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家更认可公务员的“旱涝保收”!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疫情之下,大家的观点越来越统一,即认可体制内的“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让许多人曾经的认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比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从曾经嫌弃公务员的收入较“低”,到认可公务员的“旱涝保收”;从曾经期待走出社会之后大展拳脚,到愿意进入体制这个避险的“安全港”!

事实上,考公务员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应届大学毕业生考公务员的比例在快速提升!

比如,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在这场变故之下,从高薪走向失业,从高薪轮岗低薪,从赚取高额的加班费进入“加量不加价”等等;在这一系列的变故之下,曾以为坚持奋斗就会拥有美好生活的中年人,被深深的上了一课;原来,有些时候,即便努力,还是会走人生的“下坡路”!

这时候,反观体制内的亲朋好友,似乎并不会受到这种波动的影响,于是心生羡慕!

比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经历人生数十年风雨之下,所得出的结论依然是稳定最重要,也期待自己的子女能够拥有稳定的工作、收入、生活,在稳定的过程之中去寻求到属于自己的美好和幸福。对于年轻人决定考公务员的决定,绝大多数老年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坚决支持;对于年轻人决定创业闯荡社会的决定,绝大多数老年人都会对此表示忧心忡忡!

因为,事实证明,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往往远超年轻人心中的个人预期,成功的年轻人远少于失败的年轻人!

事实证明,体制内像一座围城,但也是一座避险的“安全港”!

有人说,体制内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很难,里面的人想出去也很难!

是的,这个情况其实是长期存在的!为什么会这样?

在此,笔者先谈谈为什么体制内的人想出去很难?

因为,在体制内待得越久,个体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力可能更弱!

谈实一点,体制内的工作,除了公检法这一类专业性更强的部门,大部分的公务员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并不高,写文件、做表格、迎检查、开大会等日常工作占用了公务员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也有人用“万金油”来形容公务员工作;虽说不太准确,但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有一定的道理!

这个情况,久而久之,个体所掌握的技能,其实很难再适应体制外的市场竞争!

事实上,辞职公务员的人,在离开体制后会发现,成事的概率远小于败事的概率!

正是因为有诸多的“前车之鉴”,所以体制内的人会离开体制的可能性较小;从行业辞职率来讲,公务员辞职率远低于社会普通行业的辞职率!

所以,想从体制内跨越出去,再闯出一番事业的人,真有!但是,能够真正付诸行动的人,少有;同时,出去之后能成功的人更少!

进编之路,为什么越来越难?“逢进必考”是一个大原则!

在此,笔者再谈谈为什么体制外的人想进去很难?

众所周知,《公务员法》规定“逢进必考”!这,就是最大的公平!因为,缺少了这一份保障,普通的学子又如何与有背景优势的学子竞争?在笔试面试的考场上,大家的竞争是公平的!这一份公平的强度,是就业竞争中少有的公平!

对于35岁之前的年轻人,在拥有大专以上大学学历之后,基本上都能满足公务员考试的报考条件!从就业的角度来讲,在笔者看来,这是年轻人就业最大的一次公平!争取在这次公平竞争的机会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公务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若是在2016年之前,体制外的钱更好赚,愿意报考公务员的人相对要少得多;若是在2018年之后,体制外的钱更难赚,愿意报考公务员的人越来越多!在2020年的疫情加持之下,在2021年的教育“双剑”、“房住不炒”、“精神鸦片”等政策之下,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远非曾经可比,要想上岸已是越来越难,要想在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或省会城市上岸,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如果是35岁至40岁的中年人呢?机会还有,但是需要增加一个条件,即硕士或博士的应届毕业生!事实上,这两年,笔者亲眼见到有人在这个年纪放弃手上现有的工作,选择就读全日制硕士或博士,拼的就是这最后的一次参考机会!

如果是40岁至45岁的中年人呢?机会还有,但是需要增加的条件就不再是学历方面的内容,而是行业精英,特别是可以通过各类证件、职称、成绩等证明自己十分优秀的人!这个年纪,可以通过聘任制公务员的方式进行体制内工作;而且,相对于普通公务员而言,聘任制公务员的年薪一般都会在20+以上,特别优秀的会突破50+,有一点类似国企高管的待遇!

如果是45岁以上呢?这个可能性几乎就没有了!毕竟,谁也不想招来老人“混日子”、“混待遇”、“混保险”、“等退休”!当然,特别优秀的国企、央企、事业单位等高管人员,以转编的方式进入公务员的可能性,也有!不过,这都是“领导”的事儿,与普通社会人士没有太大关系!

认清自己,会飞的“猪”终究只是一场幻想!

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年轻,越容易有超越自身实力的自信或自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谁愿意做“温水中的青蛙”?大家更愿意选择去闯一闯、试一试、拼一拼,希望无限的机遇、挑战和可能走进自己的现实,让诗和远方成为自己的奋斗之果!

无数的心灵鸡汤告诉我们,一定要勤奋,一定要坚持,一定要拼搏,一定要奋斗;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这个,没错,也十分正确!

但是,你得再明白一个道理,即“幸存者偏差”!成功的人士,是在经历了许多次的竞争和筛选之下,才走向了成功,这是一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成功概率!事实上,这些成功的个人品质固然重要,但若是缺少了正确的选择,再多的付出也很难有理想的回报!

近段时间,有媒体对今年00后的大学生发起了关于就业方面的调查;其数据显示,超过两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毕业之后能够月薪破万;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毕业之后的十年之内能够年薪破百万!

这个,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不信,让这些年轻人去问一问自己的同门师兄,有多少人实现了这个目标?

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竞争实力,过美的期盼未来的职场就业,是年轻人的一大惯性思维;这个惯性,并非当下才有,曾经的年轻人皆是如此!

这个,有理想和梦想是好事;只是,能够真正实现的人,实在是太少!争先创优,争做强人,可以;但当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之时,也得保持平常心去接受自己的真实情况,再做出理性的人生选择!

中年危机,已提前至三十岁,有家有房有车的压力更大!

中年危机已渐近,越是成长,越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就是普通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一个人发现要想在社会的市场竞争之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个人的天资与勤奋,更需要社会的资源和关系之时,就会越来越明白自己其实也只是大众中的普通一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为了避免自己多年奋斗而最终陷入中年危机,倒不如“痛定思痛”之后,争取进入体制内寻求一份“安稳”!

毕竟,闯也闯过了,试也试过了,拼也拼过了,自己真的很普通;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当下,在年增千万的年轻人加入竞争之下,再拼下去,很可能“越混越差”,倒不如在自己还有选择的时候,拼一把进入体制的机遇!

事实上,这个危机感若是放在以前,在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年代,一般会在四十岁左右才会感到!但是,在物质丰富的当代,在竞争加剧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三十岁之际已开始思考中年危机的应对之策!

这,其实是一个好现象,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居安思危!

三十岁的你,有家,需要养;有房,需要还贷;有车,需要开支;这一切的支撑点都离不开物质的金钱,每天如流水般的开支与难以增长的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思考自己的未来,选择继续在现在的岗位上拼搏;思考自己的未来,选择加入公考的大军,为自己谋求更稳定可期的生活;思考自己的未来,考虑换一个体制外的行业去发展,哪怕是从头再来;思考自己的未来,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付诸实践去创业!

其实,都是个人的选择,都是正确的选择,都可以成功,也可以失败!在这些选择之中,一边工作一边考公,需要投入的成本最低,很可能就会成为三十岁年轻人的主要选择之一!

综上,在看得见的未来几年,体制内的优越感、稳定感等优势将继续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公考的大军,寻求工作、收入、生活、心灵的“稳定”!随之而来的,自然也是竞争更加激烈!

所以,笔者友情建议,考公不易,想好再来,半途而废,得不偿失!

特别提示:笔者长期专注于公务员考试领域,写有《申论85+大神自学笔记》、《考公建议书系列》、《国考省考面试真题精讲100例》等公考资讯,欢迎查阅!助你成公!

(觉得不错,请关注收藏转发!)

(您的支持,是笔者坚持创作的强大动力!)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930297792954877

作者:助你成公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