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吐槽减负回到80年代,谨防灵活“减负”成为“增负”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今天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在学校门口听到了很多家长的谈论,说是这次的“双减”,效果跟八十年代的教育旧状差不多。很多家长还忆苦思甜了一段,说起来也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当然也有人吐槽说现在的减负跟增负效果是一样的。

然而,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跟服装这种潮流一样,来来回回,流行的元素就是个大轮回。教育不是的,不管是以前还是以后,教育的改革都是朝向最适合孩子发展,最适合我们中国的小朋友,也最适合当下现状的。下面就来说说这个话题吧!

八十年代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很多小学生都是七零后的二胎或者八零后的一胎,有些结婚早的,孩子也上了初中。因此,八零后应该是这届中小学生的家长主力军了。因此,八零后的学习经历说出来,应该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教育缩影了。

那时候的初中有晚自习,大部分的中小学都是在周五下午放学。小学每天放学时间大部分都是四点半到5点之间,不会比3点更早。初中都有晚自习,少有同学会外出补课,请辅导老师。

不过,说起来,那个时候的作业确实不是太多,很多要求课后读的、背的,学生都不当一回事。在那时候学生的心里,只要不是写的,要交的,都算不得作业。当然,现在也许初中也是,小学的还得过问家长意见,看看家长同意不同意。

那时候也确实没有什么月考,最多也就是期中、期末考试。那时候考试结束家长对成绩也不会太过注意,起码不会觉得考93分算不优秀的。那时候90分以上就是好学生了,80分以上也还行。考60分以下,家长一般也就是笑骂一下,然后要求好好学习,或者当着老师的面收拾一顿。

减负后的教育,这几点是跟以前一样的!

按照“双减”的通知意见,考试方面确实也只保留了期中和期末考试。甚至在小学的低年级段都没有设置书面考试。

作业方面,要求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低年级段不带书面作业回家,高年级段对作业时间也有严格要求。

辅导班方面,校外的学科类培训,基本上都给停了。比如说班课的、网课的、一对一的,都是被整治的对象。

在未来三年内,关闭所有的国有私立学校。当然,八九十年代虽然有私立学校,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想法,都以公立学校为主。

也不是所有都跟以前一样,也是有几点不同的!

1、关于兴趣班

八十年代虽然有兴趣班,有少年宫,但是能够去报班的家长,在农村很少。城里虽然有,但是一般也就学习这样一两样特长。

现在呢?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有报兴趣班,多得甚至都赶上主课的科目了。有的小学孩子每天晚上和周末都在往返于各个兴趣班之间,并且还被要求拿出相应的证书或者是等级。

2、关于教师地位

八十年代,如果老师给家长打了小报告。回到家里,等待孩子的就是一顿打骂,是不是在学校又惹老师生气了?是不是在学校又不认真听讲了?

现在呢?基本上是学生给家长打小报告!于是家长就想象着老师一定没有师德,一定是针对我孩子了。然后有的反思,自己是不是没有送老师礼物呀,或者反思,老师是不是针对我孩子呀。然后焦虑,我是不是应该给孩子换一个学校?还是去举报,让学校主动给孩子换一个老师!

3、关于在校时间

八十年代的基本学习时间都是在学校的,在家里基本都是玩。那时候的在校时间比较多,初中住宿生从周一到周五,几乎没有听说过周末补课。

现在呢?初中生住宿的,从周日中午到学校,到周五晚上放学。有的初三年级双减之前上课都是周日中午到周六中午,单休。双减以后的时间,还是一样,只不过原来说是补课,现在说是托管。

“双减”确实很好,但是要落到实处还有一点距离!

减负的想法很好,作为一个八零后,印象中减负已经好多次了。然而,不管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家长,貌似从平时学习的表现中,都没有发现学生真的减负了。也因此,很多人在吐槽,“社会减负”就等于“学校加正”。

中央的政策到了地方,地方考虑到各自的情况,就会发生灵活的变化。都说“树挪死,人挪活”,当作为减轻家长接送负担的“托管”演变成增加学生老师的学习任务,就会由“减负”变“加正”!你觉得呢?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412047003421894
作者:百家号兮雯有态度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