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民转公”,民办不再掐尖,最终实现教育大公平!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双减”以后,大部分人的眼光集中在教培机构、学校作业上,也有部分人关注到了私立学校。在招生时使出“浑身解数”招收尖子生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使得众多公办学校无力吐槽,却又无可奈何。而今,“双减”政策出台以后,“民办”学校不仅不会再掐尖,还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然,这也需要时间,但是趋势不可逆。

“民办”为什么让家长又爱又恨?

说白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所承担的责任不同。公办学校为了全体同志,民办则要在保障升学率的同时,增加自身财政收入。

很多民办,为了吸引更多家长到来,利用公办学校的知名度和教学资源,来开办民办教育。

从家长的角度,多交钱就可以择名校;从学校的角度,打铁自身硬了以后,就可以吸引众多家长“前赴后继”交“择校费”来增加自身财政收入。

因此,除了对不那么出名的公办学校不友好以外,也伤害了大部分家长的共同利益。所以,“双减”中,也对其有了一定的手段。

哪些是“民办”学校?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对“民办”学校的要求。

    一、严格界定范围

    “公参民”学校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含具有财政经常性经费关系的其他单位、政府国有投资平台、政府发起设立的基金会、国有企业等,下同)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含公办学校以品牌、管理等无形资产参与办学)的义务教育学校。

公办的各种名称也很多,有的叫国有民办,有的叫体制内民办等。比如衡水一中,比如人大附中分校清华附实验,北大附实验等…

首先,我们要明确,哪些学校属于“民办”学校。从文件中,已经能够看出,所有不是公办的,合法合理的学校,都属于“民办”学校。因此,除了公办学校以外的所有民办学校,都要面对一场“大风暴”!

那么,针对民办学校后续的处理又是怎么样的么?“民办”还能继续保持高质量生源、高素质教师队伍,然后在中考中一家独大吗?

“民转公”政策。

    二、理顺体制机制

    公办学校单独举办、公办学校与其他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应办为公办学校。

    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六独立”要求(即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务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的,可继续办民办学校,但应履行财务清算等程序,并对民办学校及相关单位、企业等使用公办学校校名或校名简称进行清理后,办公学校逐步退出;经协商一致且条件成熟的,也可转为公办学校。不符合“六独立”要求的,地方政府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可视情况将其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

“意见”提出,符合要求的民办学校,将逐渐被剥离出来,不管是师资还是财政;再剥离出公办以后的民办学校,如果后期整改依然不到位的,也只剩下转公办或者关停。

一句话,原来是公办的,继续;原来不是公办的,未来要么转为公办,要么转为纯私立。

“民转公”需要时间过渡。

当然,我们的想法很好,也能做到,只是需要一段时间。毕竟,学校不同于其他机构,需要在校生好好读毕业,因此,需要两年时间来过渡。

考虑到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因此,文件也提出要因地制宜、审慎推进,一省一方案,力争两年左右时间,理顺体制机制,实现平稳过渡。

“民转公”着力增加优质公办义务教育资源供给。

之所以这么大刀阔斧地“民转公”,实际上就是为了增加公办义务教育的资源供给。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各地学生能够就近入学。

不再允许将原有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引流到民办学校,已经在民办学校的公办老师,也将逐步被转回原来学校。

“民转公”,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步。

将这些附带优质公办资源的民办学校剥离开来以后,民办学校也就失去了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也算是实现了教育公平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在校生比例也会进一步被压缩。另一方面,公办学校教育资源会出现大平均,比如“教师轮岗制度”、设备经费的统一调配等。

最终,实现教育的大公平。

下一步,也可能会再推进一步,租售同权,不管你是租房子还是买房子,都能够就近入学。最明显的是现在学区房的大降温。最终的目的就是,在哪里上学都一样,实现教育的大公平。

这样的情况,你眼热了吗?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个新的时代吧!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843266842494974

作者:百家号兮雯有态度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