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因何两度隐居泰山?下野后面对日寇进逼,曾经试图东山再起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由于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不战而逃,山东泰安在1937年12月31日已告沦陷,如果此时“光杆司令”冯玉祥还隐居在泰山之上,那不是被日本人抓俘虏了吗?所以冯玉祥隐居泰山并非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同时有一点必须说清楚,冯玉祥在军阀混战时期虽然以“倒戈将军”而闻名,但是在抗日大节上是没有任何苟且的,完全可以称为抗日将领。

冯玉祥确实曾经两度隐居泰山,时间是在中原大战之后和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前。1930年中原大战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在张学良宣布“武装调停”率兵入关助蒋之后,冯玉祥、阎锡山的反蒋联军土崩瓦解,形势已无可挽回。大批西北军将领和部队无奈投蒋或者被收编,曾经坐拥40万大军的冯玉祥,一夜之间成为了光杆司令,1930年11月4日只能与阎锡山双双宣布“下野”。

那个年代的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军头只要宣布下野并且放弃权力和军队,基本上都没有性命之忧,这几乎成为了朝野间的约定俗成。所以阎锡山下野之后跑到了日占的大连,而冯玉祥也没什么地方可去,只好宣布隐居在山西汾阳城郊的峪道河“不问世事”。而对于老蒋来说,只要这个结拜大哥不参与政治、不接触军队,也就没必要赶尽杀绝。

(阎锡山)

不过冯玉祥是肯定没有死心的,风头过去之后便开始联络旧部和各方势力,企图东山再起,其中重要的拉拢对象,就是西北军旧部、已经投蒋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老韩有兵有枪有地盘,属于绝对的实力派。只不过韩复榘早已经在山东称王称霸成为了“土皇帝”,是不大会轻易跟冯玉祥搅在一起的,因为事实已经证明,老冯真心不是老蒋的对手。

意外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内政治形势巨变,老蒋期间一度下野,韩复榘遂于1931年底突然向冯玉祥发出邀约,恭请老长官前往泰山“寓居山林之间”。原来,随着韩复榘把山东搞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蒋、韩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是尖锐,南京方面还故意扶植胶东地区的小军阀刘珍年,用以牵制和制衡韩复榘,老韩对此大为不满,甚至暗杀了南京派来的山东省党部主任以泄愤。

(韩复榘)

所以邀请冯玉祥上泰山,韩复榘也是有目的,一方面是对外表示了尊重老长官老领导的意思,并且只是上山隐居而非逗留政治中心城市,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做给老蒋看的,以加重自己的政治砝码。而冯玉祥为了感召旧部和劝说韩复榘,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下来,于1932年3月携全家前往山东,住进了泰山上的普照寺“菊林旧隐”,这是冯玉祥第一次寓居泰山。

期间冯玉祥频繁接见西北军旧部和各方政治人物,并且进行了重掌兵权的最后一次尝试,那就是秘密联络旧部宋哲元、方振武、吉鸿昌等将领,组织武装投身长城抗战,并且于1932年10月离开泰山前往张家口。经过一番运作和整合,“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于1933年5月26日正式成立,冯玉祥出任总司令,抗日同盟军沉重打击了塞外的日伪力量,一度收复了多伦等四个县城,部队也发展到70000余人。

对于冯玉祥试图重新掌握军权的举动,老蒋大为恐慌,不仅派特务在抗日同盟军内部进行破坏,还出动重兵进行武力镇压,甚至与塞北的日军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默契,总之就是不许老冯死灰复燃。如此在蒋军和日军的双重军事压力下,抗日同盟军最终归于失败,吉鸿昌后来也被杀害,冯玉祥不得不于8月间宣布部队解散且停止军事行动,他最后一次东山再起的希望破灭了。

无奈之下,冯玉祥于1933年8月重回泰山“隐居”,虽然身处韩复榘的地盘,但是仍然遭到了蒋系特务的严密监视,再想有所作为已经不太可能了,所以冯玉祥第二次上泰山隐居的时间很长,并且基本绝了东山再起的念头。他住在泰山普照寺正殿后的一座二层小楼里,在此期间,他创办了15所武训小学,还出资修建了大众桥、辛亥革命滦州起义烈士祠等,为泰山当地还是很做出了一些贡献的。

(冯玉祥一家在泰山)

老蒋的态度则是,你不折腾那我仍旧在表面上给予必要的尊重,1935年4月首次铨叙军衔时,还授予冯玉祥陆军一级上将衔,而此时这个陆军上将当时能够指挥的,其实只有身边的卫队了。直到1935年的秋天,由于中日战争迫在眉睫,老蒋不得不筹划对日战备,而作为曾经的西北军统帅,冯玉祥在军界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因此为了联合各派系军队共同抗日,老蒋又决定请回冯玉祥。

1935年10月19日,老蒋自南京发来密电:“泰安探交冯委员焕章吾兄钧鉴:比来尊体如何,遥为康吉为颂。中央第六次全会举行在即,党国要计,均待商讨,甚盼大驾早日惠莅首都,共商一切。谨电速驾,不胜祷企!弟中正叩皓侍密东。”接到密电后,冯玉祥琢磨了很久,搞不清老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或者是不是不放心他在泰山自由活动,要弄到南京软禁起来?

(抗日将领吉鸿昌)

冯玉祥最终还是下决心前往南京,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以国事危险如此,不论如何,我应走一趟,把我要说的话完全说了,至于我个人之危险与否,应不问也”。是年10月底,冯玉祥下山赶赴南京,出席了11月2日召开的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并当选中常委,期间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至此,冯玉祥重回政坛,算是彻底结束了其在泰山的“隐居”生活。

可以发现,冯玉祥两次隐居泰山分别是1932年3月到10月,期间历时大半年,以及1933年8月到1935年10月,期间长达两年多,都属于政治避居的范畴。而山东军阀韩复榘的相邀,也不是真心想重回麾下什么的,只是一种姿态而已,韩复榘每月还馈赠数千元以资冯玉祥生活之用。但是这种姿态也肯定触怒了老蒋,所以韩复榘后来被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跟冯玉祥没有断绝往来,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冯玉祥虽然贵为陆军一级上将和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却是没有什么实权的,这不过是老蒋的政治姿态,跟邀请桂系白崇禧、晋军阎锡山等等担任南京要职,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白崇禧和阎锡山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军队,所以实际权利和政治地位要大大高于冯玉祥。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8月,军事委员会任命冯玉祥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奔赴上海指挥淞沪会战。

可惜淞沪地区的军队是以中央军为主,实权掌握在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手中,冯玉祥基本无所事事,就在无锡写字读书不问前线之事。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得知后,建议把冯玉祥调往华北的津浦路中段,因为那里的部队都是西北军余部,应该会有所作为,老蒋以为然,遂新建第六战区,以冯玉祥调任司令长官。结果老冯到任以后,什么宋哲元、韩复榘、孙连仲等西北军将领,皆避而不见或者虚与伪蛇,根本不听招呼。

于是军事委员会只好裁掉第六战区,调冯玉祥回武汉专任“副委员长”,而西北军将领们对冯玉祥的态度,也足以说明,老冯治军确实是比较失败的。冯玉祥于1947年不幸罹难,尽管他祖籍安徽,但是根据他生前的愿望,人民政府将他的遗骨最后安葬在泰山,安葬仪式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题写了挽联,郭沫若亲题墓壁“冯玉祥先生之墓”。

至今,泰山仍然留有冯玉祥“隐居”时留下的不少遗迹,诸如大众桥、烈士祠、梅花岗、冯玉祥小学等等。1991年,当地政府把普照寺冯玉祥故居的“冯玉祥纪念室”扩建为纪念馆,后来更名为“冯玉祥泰山纪念馆”,并搬迁至普照寺东侧的烈士祠后,1995年还被命名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593767236469852

作者:东北行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