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很少摸枪,曾说:当我用枪时,红军就完蛋了,是何缘由?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身为我国伟大的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毛泽东一向信奉“枪杆子里出政权”,可见对于他来讲枪是非常重要的。但从目前留下的影像和战斗记录来看,毛泽东本人是极少摸枪的。然而,即便毛泽东极少用枪,但他的一生,仍然与枪密不可分。
“枪杆子里出政权”
无论是在军事家方面还是革命家方面,“枪”都是非常重要的。
枪是什么?是武器。枪代表什么?权力,政治,胜利。是我们与敌人斗争的底气,也是定然会获胜的毅力,更是保家卫国的使命责任。而毛泽东,在很早的时候就明白“枪”的重要性。
早期中共因缺少武力而暴露的问题几乎肉眼可见。
五四运动爆发不久,陈独秀被捕,参与游行的学生与罢工的工人也有许多入狱,更有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尽管周恩来多次领导起义,也有许多先进党员对目前的形势有新见解,但在强势的武力压迫下始终无法实现。
1927年,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宣布与共产党决裂,接连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他们对起义工人威逼利诱,缴了起义工人的枪械,而失去武器导致的直接后果也非常惨烈——右派开始大规模屠杀手无寸铁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这次反革命使无数共产党员及革命群众被屠杀,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便已达到三十余万人,在白色恐怖的压抑下,党内有许多心性不定的投机分子转投国民党,暴露内线,对党内造成了极大危害,使得大部分工作只能在地下进行,而受此挫折后,共产党员人数锐减至一万余人。
痛定思痛,受到因为缺少武力遭受损失后,剩下的人们终于决定出一条真理:尽管枪并不能将一切危险扼杀,但没有枪是万万不行的。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紧急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这条论断是历史性的,它表明了武装反抗的可行性,在革命处于危机时期时为党和人民指出了方向。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说:“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而我们现在仍然没有坚定的概念。”
罗亦农也认为毛泽东说的完全正确:“过去党不注意夺取政权的武装,上海,湖南都是半途而废,这是非常错误的。”而会议通过的决议案要点也非常简单:“注意于武装工人及其暴动巷战等军事训练,即可准备响应乡村农民的暴动,而推翻反革命的政权。”总结下来,归根结底,有武装才有反抗,有枪才有底气。
但“枪杆子里出政权”也不仅仅意味着面对威胁便要起义武装,这个论断里的“枪”,还有可能指的是实物和沟通的桥梁。
在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听闻宁岗地区有一支农民武装,即袁文才部,便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前往宁岗地区的三湾村,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袁文才起先并不认可毛泽东在农村开辟根据地的主张,认为部队上山可能威胁他的安全,便派出龙超清等三人作为代表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则对龙等三人耐心解释这两支队伍如果实行合作,可以更好地增强革命的武装力量,部队上山是为求合作而来,并不是想要威胁袁文才部,并在见面结束后,送给三人一人一支枪,经过一段时间的书信沟通交流,袁文才终于同意见面。
见面后,毛泽东的大将风范令袁文才十分钦佩,也十分认同他在军事上的主张,临别时毛泽东决定送予袁文才部一百支枪,这个举动也令袁文才大为感动,不仅当即送出1000银元作为回礼,还将自己的好友,另一支武装的王佐也介绍给了毛泽东。
这个“赠枪”行为不仅巩固了毛泽东与袁文才、王佐的友谊,也使得党出现新的无产阶级革命力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此后顺利建立起来。
枪与上将与毛泽东
在1955年被授上将军衔的陈伯钧却在1928年的时候因枪差点丢了性命,而在所有人都同意杀掉陈伯钧的时候,毛泽东却选择了维护他。
陈伯钧是开国上将,也是跟随毛泽东秋收起义的元老之一,在1928年时,陈伯钧在红四军任职党支部书记。虽然身为军官,但陈伯钧作战勇猛,和战士一起冲在最前线,在战斗结束的时候,陈伯钧缴获了一支手枪。
这枪倒不是什么精致的手枪或者崭新的手枪,而是锈迹斑斑,连枪栓都拉不动,但即便如此破旧,陈伯钧还是舍不得丢掉它,而是放在怀里小心翼翼的擦拭枪身的锈迹。红四军的教导队长,也是陈伯钧的老乡兼好友吕赤看见陈伯钧如此爱惜这支手枪,也开玩笑似地对陈伯钧说:“什么枪啊,我看就是半斤铁,扔了算了!”
但陈伯钧还是没舍得,他把手枪的零件一点点拆开,用煤油上上下下擦了个遍——时间心力果然没有白费,倒还真让陈伯钧鼓捣好了。
陈伯钧对此颇为高兴,在吕赤一日带队外出归来后带着自己心爱的手枪迎上前去,有些得意又有些献宝的对吕赤说:“现在我这枪可不是半斤铁了。”说完,陈伯钧便拉动枪栓向吕赤展现自己的修复成果,但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枪里居然还有一颗没褪净的子弹!
拉动枪栓的瞬间子弹便飞了出去,瞬间命中近在咫尺的吕赤,陈伯钧面对这种意外一直呆住,缓过神来以后急忙去找卫生员,但一切已经无可挽回,吕赤就这样白白送了性命。
事情很快便尽人皆知,无论上级还是下级听到这件事都十分震惊,但因陈伯钧是误杀,上级们也一时捏不准对陈伯钧的处置办法,只好将陈伯钧先关押起来,以待日后与众人商议再行发落。
毛泽东很快也得知此事,他沉思了良久,尽管对于吕赤的死十分惋惜,但也并未对陈伯钧的处置办法直接发表意见,而是先找到士兵委员会主任张令彬说:“你们吕队长被陈伯钧误杀了,你看陈伯钧能不能不杀?”张令彬也没直接表明自己的意见,而是说:“很多人都要求杀。”
毛泽东便劝他:“如今已死了一个黄埔生,要再杀一个黄埔生,就失去了两个军事指挥员。陈伯钧不是故意伤人,我看还是不杀为好。你回去做做工作,开个士兵委员会,讲清不杀的道理。”
张令彬认为毛泽东说的有道理,便回到教导队向队员转述了毛泽东的话,随后而毛泽东召集部队集合,对战士们说:“吕赤是个好同志,陈伯钧也不是坏人,他是跟吕队长开玩笑,枪走火误杀了人。他们一个是黄埔军校出来的,一个是黄埔武汉分校出来的,表现都不错,军事上也有一套。这样的人我们很缺呀!我们能不能只追悼一个人?否则另一个人还不好追悼呢!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
虽然毛泽东说的话大家都懂,也都同意,但这也并不是能白白放过陈伯钧的理由,有人提出了异议:“那难道就能这么放过陈伯钧不成?”
毛泽东解释道:“当然不是。我们不让他偿命,但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吕赤同志的工作以后就由陈伯钧一个人完成,另外,再罚他一百板子。”这个惩罚大家都表示同意,毛泽东便让自己的警卫员将陈伯钧带进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打陈伯钧的板子,随后将陈伯钧降职,带到别的连做副连长。
陈伯钧对此处罚不吵不闹心甘情愿地接受,一直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被自己误杀,自己心里也十分悔恨痛苦,只是因大局为重自己才没有死,而毛泽东本身也并无要体罚之意,只是一来在众人眼下惩罚是在教育他,二来也能使众人稍稍平息心中愤怒。
此后,对于有“不杀之恩”的毛泽东陈伯钧一直心中感激,在战场上无数次冲锋陷阵,对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为一把枪,毛泽东与陈伯钧成了生死之交,这把枪不仅是两人相交的契机,也代表着毛泽东对这位曾犯过错的同志的信任。这把枪带来的事故不仅改变了陈伯钧的一生,让他更加作战勇猛不惧牺牲,报答领袖对自己的恩情,也让毛泽东获得了一个对革命忠心耿耿的出色将领。
文人气质与军事家
身为一名书法家和诗人,毛泽东在文学方面无疑是非常出色的。他的许多诗篇都脍炙人口,留下的墨宝也令人赞叹。单纯在文学方面来谈,毛泽东身上的文人气息无疑是非常浓厚。任何时期的毛泽东,都是笔不离手的。
《七律·长征》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沁园春·雪》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些大气蓬勃的句子无一不是在说毛泽东开阔的心胸与心界,以一个充满文人性情的领导者角度去看待战争,不仅栩栩如生的描绘了战时景象,也同样展现了自己作为军事家时指挥若定、处变不惊的指挥态度。虽然诗文多是写景写事,赞美人的诗篇极少,赞美将领更少,但也都极其爽朗明快朗朗上口,“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顿时,彭德怀的大将军形象跃然纸上。
文人气息浓厚的毛泽东一生皆书不离手,而书对于毛泽东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善于从书中吸取知识,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里,指挥战斗时无往不利,人际交往时也令对方感叹敬佩他的气魄与胸襟。
曾与毛泽东有过交往的尼克松在《领袖们》一书中写到,毛泽东性情漫无拘束,常常龙飞凤舞信笔成书,但也同时认为:“无论人们对毛有怎样的看法,谁也否认不了他是一位战斗到最后一息的战士。”
从这个角度来看,毛泽东的气质与枪是不搭的,这大概可能是毛泽东不爱用枪的原因之一,毕竟无论在谁看来,战士与文人都是格格不入的两个极端。但同时,无数人的评价和留下的资料和影视上,都说明了这两个看似无法融入的标签完美结合在毛泽东的身上。毕竟,以一个军事家的角度来说,“枪”也具有十足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武装也代表着战士。尽管毛泽东极少配枪,但在任何人眼里,“枪”与毛泽东都是密不可分的。
与枪的故事
在1949年北平刚刚解放时,社会并不安稳,治安也不稳定,首长们的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中央在深思熟虑后决定给每一位领导都发了持枪证。
毛泽东也不例外,他的持枪证是甲字第一号,上面写着:“本区门卫,检验放行。机密证件,随身携带,如有遗失,绝不补发。”但是,上面的枪号、枪证等表示配枪型号的栏目全是空白的,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毛泽东并不喜欢配枪。
早在井冈山时期,林彪的下属曾经缴获了一支白银制作的做工精致的袖珍手枪,下属便将它上交给了林彪,林彪见了这支手枪后十分喜欢,时常放在手里把玩,但考虑到毛泽东身边并无配枪,便将它再次送给了毛泽东。
但毛泽东对这支精致手枪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将它丢在了地上:“我不需要,当我用枪时,红军就完蛋了。”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谋略方面的帅才,毛泽东并不需要为自己多增加武力,也是对自己身边的警卫和战士有百分百的信任,认为他们一定会守护好自己的安全。他信任自己的人民,也信任自己的士兵,这份将身家安全全部交由他人的胆识与气魄实在令人钦佩,而也正是这份信任,让毛泽东认为自己不需要配枪,所以,即便后来有了“持枪证”,毛泽东也依然没有配枪。
而唯一可以说真正佩戴过的手枪是在长征时期的,长征时一方面有敌军追击,一方面长征漫长,不配枪很难保证自己安全,毛泽东便佩戴了一支手枪,但在到达吴起后,1935年10月21日,便把这支手枪连同剩余的40发子弹送给了当时吴起游击队队长张明科。
还有一支手枪虽未佩戴但与毛泽东来说意义深远,这支便是1964年卡斯特罗在中国驻古巴首任大使申健回国时,委托他转交给毛泽东的一把美国M1911A1式手枪。
这支手枪上面用西班牙语刻着毛泽东的名字,而它的来历也很特殊。卡斯特罗建立新的政权后一直不稳定,有许多敌人仍对这个新生政权虎视眈眈。古巴流亡者们得到了美国的帮助后决定颠覆政权,却被反击的古巴民众击败,因此缴获了大批的美式武器,这支美国M1911A1式手枪正是在这里得到的。
这支代表着反抗与胜利的武器有着重要的意义,毛泽东收到后便将它移交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但很少用枪的毛泽东却有一张持枪瞄准的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4年,彼时正是全军大比武的时期。郭兴福训练法在军队全员普及后,中央军委批准了一场军事盛世——“百日辉煌”,即全军训练大比武。
毛泽东对这场表演十分感兴趣,也得知有许多老将军和领导在很早以前便去看了这场军事表演,便批复说:“此等好事,能不能让我也看看”,便在6月16日下午与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一同出席参观了这场军事表演,在看了济南军区战士宋世哲在四十秒内射出四十发子弹,全部命中钢靶的“神枪手”表演之后毛泽东十分兴奋:“把神枪手用的枪拿过来,沾一沾喜气。”
随后,他仔细察看了宋世哲用的步枪,并举枪做瞄准动作,而这个动作被随行的摄影师记录下来,成了我们能看见的唯一一张毛主席举枪的照片。
尽管身为一个谋略方面的军事帅才,毛泽东很少配枪,但枪却在他的生命中有着深远的意义。“枪”对于他来说,已经远远不是能够守护安全的武器,更多的是象征一种符号。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生都在为了解放事业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3430292156033396
作者:墨斗鱼说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