要位置的机构(摆在第一位的几乎没有)。
其实,关于教育机构的市场营销和教学孰轻孰重的问题,我曾经也有这么一段挣扎,后来我明白了,各行都有各行的难处,只要我们本身不害人,我们提供的是真正对学员有所帮助的东西,相信,市场会给我们答案。
记得曾经采访过小狼朱宇,当面问他这个问题,教培机构教学驱动型和市场驱动型哪个好?
小狼回答:“我觉得两种都没什么问题,甚至市场驱动的效果要比教学的要更加明显,最终回归到教学质量上就没问题。”
一句话,让我对教培的理解更深了一步,也就不再纠结,教培各种看似“欺骗”的商业手段了。
比如电话营销这种事情,并非教培独创,保险迄今都在用,银行、通讯公司等,所以,不是商业手段有问题,电话营销不行了,而是,产品做的好,教学质量要保证的问题。
所谓在商言商,我们可以打着教育的旗号赚钱,但是赚了钱,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教学服务,只有这样,这个生意才能持久。
-5-
最后一个群体,是吃瓜群众,至于为什么吃瓜群众会觉得教培机构越来越像骗子,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有见过不少人,一听说某某教培机构上市了,就会破口大骂,觉得都是骗钱的。
其实,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
存在即为合理,教培机构因为要满足社会广泛的教育需求而生,提供了就业、养活了员工、提供了服务,创造了价值,它是教育,又是生意,它是老师,又是职场。
与其说教培机构像骗子,不如改变我们的认知,将教培看成一种“你情我愿”的购买服务,如此一来,做教培的,不用装圣母(清高)羞于谈钱,享受服务的,拿我钱财,替我消灾,多多教我知识也就是了。
大家各行其道,天地苍苍,这样的教培江湖,才有的玩。
好了,就写到这吧。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1024536622274554
作者:百家号教培江湖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