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活动的时间只是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一个5岁的小男孩每天都在幼儿园游逛。他处处惹事,好像他无处不在。在教室里,他不停地打扰其他的孩子。他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事物上超过5分钟。


大家都知道他的专注力被损坏了,耐心等待才是修复的方法。他的专注之门好像上了一把锁,耐心等待才能有机会打开。我们开始等待。就这样3个多月过去了,他虽然还是四处游荡,但他开始变得安静了许多。


有一天,他在教室里游荡,像以前一样注意力放不到一个事情上。他在钉书机前停住了。像以往那样,他拿出钉书机摆弄,按他以前的习惯,几分钟后他就会放弃。不过这次他打开钉书机,摆弄了一会儿。


他打开钉书机装钉书针的滑道,突然钉书针弹了出来,这个东西一下子把他全部的注意力紧紧抓住,并使他完全地投入其中。全部的兴趣的投入……他的探索就此开始,如同成人探索一种未见过的又感兴趣的科学仪器。


当他完成这一探索,满足地长吁一口气时,时间已经过去了1个多小时。其他孩子早已离开,但他对此一无所知。对于他来说,这种专注的经验是一个了不起的体验,他被钉书机吸引而将专注力聚焦在了钉书机上,一个有趣的机械性的东西吸引了他。


自由活动的时间只是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
宁夏爱和自由教学基地——银川枫林湾蒙特梭利幼儿园


对某物产生巨大的兴趣,并因兴趣而长久地投入其中,这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所以儿童必须拥有自由,因为这样的状态是成人无法把握的。看上去似乎是某一事物长久地吸引了儿童,实际是,这种被事物长久吸引的过程使儿童的内在产生了一种深入到自己认知深处的体验,如同儿童突然走进了一个蕴藏财宝的山洞,他只走进去了一半,但有一种未知的、预感的喜悦在他的内在悄悄地产生了,所以他会有一种重新再进去的期待。这是人天然的一种能力。这个事件一旦发生,儿童就会被自己内在的新的感受和体验激励着,会重复这一过程。


这样的事情会在第二天重复发生,注意力还会被其他东西吸引。通过这样反复地专注,儿童会进入到事物的内在,深入到事物的深处,开始触摸事物内在的法则。一个新的历程即将开始。


所以,钉书机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像是一把钥匙,正好打开了一把秘密之锁。而我们成人并不知道究竟什么可以使他产生兴趣,让他启动专注之门,所以环境必须是自由的。


这种对某一事物的专注,看上去总是具有偶然性,成人不知道会在什么时间发生,孩子会被什么东西吸引,但在自由中它必然发生。因为成长是生命预定的密码,是终极目的,所以儿童必然会对某样东西产生兴趣。


自由活动的时间只是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

宁夏爱和自由教学基地——银川枫林湾蒙特梭利幼儿园

成人要做的就是持续地保护这种专注力。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即时观察到这种专注力,并保护儿童不受打扰。不让打扰发生,意味着在打扰发生前就拦截住,不让打扰发生在这个专注孩子的身上。一旦孩子的专注力在某一天发生了,如果是在上幼儿园,那就告诉家长第二天不要迟到,以便保持这种专注力的持续性。自此,对儿童来说,创造的历程便迈开了一大步。


我们无从知道儿童哪一刻要做什么,成人无法规范儿童,如果你试图规范儿童,那就意味着损坏和压抑。我们只能为儿童提供一个我们认为的较理想的环境,透过观察儿童来发现。正常的儿童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在投入地做事情。实际上,在中国,儿童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做事情的机会几乎只存在于0-6岁,严格地说,这6年也无法保证。大量的家庭和教育机构几乎是习惯性地安排孩子,自由活动只是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


我们称之为的“兴趣”,是从外界观察儿童的角度所使用的词汇。如果我们到“兴趣”的背后去探视儿童,那么推动儿童“兴趣”的是什么呢?我们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婴儿诞生时是从一条流淌的生命之河中脱离出来的。这条河流实质是一条意识之河。在生命的河流中,一切未被分离开,浑然一体是婴儿的意识特征。婴儿的意识也未从意识的河流剥离出来(也就是“自我”还没有出现)。


如果婴儿必须从生命的意识河流中脱离、成为一个单独的意识,他就需要借助某种东西,比如外部物质世界的某样东西。婴儿把脱离出来的意识聚焦在一个具体的物体上,就像把水装进瓶子中,由容器把水聚在了一起。我们从外面观察就称为“注意力”,“注意力”是心理角度的一个词。这种在生命内部发生的突变,我们称为“觉察”,“觉察”是意识角度的一个词。儿童在浑然一体的世界中,觉察到了妈妈、奶瓶、手、帽子、打气筒、笤帚、簸箕……注意便被某物抓住了。


从外部观察,儿童似乎是被这些所吸引。起初,一定是从物质开始的。物质的特质,可以将这种“注意”聚住,并尽可能长时间地让这种注意聚住在物质中,这样“兴趣”就产生了。儿童开始先借助于物体从浑然一体的意识之河分离出来。儿童一面在爱的浑然一体中充盈,一面开始借助于物体分离出来,这需要练习,练习就是准许孩子不断使用自己的“兴趣”。这样,儿童就必须是自由的。如果孩子的这种兴趣或是觉察不被破坏,儿童就会超越物质的层面,上升、停留在某一感觉中、某样情绪中,然后是关系、事物的职能、事物背后的本质、本质与本质间的关系、万物的法则……成长就是这样开始的。这些必须在童年发展出来。


儿童跟着感觉走,跟着敏感走,跟着兴趣走,就是跟着自己的精神胚胎走。敏感是儿童成长的阶梯。儿童沿此走向完整。


 

转载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2b9830102xm6b.html

作者:孙瑞雪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