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借条上没有注明借款期限和还款日期,如何判定诉讼时效?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不管欠条上有没有写下还款日期,借款的诉讼时效均为三年,关键的问题是何时起算。由于很多人借钱时不注意借条的格式,改写的关键内容不写,故一旦遇到债务纠纷容易引发矛盾。借着题主的问题我给大家好好捋捋借款诉讼时效的相关要点,建议收藏!

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从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以前的诉讼时效为2年,后来改成3年,现在当然是执行新的法律规定。

何时开始计算有两种情况。一是写明了还款期限,比如,2020年3月1日借款1万元,一年后偿还,那么2021年2月28日得还款。不还则视作出借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开始计算诉讼时效,2024年的2月28日为3年诉讼时效到期的日子。

二是没有写或者没有写明白何时还钱。这种情形下出借人可以随时要求借款人还钱,那么要求还钱日子的第二天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比如,2020年5月1日发生了1万元的借款但没有写明借款期限和还款日期,出借人在6月1日突然要求借款人在6月10日前还款。则诉讼时效从2021年6月11日开始计算,2024年6月10日为3年诉讼时效到期的日子。

诉讼时效可以中止、也可以中断

中止发生的概率很小,且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还剩下6个月的时候。用到的概率很小,我就不做过多解释了。

诉讼时效中断则非常常见,且对于保护出借人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所谓中断是指只要发生了满足条件的事项则诉讼时效的3年重新开始计算。满足条件的事项包括出借人起诉借款人、进行仲裁、要求对方还钱并得到了对方回应、借款人偿还了部分借款、借款人重新制定还款计划等。另外,诉讼时效中断没有次数限制,可以无限次发生。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比如,李四在2020年6月1日向张三借了1万元,约定2021年1月1日之前归还。

到了2021年1月1日,李四没有还钱,张三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有效期至3年后的2024年1月1日。

2021年3月1日,张三再次向李四催讨债务,张三表示发了工资后立马还钱。这时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新的诉讼时效从2021年3月2日起计算,有效期变成了2024年3月2日。

2022年1月5日,李四还是没有还钱,张三忍无可忍起诉至法院。诉讼时效因起诉再次中断,1月6日起重新计算,有效期变成了2025年1月6日。

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从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且没有中断一说。以上面的例子为例,约定的还款期限为2021年1月1日,那么最长诉讼时效到2041年1月1日为止,三年的一般诉讼时效可以反复重新计算,但2041年1月1日这个时间点没有办法改变。当然,最长诉讼时效也有延长的例外情形,是否能够延长得由法院说了算,99.99%的情形下不可以。

诉讼时效过了不意味着一定拿不会钱

有些出借人心比较大,借了钱以后好久才想起来向别人要,这个时候三年的诉讼时效往往早已过了。不过,这并表示一定就无法拿回借款了,因为诉讼时效经过后出借人失去的只是胜诉权而实体权利依然存在。什么意思呢?我用具体例子来说明。

比如,还款日期为2021年5月1日,三年诉讼时效到期日为2024年5月1日。出借人直到2026年6月1日才想起来要对方还钱。且这几年里没有发生任何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这种情形下,如果在出借人在讨债后拿到了借款人还的本金和利息的话是合法的,之后借款人不能以诉讼时效超过了为由再把已经归还的钱拿回来。诉讼时效只有起诉的时候才可能涉及,不起诉的话和诉讼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根本不存在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

另外,即使起诉了法院也不能主动采用诉讼时效条款,只有被告自己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后才能适用。这意味着如果被告不懂法、不主动提诉讼时效,则即使过了也没有任何应影响。

当然,我们不能把希望都放在对方不懂法或者良心发现,即使过了诉讼时效也愿意还钱上。因此,对于到期不还债的情形,该主张权利的一定要主张,不一定是为了立马要对方还钱而是为了引起诉讼时效中断从而可以重新开始计算3年。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1427587288814291

作者:王五说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