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陈赓第四纵队有多强?兵力占中野1/4重炮超过全军半数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1948年12月6日16时30分,当中野主力和华野一部发起对黄维兵团的总攻时,陈赓将军担任“东突击集团”总指挥,统一指挥中野4纵、9纵、11纵、华野特纵主力和豫皖苏独立旅,是歼击双堆集残敌的主要力量。陈赓当时的职务仅仅是中野4纵司令员,为何能够担任东集团总指挥呢?一是革命资历深厚,二是级别较高(陈赓是中野前委委员),三是曾经担任过陈谢兵团司令员,其实还有第四,那就是第4纵队兵力最多战力最强。

要特别注意,陈赓的第4纵队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歼敌数量最多的纵队,没有之一!它的前身也正是以八路军太岳军区主力部队组建的“太岳纵队”,时间是抗战刚刚胜利后的1945年9月,当时拥兵7000余人,随即参加了打击阎老西的上党战役。1945年11月统一番号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以陈赓任司令员、谢富治任政委、韩钧任副司令员、杨奇清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第4纵队最初的战斗序列是:第10旅由第772团、第20团、21团组成第;第11旅由第38团、第25团和屯襄团组成;第13旅由第17团、第57团和军区独立团组成,上述团级番号除772团之外(很熟悉是吧?386旅的老部队),都是晋冀鲁豫军区自拟的八路军部队番号。4纵统一序列时,已经发展到14000余人,虽然兵力在各纵中不是最多的,但是底子好、干部强、装备也不错,所以战斗力是一流的。

比如在1946年9月的临浮战役中,陈赓指挥4纵全歼号称“天下第一旅”的胡宗南精锐整编第一旅,活捉其中将旅长黄正诚,一战名动天下,延安解放日报曾为此专门刊发了《向太岳纵队致敬》的社论。是年11月起,4纵连续进行吕梁、汾孝等战役,有力牵制和打击了胡宗南第一战区的兵力。期间,太岳军区第24旅改称第12旅,新列入第4纵队建制,至此全纵增加到四个旅。

1947年夏,在刘邓大军四个主力纵队挺进大别山之际,根据军委命令,以留在晋南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9纵队和起义的陕军第38军,组成“陈谢兵团”强渡黄河杀入豫西,以陈赓为司令员,配合刘邓、陈粟两路大军成“品”字形完成战略展开,开始了战略大反攻的逐鹿中原。陈谢兵团以80000余人的兵力,牵制了西安、郑州等地的大批敌人,是由西柏坡直接指挥的“准战略集团”,级别要高于普通的兵团。

1948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建制和指挥员不变,期间由陈赓统一指挥中野4纵、华野3纵攻克洛阳,歼敌20000余人。同年秋归建,在中野的指挥下参加了宛西、宛东战役和豫东战役,由于4纵没有跟随中野主力进入大别山,同时在豫西等战场多有斩获,因此成为中原野战军实力最强的纵队,堪称兵强马壮,必然也是中野王牌。

陈赓大将带兵作战精明细腻,注意对基层指挥员的培养,所以4纵的团长们普遍指挥能力较强,从起源上看,4纵的老底子是红四方面军的红31军,历经八年抗战后仍存有不少红军干部。解放战争中,4纵各主力团的团长,要么是老红军,要么是当年决死纵队的骨干,军政双优并且作战经验丰富,所以4纵这支部队很有战斗力和朝气,这是由军事主官的气质和素质决定的。

淮海战役打响前,中原野战军还保留着七个野战纵队的番号,各纵的准确兵力如下:

第1纵队:司令员杨勇 兵力17915人。

第2纵队:司令员陈再道 兵力15521人。

第3纵队:司令员陈锡联 兵力17724人。

第4纵队:司令员陈赓 兵力31695人。

第6纵队:司令员王近山 兵力21644人。

第9纵队:司令员秦基伟 兵力20755人。

第11纵队:司令员王秉璋 兵力15659人。

可以发现,陈赓第4纵队的兵力是唯一一个超过30000人的部队,几乎占到当时中野全军的四分之一强。在4纵下辖的四个旅中,除第10旅辖三个团外,第11旅、第13旅、第22旅各为两个团(第12旅独立出去兼陕南军区,亦即著名的陕南12旅)。全纵队共计九个步兵团,每团辖三营,每营辖四个步兵连和一个机炮连,也就是说,营级作战单位的人员装备都非常充实。

因为在投入淮海战役之前,第4纵队除第22旅之第65团为1900人外,其余八个团均在2000人以上,第28团甚至达到了2800人。全纵装备情况是,实有步马枪9500余支、重机枪116挺、轻机枪400余挺、各型迫击炮60门、山炮16门、野炮2门、战防炮7门,所以4纵的炮兵力量几乎占了整个中野的大部分(见刘邓致军委电),可见装备水平之高。

中野刘司令员曾经对4纵各部队有如下评价:“其第10旅之28团战力最强猛,而在山地平原地都行;29团长于村落战之纵深战斗,怕山地。第11旅之31团、32团战力亦强;13旅之战力亦不弱,22旅为后起之秀,大有发展前途”。正是因为第4纵队的兵力和装备在整个中原野战军一枝独秀,也自然承担了中野在淮海战役期间的主要作战任务。

在黄维第十二兵团从驻马店东来之际,陈赓奉命率领4纵进行节节阻击,以一个纵队力扛敌人的10万余重兵。陈赓先是背水列阵,在南坪集顽强阻击黄维兵团,把黄埔一期的老同学打得昏头昏脑摸不清状况,继而诱敌深入,为中野主力围歼黄维兵团赢得宝贵战机,并在最后围歼黄维兵团的作战中歼敌最多,为消灭“土木系”王牌兵团立下头功。

任务多担子重,付出的代价肯定也大,第4纵队在双堆集战役中牺牲1853人、负伤6827人,伤亡合计高达8680人,是参战各纵伤亡最大的一个。而且为了照顾兄弟部队,在打扫战场期间,陈赓又严令部队不许争抢战利品和俘虏,因此第4纵队在总体战果中毙伤敌人比例最大,而俘虏人数的比例最小。战后,第4纵队第13旅38团一营被授予“钢铁营”的光荣称号。

在淮海战役结束后的休整期间,根据全军统一序列的要求,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而以第4纵队为基础编成了两个军,也就是著名的第13军和第14军,恐怕这也是全军仅有的一例,因为各野战军都是一个纵队改编为一个军,也由此可见4纵的实力和战力之强。具体编组方式是:以第10、第13旅和豫西军区第3、第6军分区部队整编为第13军;第11、第22旅和起义的廖运周第110师整编为第14军。

这两个军都隶属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原第4纵队司令员陈赓晋升兵团司令员,渡江战役后第四兵团在湖南、江西、广东、广西连战连捷,广州就是陈赓第四兵团解放的,期间一度划归林彪指挥,配合四野完成了消灭白崇禧桂系军队的重大任务,在整个解放战争中陈赓将军率部共歼敌50余万人,其指挥的基干队伍就是中野第4纵队。

以这两个军沿革下来的第13集团军和第14集团军,部队番号一直保留到军改之前的2017年,这也全军也是极为罕见的,名不虚传的我军王牌部队!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586284038440227

作者:东北行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