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究竟有无机会全歼美军陆战一师?只差隘口一击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先破题,有机会,但确实很难,这里涉及到敌我两方面的因素。首先大家要了解一件事情,那就是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九兵团歼击的并非仅仅美军一个师,而是阿尔蒙德少将第十军的主力:陆战1师和步兵第7师这两个师的大部,甚至还有增援而来的英军一部(第41支队)。比如战役中被我27军大部消灭并且缴获军旗的“北极熊团”,它的番号就是陆军第7师第31团,而不是陆战1师的哪支部队。

客观来说,以当时双方的综合战斗力之差,第九兵团的的战役胃口有些过大了,战斗打响后的第二天上午,也就是1950年11月28日天亮时,宋时轮司令员和几名军长就已经判明,当面之敌的数量比预想中的至少多一倍,并且其装备之精良远在我军之上。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期间,敌我双方均属于互相不太摸底的状态,制定作战计划时难免有失偏颇,对于志司和九兵团来说,多多少少有些轻敌:知道美军装备和火力强,但是不知道强到什么程度。

比如第一次战役期间的云山战斗,我39军以全部三个师的兵力攻击云山城之美军,也就是骑兵第1师的第8团,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歼敌1800余人,但是仍然未能全歼该团(满编近3000人呢),只能说是击溃和重创。包括长津湖战役中被大部消灭的所谓“北极熊团”,在新兴里战斗中,全团3300余人仍然有1500人突围成功,严格来说,也不算全歼。

事实已经证明了美军的综合战斗力确实不容小觑,只不过在当时我军各级指挥员还不完全清楚,如果仍按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力对比去部署歼灭作战,是难竞全功的。所以三次战役以后的1951年5月26日,主席在给彭总的电报中明确指出,“历次战役证明,我军实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整师,甚至一个整团,都难达到歼灭任务”。

电文中说:“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也就是要求部队摒弃照搬解放战争时期大歼灭战的经验主义,从打小型歼灭战开始,逐步削弱敌人,以动摇其信心和降低其士气,为将来过渡到大型歼灭战阶段创造有利条件。当然了,这是后话,是用志愿军战士们的牺牲换来的经验和教训,在长津湖战役爆发的1950年冬天,我军还缺乏这种认识。

按照主席的标准,第九兵团以三个军的兵力,一次性歼灭美军三个建制营或者一个整团是没有问题的,长津湖战役中美军损失超过了11000余人(其中包括冻伤数千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一下子围住敌人两个师的大部,确实是很难吃掉的,主要困难在于四个方面:

第一、美军的空中优势使我军只能在夜间作战。

1950年的朝鲜战场上空,还没有一架我军的飞机,是美军拥有百分之百制空权的时期,由于志愿军防空力量薄弱,美军飞机在白天可以肆无忌惮地低飞扫射轰炸,天一放亮就成群结队而来。所以美军的飞机数量和质量,可不是蒋军能够比肩的,在这样的空中火力之下,志愿军无法在白天遂行作战,只能隐蔽起来防空,这就给美军调整部署、补充粮弹、实施增援提供了时间,夜间被打得丢魂落魄的士气也有所恢复。

换句话说,美军飞机的肆虐,使志愿军对敌人的攻击做不到“一鼓作气”,基本上是打一个晚上,白天就得眼睁睁看着敌人空投粮弹物资、调整防御或者作战突围,而且当时我军还严令禁止用轻武器对空射击,这个仗就非常被动了。

第二、美军的“机械化撤退”使我军追击颇为困难。

长津湖战役的过程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就是:第九兵团秘密到达战场后,以大范围的穿插将美陆战1师和步兵第7师前出到长津湖地区的部队,分割成为五截实施围歼,战斗打响后,美军发现形势不妙立即部署撤退,然后就是志愿军沿着公路两侧山地围追堵截。但问题是,美军都是坐着坦克、汽车顺着公路跑,而志愿军只能以完成穿插的小部队在两侧山上阻击(杨根思连就是在小高岭上阻击南逃之敌),大部队是追赶不及的,也很难实现战役展开。

在战役后期,尽管九兵团20军所属部队继续穷追不舍,但是第26军主力始终未能赶到投入战斗,难以发挥我军的兵力优势。而逃跑之美军,拥有70多辆坦克(增援的特遣队还有20多辆)和为数不少的自行高射炮、自行高射机枪,掩护火力非常强大,比如M-19自行双联高射炮,每分钟可以倾泻240发40毫米炮弹,一发炮弹就顶一颗手榴弹,它的高射速和强火力,给阻击和追击的志愿军造成巨大伤亡。

我军各阻击分队又严重缺乏反坦克武器,对这些坦克、以及用坦克底盘制造的自行火炮和机枪根本没有什么办法,眼睁睁看着敌人在公路上逃窜,如果那会每个连队装备几具“40火”,美国鬼子就得哭了。

第三、我军的粮弹补充不能满足歼灭战所需。

第九兵团匆忙赶赴长津湖战场时,每个战士只带了80发子弹,每门82毫米迫击炮携带90发炮弹,每门60毫米迫击炮携带40发炮弹(考虑到朝鲜北部地形崎岖,并且在美军空中打击下难于隐蔽,第九兵团的重型火炮都没有过江,仅有山炮参战),这点弹药激战一天就可能全部打光。然而后面却运不上来了,从我国东北到长津湖前线,仅有一条崎岖的简易公路,且遭到美国空军的严密封锁。

东线战斗打响后不久,给九兵团运送物资的汽车就被敌机摧毁了半数以上,无奈之下,兵团部动员所有非战斗人员参与运输,军一级的机关人员、勤务人员甚至文工团员们,都顶风冒雪背着粮食弹药艰难前行,然而数量和速度是远远满足不了前线需要的。一线战斗部队经常是粮弹两缺,没有充足的子弹、炮弹、手榴弹,拿什么去攻击疯狂逃窜的美军呢?所以弹药的匮乏也使围歼作战的效能大打折扣。

而美军利用空中运输能力,一次性就在下碣隅里投下了300吨粮弹物资,甚至还可以运走重伤员,仅陆战1师的18门155榴、54门105榴和12门107毫米重迫,就可以不间断地对我阻击部队和追击部队进行炮火压制,人家炮弹管够啊!

第四、第九兵团的非战斗减员实在太大。

众所周知的原因,使志愿军第九兵团出现了30000多人的非战斗减员,注意基本都是一线战斗兵员,比如迟上将第27军的一个营几百人,只有他一个人幸免,可见冻伤范围之大。别看第九兵团满编三个军12个师15万人,实际上按正常编制推算,一线战斗兵员至多在60%左右,那就是90000人。而30000多人的冻死冻伤数量,已占其一线战斗兵员的三分之一以上,所以九兵团的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

同时在美军极大的火力优势下,第九兵团还有20000多人的战斗伤亡,这也都是一线战斗兵员,也就是说,打到战役后期,第九兵团的战斗兵员至多还有40000人不到,战斗力已经折损大半,很难再实施大规模的围歼作战了。看过一个志愿军老同志的回忆:全团3000多人,打到后来只剩下几百人了,足见第九兵团减员之严重。

笔者极度反感某些人对志愿军“人海战术”的污蔑,我们缺乏重装备、缺乏重炮、缺乏弹药,如果再没有人数优势,这个仗还怎么打?

有没有机会呢?有,这是长津湖战役的特殊性,也就是美军的命门“水门桥”,这座位于古土里以南六公里的桥梁,是美军撤出长津湖战场的唯一通道,如果彻底封堵这座桥梁,无论美军有多么大的火力和装备优势,陆战1师残余的1万多人和步7师的一部,终将覆灭在从长津湖到古土里的山路之间,无非就是战役时间再长一些、第九兵团的伤亡更大一些。因为没有退路的美军,如果是完全依赖空投维持长时间作战的话,其战斗力和士气早晚崩溃,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举手投降。

显然,志司和第九兵团也意识到了水门桥的重要性,穿插分队曾经在两天内三次冒险炸毁了桥梁,然而美军先是修复,后来干脆从日本空投来八具大型钢制桥梁组件,最终巩固了桥梁,保证了陆战1师逃出生天。尤为遗憾的是,即便美军修复了水门桥,前往桥头的隘口仍然是美军车队逃跑的瓶颈所在,而九兵团虽然多次组织炸桥,却没有派出有利部队占据隘口周围的高地,进行火力封堵和不间断的冲击,那样,陆战1师主力还得覆灭在水门桥北。

今天来看,我方当时对美军优越的现代化作战能力,以及综合国力,还是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认识的不够充分。整个水门桥和隘口地区,除了零星的枪声外,并没有更大规模的阻击行动,美军专家们战后分析认为:不是中国军队不知道隘口的价值,而是因为后勤断裂这一不可克服的困难,当时已经没有力量组织大规模的攻击行动了。炸桥三次未能成功阻敌退路,没有力量组织对隘口的火力封锁,充分说明第九兵团的战力也用到了极限。

但凡我方当时能把几门重炮运到水门桥附近,或者有几架轰炸机飞临,陆战1师全军覆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气多钢少”啊,一声叹息!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2797272417433172

作者:东北行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