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亲侄子:为隐去父辈光环改姓,靠自己成导弹行业001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迎来了最激烈的社会变革大潮,不同阶级主导的革命风暴先后席卷整个中华大地,但这其中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获得了成功。

在艰难漫长的革命斗争中,有多少人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又有多少人流血牺牲,每当中国革命需要有人站出来牺牲的时候,毛主席一家就会挺身而出。在这个过程中,他有六位至亲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这在全世界的革命领袖中都是绝无仅有的。人们回顾历史,除了感叹毛主席一家满门忠烈以外,更为毛家低调清廉的家风所深深感动。

1976年9月9日,这是一个值得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新中国的缔造者、全国各族人民的领袖、全世界广大无产阶级的英明导师毛泽东同志逝世了。在拟定悼念亲属名单时,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向治丧委员会提出增加一位亲属,她希望堂兄贺麓成能来送自己伯父最后一程。

治丧委员会的同志听到以后,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他们自诩为安排周到,对于毛主席的家庭情况也是烂熟于心,因此他们认为拟定的亲属名单已经十分详尽,可如今看来还遗漏了一个重要人物。

负责人想了想,然后慎重开口询问道:“这个贺麓成难道是那个著名的导弹专家贺麓成吗?”

李敏听完后轻轻点了点头,对于堂兄的成绩她是很自豪的,整个毛家也以此为荣。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一段隐藏多年的往事逐渐浮出水面,很多人这才知道原来导弹专家贺麓成居然有着如此不凡的背景身世。

命运多舛,年幼不知身世

毛主席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参加和领导革命,他还带动了不少亲朋好友一起踏上革命之路。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弟弟还有堂妹先后投身革命运动。毛泽覃是毛泽东的三弟,年纪小了整整一轮,他是红军中有着卓越领导能力的优秀指挥员,也是毛家三兄弟中第一个执枪走向武装斗争的革命者。

毛泽覃曾任红军独立师师长,在井冈山会师中发挥了重要的联络作用。1934年秋,中央苏区局势骤然恶化,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白区反动军队的步步蚕食都给红色革命蒙上了一层阴霾。为了打破僵局,中央决定放弃来之不易的江西苏区,全军迅速实施战略转移,在运动中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长征。

长征并不是全员转移,必须有人留在危险的苏区坚持斗争。我们所熟知的瞿秋白、陈毅、粟裕等人就没有参加长征,而是留了下来。同时,毛主席的三弟毛泽覃一家也留了下来。

由于红军主力大部分向西转移,留在苏区的红军部队人数少、装备差,加上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在艰苦的辗转斗争中,很多优秀的指战员相继牺牲。瞿秋白被蒋介石的心腹宋希濂杀害,方志敏、寻淮州等人被王耀武捕杀,陈毅被团团围困在梅岭,在认为必死的情况下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梅岭三章》。

毛泽覃和妻子贺怡因为接受的任务不同,在转移过程中不得不分开。1935年4月,毛泽覃被反动派军队重重包围,为了掩护游击队员安全脱身,他身中数弹却仍然勇猛战斗,最后不幸壮烈牺牲,年纪30岁。此时,他的孩子毛岸成才仅仅三个月大。

毛岸成又名毛楚成,他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毛楚雄。毛岸成出生于中国革命最为艰难困苦之时,他幼年丧父,母亲贺怡强忍悲痛,带着他四处躲避敌人的搜捕。

贺怡是永新乡绅贺焕文之女,她还有个厉害的姐姐名叫贺子珍,从身份上讲,毛岸成不仅是毛泽东的侄子,更是他的妻甥。为了避开反动派的搜查,同时也是为了毛岸成的安全,贺怡强忍不舍,将几个月大的毛岸成寄养在了一户关系亲近的老乡贺调元家中。

自此以后,毛岸成便改名为贺麓成,“贺”是他的母姓,“麓”是为了纪念湖南的岳麓山,“成”有希望革命成功的美好期许。

为了瞒过当地的反动清乡团,贺调元给贺麓成编造了一个无父无母的虚假身世,并以孙子的名义将他收养在贺家。

在永新县,贺调元家境尚可,年幼的贺麓成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庇护,他不用跟着红军四处转移,可以在无忧无虑中慢慢长大。自他记事起,贺麓成偶尔会看见爷爷收到一些来自远方的信件,他当时并没有太过在意,只是后来才知道这些信都是他的亲生母亲贺怡寄来的。

因为没有父母的抚育和陪伴,贺麓成逐渐养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他不愿与同龄人过多交往,总是默默坐在门槛上,遥望着远方,安静的想着心事。也许,在他小小的脑袋里,一直在想象着父母到底是什么模样吧。

每当爷爷贺调元看到孙子这个样子,总会忍不住暗自叹息。

身世揭秘,母子相认却又遭遇车祸

贺麓成逐渐长大,对于父母也越来越好奇,他猜测自己的父母一定是军人,否则怎么会那么年轻就去世了呢?可当他向爷爷询问时,贺调元总是三缄其口,丝毫不肯透露半点风声。

虽然没有从爷爷嘴里得到父母的信息,但贺麓成却因此对军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梦想着有朝一日也去参军,穿上一身帅气的军装。

1949年,腐朽的蒋家王朝即将被埋葬,贺麓成所在的小山村也传来了解放军的消息。8月,永新县解放,贺调元长舒了一口气,他的任务完成了,多年保守的秘密可以公开了。

那一天,贺麓成一改往日里沉默寡言的形象,表现的格外兴奋,他早早跑下山去,跟一些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等候在路边,想要亲眼看看解放军到底是什么样子。

当解放军背负钢枪,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近时,贺麓成只感觉自己热血上涌,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言表。不知道什么时候,爷爷贺调元出现在贺麓成背后,看着孙子一脸向往的渴慕神情,贺调元神色复杂,他心底有种难以压抑的愁绪止不住的蔓延开来。

不多时,一辆吉普车驶了过来,车刚刚停稳,一个身着朴素的中年女子就迫不及待下了车。

那张面孔一出现,贺调元立马就认了出来,这个中年女子正是当年向他托付孩子的红军女战士贺怡。

贺调元拍了拍贺麓成的肩头,指着吉普车旁边的女子说道:“你妈妈来接你了,还不快去打招呼?”

“妈妈?”贺麓成一时间呆住了,他的父母不是早就去世了吗?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妈妈呢?一连串的疑问出现在他脑海里。得到贺调元示意以后,贺怡连忙冲了过来,她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少年,从眉眼和长相中,她似乎看到了亡夫毛泽覃的影子。

那一日,贺麓成的人生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来他不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他第一次品尝到了亲情的滋味。从母亲贺怡的口中,贺麓成首次得知亲生父亲毛泽覃的英勇事迹,在悲伤难过之余,他又为父亲的壮举而感到自豪。小小的贺麓成怎么也想不到,伟大的毛主席竟然是自己的大伯,这种身份上的转变可能他很久才能慢慢适应下来。

母子相认以后,贺麓成告别了爷爷贺调元,跟着母亲贺怡到吉安县学习生活去了。贺怡拉着儿子贺麓成的手,郑重叮嘱他道:“你大伯是国家主席,你二伯和爸爸都是革命烈士,但那是父辈的荣耀,你不要去沾光,以后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多为国家做贡献,这样他们才会与有荣焉!”

当时的贺麓成虽然并不完全明白母亲话语里的深意,但出于孝敬和尊重,他还是将这些话牢牢记在心头,并严格奉行了一生。基于这些考虑,贺麓成最终选择跟堂妹李敏和李讷一样,不改回毛姓。

天有不测风云,贺麓成在母亲身边刚刚生活不到两个月,一次不幸的变故再次降临到他们一家人头上。1949年11月,贺怡寻找毛主席失散的儿子毛岸红未果,从赣南返回吉安途中,突然遭遇车祸,贺怡当场身亡,14岁的贺麓成则被压昏了过去。

贺麓成醒来以后,只看见母亲躺在血泊中一动不动,任他如何呼喊再也没能醒来看他一眼。年幼丧父,度过了孤苦的童年之后,好不容易母子相认,可仅仅几个月后,一场车祸又夺去了他的母亲,没人能知道贺麓成当时的心境又多凄苦和悲凉。

如果当初不知道真实身世,如果没有失而复得,也许贺麓成还能做个单纯的山村少年吧。可如今情况已然改变,他失去了至亲,还背上了沉重思想包袱。

隐藏身份,努力学习成为导弹专家

母亲贺怡不幸离世后,贺麓成突然有种举目无亲的彷徨感,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往何方。远在上海的贺子珍听到妹妹贺怡的噩耗后,一时悲伤的无法自已,尤其是她知道贺怡是为了寻找毛岸红才出的车祸时,心中更是无比自责。贺子珍把贺麓成接到了自己身边,以姨妈的身份教育和抚养他。

在贺麓成的一生中,有三个人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一个是他的母亲贺怡,虽然相处时间短暂,但贺怡几乎为他的人生定下了基调,自此之后的七十多年里,贺麓成始终牢记的母亲的教诲,并终生为了那个目标而奋斗。

第二个人则是他的姨妈贺子珍。贺麓成刚到上海的时候,走路一瘸一拐很是艰难,贺子珍看到后立马带他去上海最好的医院问诊,经过医生的拍片检查,贺子珍大吃一惊,原来贺麓成在去年的车祸中压断了腿,他的腿骨断成了三截,几个月来,贺麓成都是忍着剧痛,拖着一条断腿在走路。

贺子珍知道真实情况后心疼不已,这要是再耽误一些日子,恐怕整条腿都无法保住。舅舅贺敏学拍着外甥的肩膀,赞叹他有骨气,毅力不是普通小孩子能比的。

在上海,贺麓成得到了姨妈和舅舅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再次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除了照顾生活起居,贺子珍同样叮嘱他不要宣扬自己的身世,要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用真才实干为祖国的建设出力。

这些敦敦教导与贺怡的临终遗言何其相似?贺麓成听从姨妈的叮嘱,在学校从不炫耀自己的身世,在填写个人信息时,贺麓成在父母一栏填了亡故,就连姨妈贺子珍和舅舅贺敏学的信息也被他刻意隐瞒了。

第三个人便是舅舅贺敏学。在贺麓成制定人生目标的关键时刻,贺敏学总会及时给出宝贵的参考意见。贺麓成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永新小学时就有跳级的经历,转校到上海中学以后,他向老师提出要跳级到高二。舅舅贺敏学担心他跟不上进度,劝他不要冒险,还是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升学。

上海中学是当时全上海最好的中学,这里师资力量强大,教学水平之高、学习制度之严,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很多烈士和干部子弟慕名前来,最后却因为学习吃力而纷纷退出。贺敏学知道外甥向往参军,但却劝他静下心来学习。毛、贺两家出了不少革命军人,如今缺少的是高级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需要用到各种专业的知识,他希望外甥能够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贺麓成十分自律,在学校时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回到家中依然手不释卷,几个月后,他的成绩飞速提升,很快在班级前三名中稳住了位置,这种优异的表现让主教老师不得不另眼相看。姨妈贺子珍和舅舅贺敏学放下心来,开始为贺麓成优异的成绩而感到自豪。

那个年代,高中毕业已经算是高学历知识分子了,贺麓成的很多同学一毕业就选择参军或是去单位工作了。在面临人生选择时,舅舅贺敏学提点他多学习知识总是没错的,就这样贺麓成考上了上海交大,进入电力系深造,开始了大学生涯。他每个月从烈属助学金中拿出5元寄回江西老家,以此感谢抚养他的爷爷贺调元,剩下的钱全部用作于学习了。

1956年,贺麓成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交大毕业,同年考取了最难录取的留苏研究生。为了去苏联留学,贺麓成先去北京攻破语言难关,经过一年的突击学习,他便熟练掌握了俄语。

后来中苏关系恶化,贺麓成的留苏之旅没能成行,他被分配到国防第五研究院工作,专门负责研究导弹技术。1955年,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先生回国,国家随即制定了发展导弹技术的规划。贺麓成敏锐发现国家目前最欠缺的是航空航天方面的科研人员,于是他大胆转型,重新开始学习,很快成了一名专业知识过硬的导弹工程师。

因为俄语能力优秀,贺麓成不辞辛苦,坚持翻译了数百万字的技术资料,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导弹控制方案,后来这一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我国最初的导弹系统由此创立。贺麓成因为这一重要贡献,先后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有了自己的中近程导弹,获得了执剑的资格,这对于打破了美苏的核威胁来说意义重大,毛主席得知后深感欣喜,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侄子是这个项目的大功臣。

贺麓成牢记舅舅贺敏学的嘱咐,他潜心研究导弹技术、钻研人造地球卫星、在制造洲际导弹时贡献聪明才智,他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之中,对于政治运动敬而远之。

1980年,贺麓成凭借多年以来的重要贡献,成为总参系统中第一个评上高级职称的工程师,他的证书编号是“001”,由此可见贺麓成在中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份量有多重。

这份成就完全是贺麓成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换来的,他没有依靠父辈的荣光,而是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踏出了一条崭新的路。

自50年代中期开始,贺麓成在北京工作和生活了六十多年,在此期间,他没有去拜访过大伯毛泽东。他们住处相隔不远,但为了避免旁人说闲话,也是为了回避这份血亲关系,贺麓成始终低调做人做事,从不主动去攀亲。

他的这种表现深合毛氏家风,晚年的毛泽东本想见一见自己的侄子,但听说贺麓成的想法以后,也就放弃了见面的打算,他尊重侄子的选择。

1976年,毛主席逝世,贺麓成作为亲属代表出席了悼念活动,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自己的大伯,只可惜是在这种场合之下,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贺麓成干事专注、做人低调,他清廉一生,夫妻二人在20平米的房子里住了二十几年,即便生活困难,也不依仗显赫的身份谋取私利。

他靠自己的勤奋和智慧成就人生,用一生的奉献报效父辈创立的国家,这种大义和无私值得我们所有人永远感恩和纪念!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977655832869879

作者:墨斗鱼说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