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20万残军,因何未能逃往云南?二野第一榔头砸碎敌人的美梦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延安给胡宗南的评价那是“志大才疏”,他也就是个当师长的材料,战略眼光极其低下,率残部直接逃入云南甚至滇西的计划,其实是他的黄埔同窗宋希濂提出来的。这个计划对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威胁很大,如果实施,首先是卢汉的云南起义肯定流产,其次是怒江以西确实易守难攻,陈赓将军压力陡增,最后是一旦敌人战败,逃进缅甸的兵力可就不是万八千人了,将给50年代初期的边境形势带来不可预估的巨大麻烦。

(宋希濂)

先说胡宗南军事集团的基本情况,他的职务变化挺有意思,抗战刚刚胜利时职务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不久改制为“西安绥靖公署”,结果在彭老总部队的不断打击下,到1949年5月胡宗南慑于我军的攻势,已经放弃西安逃过了秦岭,那么这个“西安绥署主任”的职务就有点搞笑了。无奈之下,老蒋重新给了他一个“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的名头,公署驻地最初是在陕西汉中,主要是盘踞陕南和川北地区(再后来是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跟西北没啥关系了)。

而他的黄埔一期同学宋希濂,当时的职务是“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说白了就是控制川东鄂西地区,所以胡宗南和宋希濂的部队,在渡江战役之后成为蒋系中央军残余的骨干力量,分别从川北和川东两个方向,抗拒解放大军进入四川。胡宗南当时还有三个兵团(第5、第7、第18)20余万人的兵力,宋希濂当时有两个兵团(第14、第20)10余万人的兵力,成为老蒋企图固守大西南的最后两张王牌。

宋希濂抗战时期的1942年,曾经坚守过怒江防线,对云南尤其是滇西地区的地势比较了解,在人民解放军席卷江南之际,1949年8月间他特地飞到了汉中,跟胡宗南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两个所谓的“主任”进行了一次彻夜谈话,从吃完饭的晚上8点一直谈到了次日凌晨2点,他们详细推演了今后的战争形势发展,也统计了西南地区残余的军事力量,进而得出了如果在西南地区决战,则蒋军必败的结论。

因为在大西南尚存的近90万国民党部队中,真正的中央军部队不过40万人(绝大部分由胡宗南和宋希濂指挥,云南有少量),其他皆为川军、滇军等杂牌,不可能跟老蒋一条心。即便是他们俩指挥的30多万部队,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建或者重建的,装备不全、编制不全、训练缺乏以及战力堪忧,且西南地区地形复杂道路破旧,部队的集结和机动都十分困难,跟士气正旺的解放军遂行大兵团决战,注定死路一条。

所以最后宋希濂抛出了他酝酿已久的计划:“在解放军尚未向西南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之前,应设法将主力转移到滇缅地区,只要保存力量,则前途仍然是大有可为的”。这个计划的要点在于,胡宋两部一旦撤到怒江以西,受地形之限制,则解放军无法对其形成战役合围,他们俩打不过还可以继续跑路,以期国际形势“巨变”。胡宗南也认为可行,拍着宋希濂的肩膀说:“老宋,这个计划好极了,好极了”!

可问题是,这么大的事光他们俩商量完了没有用,必须得到他们校长的批准,于是几天以后,胡宗南和宋希濂奉召前往重庆晋见老蒋时,当面汇报了这个计划。结果是遭到老蒋的一顿痛骂,对于这样不战而弃四川的想法,一向“不舍得”的老蒋根本不予采纳,他认为四川人力物力丰富,地势险要,必须巩固成为反攻和“复兴”的基地,况且西南已经是国民党在大陆上仅存的控制区,一旦全面放弃,国民政府将在“国际上完全丧失地位”,大概意思是,我不要面子的吗?

(宋希濂在云南时期)

胡宗南和宋希濂就这样碰了一鼻子灰,只能灰溜溜回到各自防区继续“坚守”,因为老蒋的命令毫无转圜余地,必须固守四川。实际上,宋希濂的提案也是西柏坡当时比较担心出现的情况,因为人民解放军的战略目标,是要在大陆上全歼蒋军的所有主力兵团,如果胡宗南和宋希濂所属的五个兵团不顾一切南逃,逃到云南背靠西南边境线,再想抓住和消灭就不容易了,所以奉命经略大西南的二野主力、四野和一野各一部,必须以“大迂回、大包围”的战法歼击敌人。

1949年11月1日,第二野战军主力经湘西秘密出动,突然发起了大西南战役。大家要注意,二野的第一榔头砸向的不是四川,而是贵州!杨勇兵团以半个月行程,攻克贵阳并控制所有黔省主要交通线,至11月15日胜利完成任务,而一旦拿下贵州,四川境内的所有敌人,就算想南逃也跑不掉了,了解西南地理的读者肯定门清。杨勇兵团解放贵州以后,再从南向北攻击,配合二野其他部队、四野一部进军川渝。

(二野进军大西南)

摘抄一下第二野战军向川黔地区进军的作战要点:“本野战军主力(欠四兵团)之任务,在于攻略贵阳及川东南,以大迂回之动作,先进击宜宾、泸县、江津地带之敌,并控制上述地带以北地区,以使宋希濂、孙震及重庆等地之敌,完全孤立于川东地区,而后聚歼之,或用政治方法解决之,以便协同川北我军逐次解决全川问题”,这里所说的川北我军,是指贺老总率领的第一野战军第18兵团。

看明白了吧?关于战略指挥水平上的差距,从首先攻击贵州这一点上,已经是高下立判。总结来说,胡宗南和宋希濂逃往云南的计划,最初是被老蒋否决,而到了两个多月以后的1949年11月,他们俩已经完全没有这个机会了,要逃只能一路向西,也就是荒凉的西康地区。宋希濂在川东兵败后确实也是这么逃的,企图渡过大渡河窜往西康,但是由于我军进展神速,宋希濂失去了坐飞机跑路的机会,只能徒步撤退,最终在大渡河畔被我追击部队生俘。

(贺老总进川)

胡宗南的逃跑水平可就远在宋希濂之上,老蒋部署的“川西决战”还未开始,他就从成都直接飞往了西康(天气不好改降海南),结果手下部队群龙无首,纷纷起义或者投诚,20多万大军一周内丢个精光,尽管胡宗南把老蒋气个半死,总算是逃出去了。实际上,上自老蒋下至胡宋,都对解放军进击西南的路线和时间判断有误,所以才有宋希濂的猝不及防和胡宗南的落荒而逃,归根到底还是军事眼光严重不足。

因此历史事实是,胡宗南确实曾想退往云南,前期是老蒋不准,后期是想逃也逃不掉了。至于有人问为何没有退往新疆,那是胡宗南根本不可能考虑的撤退方向,一方面,新、宁、青、甘等四省属于原来的“西北行营”辖地,后来改制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与胡宗南的西安绥署互相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盘踞这四省的马家军、中央军部队根本不鸟胡宗南,尤其是马步芳弄到“西北军政长官”的职务后,更不可能接受胡宗南所部西撤,那是他的势力范围。

(大陈岛的胡宗南)

另一方面,新疆虽然地域广大,却是背靠苏联且没有出海口,在当时的军事和政治形势下,对于胡宗南的中央军部队来说,基本就是绝地,打败了跑都没有地方跑。陶峙岳后来率领全部10万军队起义,其实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胡宗南再蠢,如此基本的军事素养总还是有的,所以他唯一能够勾延残喘的方向,还真就是撤往云南,虽然摆脱不了最终覆灭的命运,再挣扎一段时间还是可能的。

原来驻在云南的李弥第8军,其残部后来就逃出去一部分,建国以后给西南边境的安全带来很大隐患,直到50年代末期才消停下来,如果胡宗南和宋希濂的30多万人第一时间逃往云南,确实是比较棘手的事情。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1760813947927014

作者:东北行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