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准备充分的第六次战役为何叫停?一封电报改变主席决定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我们在了解抗美援朝战争时,常常会提到三八线。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打到1953年,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经历了数次和谈,最终于三八线附近停火,而三八线分治也成了朝鲜战争最后的结果,并成为了近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军事分界线。

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人民志愿军和北朝鲜的人民军一道,节节胜利,特别是在前期,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而我方也是不断攻城略地,拔掉敌联合国军的一个又一个据点,甚至攻破了南朝鲜的首都汉城,但令很多人都比较疑惑的是,为什么志愿军多次越过三八线都没有一鼓作气乘胜追击,而是最终撤回三八线以北和美军对峙呢?如果继续战斗是不是可以将联合国军一举赶进太平洋呢?

其实在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还积极准备了第六次战役,并充分吸收了前五次战役的教训,装备和兵力都更加充足,还新增设了空军力量配合作战。看来,这次战役是奔着粉碎联合国军的目标去的。

但这次战役最后并没有实施,志愿军副司令邓华发给中央的一封电报让毛主席改变了策略。

“当前敌人已有强大纵深的强固设防,而又是现代的立体防御,是不可小视的。如果以现在的力量和装备进行攻击,其结果有三,一为攻破了敌阵,部分歼灭的敌人;二为攻破了敌阵,赶走了敌人;三为未攻破敌阵而被迫撤离战斗。不管哪一结果,伤亡和消耗均会很大,尤其后者,对我是很不利的。”

其实仔细分析这封电报,邓华所担心的问题有二:战胜的可能性;巨大的自我消耗。

那为何具备了更先进的装备后,跨过三八线进行大决战反而变得更加谨慎?为何在邓华的眼中,挺进会造成无法承担的消耗,甚至可能导致第三种情况呢?

一.地形

这是邓华最担心的问题,攻防能力的此消彼长很大原因出在地形。

我们都知道,朝鲜半岛南北两部分的地形差异较大,北部是广大的山区地带,山区海拔普遍较高,而南方则是平原夹杂一些小山丘陵。简单来说,根据两军优劣势和作战方式,在北朝鲜的地形中,对我军更有利,在南朝鲜的地形中,则对敌军有利。

其实这样的优劣势对比从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陆中就可以窥见,仁川除了海湾比较封闭之外,基本是大规模登陆作战的理想海港,美军的驱逐舰可以直接开到海岸边,而大规模的武装辎重也可以很好地铺开参加战斗,可以说仁川这样的低海拔平坦地形美军是最熟悉的,也正因如此,他们能够很快打乱北朝鲜的全盘计划,转败为胜。

同样,美军在南朝鲜也具备同样的长板,因为对他们来说打阵地战相比运动战显然更能发挥火力压制的优势。在前几次战役过后,美军在南朝鲜占领区的防御工事建设已经相当完备,可以说,踏入了南韩之后,就又是我军不熟悉不占优的环境,而大规模的阵地战,火力对冲对我军的消耗太大。

彭德怀对此有着理智的认识,在第三次战役占领汉城后,他就说到:

“我彭德怀打了三十年仗,怎么不懂得乘胜追击的道理......可是,现实条件已经不允许我们这样。”

“而敌人呢,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机动作战能力和最好的后勤补充能力,战斗中他们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随时可能借助立体作战能力,在任何地点实施反击,我们稍有不慎,就会重复仁川登陆后人民军的覆辙!所以我命令我军立即停下休整,现在最重要的是提防美军随时可能的反击!”

此言不假,在复杂的地形中,我军恰恰可以采用我们独有的坑道战术或三三制冲锋战术进行迂回,而拉长战线涉入平原,暴露于敌军完备的工事前,与汤姆森冲锋枪、勃朗宁重机枪等一众恐怖如斯的先进武器对抗,不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自讨苦吃又是什么?

二、后勤

邓华所说的消耗问题,并不是我们忌惮消耗,而实在是我们的战略储备经不起太多的消耗。

看过抗美援朝电影《上甘岭》的朋友都知道,后勤问题是困扰志愿军的一大心结。首先是物资运输问题。相比美军可以利用空中优势和完善的交通设施,进行大规模空投和物资运输,志愿军的战略物资支援通常只能通过当地既有的交通基础设施,甚至是通过人力去运输。

就拿上甘岭战役为例,上甘岭战役恰恰是在双方谈判的背景下,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了在谈判桌上给我方施加压力而开展的一系列反攻的缩影。此役我军为守势,采取坑道战术。

战役开始前,部队已经克服万难,准备了一周的水和两周的口粮,但在美军的重重火力下,战线反复拉锯,很难取得突破,后勤的压力也被无限放大。连少数的运输车也成了美军高空火力的活靶子,所以只能动用最原始的运输员运送。

单单是水资源,就是极大的考验。据说,由于送水的容器经常被打漏,后方决定以苹果代水进行补给,为了鼓励运输战士,政治部专门下令:只要能往坑道中成功运送一筐苹果,就能记二等功,然而直到战役结束也没有战士能够做到!可想而知在后勤补给的过程中我军的减员和损耗有多大!

除此之外,后勤物资的欠缺也是症结之一。不得不说,当时我国国力还相当薄弱,抗美援朝一定程度上是举国之力,牺牲不可谓不大。尽管如此,战争打到僵持阶段的时候,物资补给上还是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和问题,大致分为几个方面。

1.后勤人员短缺。志愿军的后勤人员与指战员比例约为1:15,后勤人员大大不足。与在国内战争不同,在朝鲜作战缺乏群众基础,因为语言等隔阂,很难有效地动员当地群众筹措物资,且秉持着“不拿朝鲜人民一针一线”的原则,我军几乎一切物资都从国内长途运输过来,而后勤人员的吃紧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战线的铺开和推进。

2.运输工具短缺。由于祖国的军工条件限制,志愿军初期的机械化和机动化水平都比较低,特别是汽车短缺(彼时我国甚至还不能独立自产汽车),加之美国体系化的精准打击,行驶在狭窄山路上的运输车成了显眼的猎物,前进缓慢,折损严重,导致后期我国不得不请求苏联提供数千辆运输卡车的后勤运输支援。

3.对后勤的准备和预测不足。我军随身携带的一些青菜,大米,土豆,在朝鲜的环境以及作战奔袭的条件下,常常面临着冻坏的问题,而一旦生火煮饭,特别是在白天,又会受到敌人的无差别轰炸,而敌军的粮食物资大都是随时随地的空投,几乎没有储存和携带的问题;另外我们对冬季的低温准备不足,有很多部队迫于紧急,来不及换冬装就入朝,而棉衣迟迟供应不上,甚至导致了像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那样的惨烈牺牲。

众所周知,后勤跟不上,军队的推进就显得格外困难,特别是长线作战时,补给运输距离长,效率降低的同时,还使先头部队的战斗力减弱,失去了后勤的保障,就是失去了乘胜追击的本钱。

特别是第五次战役以后,虽然我军掌握着战斗的主动权,打下去也有可能在短期达到更大的战略收效,但是后勤的紧张使得我方考虑将最终的战线控制在三八线附近,这也符合我军后勤整体厚度的实际情况,如果一味向前推进,陷入缺衣少粮的泥沼中,恐怕就会带来更多不必要的伤亡。

除此之外,其实毛泽东对第六次战役以及整个战争的担忧,也基于抗美援朝的战略初衷和当时的国际大形势。

其实,在出征朝鲜之前,毛主席就对朝鲜战争的大局和发展有了精准而深远的预测。他把战事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完全胜利式的赶走美军,二是相持迫使谈判,三是美军对大陆的全面反攻。

我国的预想一直都是:力避第三种,争取前二种,而第二种显然是最经济也最现实的。毛主席发表讲话时说:“战争要打多久,我看我们不要做决定”,其实也传达了这样的态度:你若想打,我奉陪到底,你若叫停,我愿与你谈。

保家卫国,解除边患,是我军出征朝鲜的目的,如今目的达到,如果一味贪求不切实际的全胜,再用并不富裕的国力去推进战线,反而起不到速胜甚至是维持战果的作用,又何必追求?

所以在全盘战争中,彭德怀和毛主席就这样的大局问题达成了一致:就是将战线稳固在三八线,战争从战略进攻演变成战略相持。

至于为何五次战役的后几次我军都突破了三八线而向敌进行了深入打击呢?其实更多是为了按住谈判桌上不老实、不死心的美国人。在失利或僵持的情况下,美军也意识到只有谈判才能解决问题,但又一直希望借战争给志愿军施加压力,一边谈一边发动攻势。为了将美军彻底打回谈判桌,我军陆续发动了三、四次战役,乃至占领汉城,起到战略威慑的作用。

而我军没有胜生骄继续反攻,而是及时将战线稳固在三八线,则体现了大局的战略要求,而虽然基于客观战况,战役最终没有真正落实,但起到了震慑美军的战略效果,最终,随着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的签字,所谓联合国军的荒谬战争宣告完败结束。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来看看国际形势。

三八线本身是怎么一回事?三八线历史由来已久,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彼时日本和沙俄在朝鲜领土上密谋瓜分,三八线基于其地理因素成为政治军事分界线。二战末尾,雅尔塔体系呼之欲出,针对朝鲜半岛解放之后的重建问题,当时既定的方案是由美国,苏联,中国,英国四个相关国家进行朝鲜的共同分区托管,但后来由于战局突变以及其他一些历史因素,变成了实力最为强大的美苏分治。

根据日本军队中关东军和大本营军队的南北划分,美国和苏联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进入朝鲜,进行对日作战,而三八线自然成为了两部作战的分界线,而和平到来后,又成为美苏占领托管区的共同边界,亦即美苏在朝鲜的势力范围分界。

战后在美苏的各自扶持下,南北朝鲜分别成立了以李承晚为首的大韩民国和金日成领导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而本是同根生的两国嫌隙不断,最终引发战争并在背后势力的唆使下将战争扩大。

但站在美苏争霸冷战的大背景上,无论是战争初期北朝鲜军一路凯歌攻占半岛90%土地,还是仁川登陆后战况急转直下乃至鸭绿江受到威胁,再到后来志愿军占领汉城都只能是一时的战局,因为美苏之间谁也不想撕破脸,如果战场完全倒向任意一方,战局完全由一方控制,那恐怕美苏两军直接交锋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则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一触即发。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初苏联在支援志愿军问题上畏畏缩缩放不开手脚,就是因为避免和美军直接对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战事发展到主动权在我志愿军时,斯大林也很不希望战事不受控制地扩大。

所以作为以保家卫国为使命而“客场作战”的中国志愿军,虽然有把美帝赶入太平洋的打算,但考虑到整个共产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平衡相持问题,也同意将最终的目标定在三八线。或许这对于敌我两方,至少在当时看来是明智的选择。

总结上述几个观点,志愿军取消六次战役,兵止三八线既是深谋远虑的战略考虑,也是根据战局以及我军实情做出的切实决定。而总的来看,抗美援朝的大局都在我军的预料之内,战略目标达成,而战争风向在我。可以说将最终的结局放在三八线是恰当的,也是成功的。那些说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却被美军打退,不得不死守三八线;说抗美援朝战争前期成功,后期失败的,实在可以消停了。

作者:舟工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508338764165012

作者:墨斗鱼说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