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停战前夕,为何毛主席调24万大军入朝?事后才知高明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朝鲜战争,一场多国介入的国际性战争,其实质为冷战时期下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一次对抗。这是一场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次大规模战争,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朝鲜战争不但事关中国国家安全,也事关中国在国际的地位,总而言之,其对中国而言至关重要。
朝鲜战争爆发之时,中国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正常来说是肯定不想加入到战争当中的,但最终新中国被迫加入到了战争中。这是因为朝鲜与我国东北接壤,一旦美国赢下了朝鲜战争,这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国防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而且在战争过程中,美国不断触碰中国的底线,窥视中国的领土。在领土主权的问题上,容不得退让,中国不得不应战,于是毛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决策,日后的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也是高明的。
1950年10月,人民志愿军千里迢迢赶往朝鲜作战,而此次的对手美国相较于之前的日本和国军无疑是要强得多。但即便面对再强大的对手,中国人民志愿军凭借其顽强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不管付出多大,都有信心啃下美国这块硬骨头。
上甘岭战役,重要转折点
自从中国人民志愿军加入到战场当中,中朝联军和联合国军打得有来有回,随着时间的推移,志愿军越来越有优势,在战场上取得了更大的作战主动权。1952年10月,驻韩联合国军司令范弗里特给自己的上司远东军总司令克拉克写了封信,信里说:此前都是由于敌人主动进攻,己方被迫防守,导致人员伤亡惨重,所以美军应该尽快对敌人开展进攻,掌握主动权。
他建议采取代号为“摊牌行动”的作战计划,将敌人从狙击岭山脉(即537.7高地)驱逐出去。克拉克曾反对过夺取高地这种行为,因为他觉得志愿军处于一个易守难攻的位置,贸然发动攻击十分冒险,但这次他却批准了这次作战,一是因为这个作战可以创造更好的机会,成为战争的转折点;二是因为基于美国目前的火力和空中支援,他很有把握能够以很小的损失夺取高地。
就这样上甘岭战役悄悄地揭开了帷幕,后来事实这证明上甘岭战役确实是一个转折点,只不过不是他们美军的胜利转折点,反而是失败的转折点。
1952年10月14日,美军集结了6万兵力开始对上甘岭发动进攻,为了保险起见,美军还特地投入了300多门大炮、170辆各型坦克以及多架战斗机,企图快速取得战役胜利。
可美军还是太低估了志愿军,随着战斗的进行,事情发展越来越偏离克拉克的预想,美军不但没能轻易取得胜利,反而还损失惨重,美军为了面子不断地向战场投入兵力。
反观志愿军这边,面对白天铺天盖地的炮火轰炸,就利用坑道躲避炮火,晚上组织夜袭,夺回失去的阵地,双方打得你来我往,一直持续了43天。最后,美军实在忍受不了巨大的伤亡,选择了放弃,这标志着志愿军的胜利,但这场战役我方也损失惨重,许多战士的生命都停留在了异国他乡。
上甘岭战役的失败对美军的打击不小,这场战争离他们最初的目标——在感恩节前结束战斗已经相去甚远,美军的士气已然跌落谷底,于是他们开始有意地想坐在谈判桌上,和平地结束这场战争。
1953年3月,周恩来总理建议双方停战之后,战俘必须遣返到中立国和母国,这一建议得到了全世界的支持。但美国却不同意这个建议,他们想将志愿军战俘送到台湾,于是再次停止谈判,集结兵力攻打志愿军阵地。但经过夏季反击战后,美军终于看清了现实,自己早已大势已去,不想再做无谓的挣扎了,这次是真的想谈和停战了。
现在就连美国也诚心地坐上了谈判桌,战争本已步入尾声,但为何毛主席却秘密下令又调了24万大军奔赴前线呢?
料事如神,高瞻远瞩
1953年6月8日,交战双方展开了最后一次谈判,协商战俘遣返的相关问题,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美国已经决心停战,所以很快就释放了战俘,但南朝鲜这边却违反了约定,李承晚强行扣押战俘,还将战俘直接送到了南朝鲜扩充军队,这一行为被中朝严厉谴责。
尽管如此,谈判仍在继续进行,但后续却发生了意外。6月18日,中方代表李克农将草拟的《朝鲜停战协定》递交到对方手中时,美方很快同意并签了字,但李承晚却拒绝在上面签字,他给出的理由是,如果按照协议上所说,那么南朝鲜将一无所有。当时,李克农十分不解,他当时还不知道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很快消息传到了毛主席这里,不得不说毛主席是一位高明的军事战略家,在得知李承晚拒绝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后,毛主席立马就识破了李承晚的阴谋,李承晚想做最后的反扑!
6月20日,彭德怀建议推迟停战协定签字时间,再给南朝鲜军一次打击。毛主席也是认同他的看法,并于21日指示:停战签字必须推迟,再给南朝鲜军以打击,极为必要。
22日,毛主席给彭德怀发去电报,令彭德怀再调遣24万大军前往朝鲜,并且安排好了作战计划,以金城以南地区的南朝鲜军为主要攻击目标,发起金城战役,狠狠打击南朝鲜军。
起初,大家都觉得毛主席有点小题大做了,但事后才发觉,毛主席真高明。在彭德怀布好防线不久后,南朝鲜果然如毛主席所料对志愿军发起了最后的反攻,这一次南朝鲜军决定破釜沉舟。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毛主席早已看破他们的阴谋,做好了足足的准备。
最后一次战役
1953年7月13日,爆发了朝鲜战争的最后的一次战役——金城战役。由于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志愿军面对进攻的南朝鲜军,早已准备好了大炮招待他们,很快南朝鲜军从攻势转为了守势。
这一次,志愿军不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主动发起进攻。历时15天,志愿军突破了南朝鲜军4个师防守的阵地,对他们造成了重创,击毙俘虏了5.3万余人,再一次推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
金城战役可谓摧毁了李承晚那最后一点希望和信心,强弩之末的他无论再做什么都已经无法挽回失败的局面。7月27日,中美朝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议,至此,朝鲜战争正式宣告结束。
毛主席高明之处
事后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秘密调遣24万大军重回前线这一举动是多么的高明。首先,毛主席算准了李承晚会反扑,提前做好准备。像李承晚这样的权谋家,只有让他看感受到绝望,他才会放弃,否则哪怕有一丝希望他都会反咬一口,而金城战役彻底地击垮了南朝鲜,也让李承晚不得不面对实现,自己已经无力抵抗。
其次毛主席这一举动,表面上是打服南朝鲜,更深一层是打击美国。这和美国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无风不起浪。设想在无美国帮助之前,南朝鲜不敌北朝鲜,有了美国的帮助后,他们敌不过中朝联军,如今他的同盟美国是决定撤军了,那他南朝鲜凭什么有勇气拒绝停战,甚至扬言要单方面的将战争继续下去呢?这背后肯定有人为他撑腰,他才敢说出那样的豪言,而这背后正是美国在搞鬼。
可以说毛主席这一举动在军事上沉重地打击了南朝鲜,在政治上又是给美国当头一棒,不得不令人拍手称赞。
总结
转眼间,离抗美援朝胜利已经过去了71年了,如今的中国文明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但我们应时刻记住这是先辈们为我们铺好的道路,哪有岁月安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如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居安更要思危,只有加强自身发展,今后才能更好地经得起挑战。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954857940466479
作者:墨斗鱼说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