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尼克松不满主席送4两茶叶,周总理巧妙回应:这可是半壁江山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翻开1972年第4期的《人民画报》,这一期收录了当年尼克松首次访华的全部行程照片。其中就有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周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尼克松的照片,放到今天看,这都是一张张非常珍贵的时代记忆。
这一次访问被称为中美建交史上的破冰之旅,正是这次外交行为,让中美两国告别了持续20多年的隔绝状态。
中美关系得到缓和,也迎来了中国与一些西方国家关系破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春天。中国迈开了对外开放的更大脚步,也更加深入地走上了国际舞台。
也为当时国内的经济建设,营造了比较良好的国际环境,打破了国际三方制衡的局面,此外对推动世界格局建设也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几个月后,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时,开启了一场前往中国的秘密旅程。这次行程事先没有对外公开,他登上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前往北京,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在这一期间,周总理陪同左右,对之后尼克松访华的一系列事宜进行了沟通和商谈。
毕竟是尼克松总统第一次到中国来,党中央对这次会晤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
对尼克松的接待,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事先就做出了详细的安排。
由于接待事宜十分繁重琐碎,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中国的门面形象,所以周总理挑选的负责人都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如叶剑英、黄华和熊向晖等。与此同时,尼克松访华接待组下面又细分为礼宾、安保、媒体宣传、住宿等一系列部门。
周总理每周处理政府事务之余,还要在百忙之中,经常是在吃饭和午休的时间,听接待组的负责人向自己汇报进展情况,汇报的人每次都会尽可能做好准备,因为周总理告诉他们:不能只是笼统地说,最好精确到每一件小事上,一个细节都不要出差错!
有一次,当时是杨德中在人民大会堂向总理汇报,由于时间比较紧迫,总理还有别的事务要忙,这次会议只能见缝插针,所以汇报的人都打算尽快结束汇报。
但是,总理还是仔细地问了杨德中一个问题:“如果你当时不在,又发生了什么不在计划中的事情,要去找谁?”杨德中回答道:“我们的副政委武健华对事务也很了解,可以找他!”周总理觉得这样很好,很妥帖,这才让下个人继续汇报。
在距离尼克松访华日子的前几天,周总理再一次召集了负责接待尼克松各负责人,希望做好接待前的最后准备。他说:“作为主权国家,凡事都不能越过国家主权。对尼克松的接待,一定要反映无产阶级的原则、作风和严格的纪律。一切事情有条不紊,实事求是,行不通就改正,认真办好。”
总理还说:“我们既然欢迎人家来,就要有足够的热情,否则就会太没礼貌了,也不要过分了,让别人感到困扰。”
周总理的安排,始终将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和尊严放在第一位。当然我们仍然会给外宾最大的诚意和最友好的对待,不能失了中国人自古就有的待客之道。落落大方地接待外宾,让别人感到宾至如归,能很好地展示新中国的形象。
尼克松来华,搭乘的就是中国派遣的专机,这么安排,就是为了尼克松的安全着想。当时美苏两个国家针锋相对,国际局势并不乐观,一个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国际格局的改变。
1972年1月,美方派遣了先遣队伍来北京,就尼克松访华的安全问题进行谈判,美方派出了白宫办公厅主任查平和新闻秘书齐格勒,
而中方出席谈判的是礼宾司长韩叙,韩叙在这个位置上很合适,因为他在外交方面很有作为,为人十分稳重,行事不急不躁,颇有周总理的外交风格。
在谈判的过程中,双方难免会因为一些文化上的差异,产生一些分歧,但是每次和美方没有办法达成一致的观点时,韩叙也不会慌乱,更不会轻易妥协,总是表现的有礼有节。
比如在双方关于尼克松的乘机问题引发争议之时,韩叙就没有妥协,而是强调道:
“从北京到杭州、上海,都必须乘坐中方提供的飞机,我们的总理会和你们总统同一辆飞机,完全不必担心安全问题,而且座车和车上的警卫也必须由中方提供。这是主权问题,中国境内绝不允许随便出现外国的军事势力。既然是美方来中国做客,那么中国就一定会保证客人的安全,这是不需要质疑的原则。”
周总理拍板决定了用国产的红旗轿车,作为尼克松来华访问的元首座车。在尼克松访华的前几天,周总理还亲自在红旗轿车上试坐了下。
谈判桌上,美方与韩叙几个回合下来,韩叙始终坚定中方的原则,不能松口的地方坚决不松,可以商量的地方适当变通。
美方代表硬是没占到一点便宜,他们都不得不佩服韩叙在谈判桌上的话术:“韩叙先生,你实在太难对付了。只要你提出的,都会坚持到底,坚决不肯让步。但我们提出的要求,总是在你强调灵活性的时候被劝服了。你在谈判桌上真是厉害,总是扭转成对你有利的结果。”
这次的交往是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就像是两个不熟悉的人见面,到成为朋友,总要经过一段磨合期。
中美两国迈出了坦诚相识,放下偏见,抱着诚意结识的第一步,所以这次会面总体上还是很和谐的,最后的结果也令双方满意。
然而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实际上还有波涛在翻涌。美方对中国的试探不断,整场会面并不是完全顺利的,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方见招拆招,在中国的主场上,中方绝对不会退缩,能够正面迎敌,也可以运用智慧,巧妙化解难题。
在尼克松访华的过程中,在毛主席准备给尼克松送一些礼物时,也被尼克松挑出了“刺”,这就是尼克松访华时发生的一个小插曲——送茶叶事件。
茶叶是中国本土特产,所以在中美建交的重要场合,送茶叶绝对算得上是对对方的尊重。因为,当时中美两国还没进行贸易往来,中国的茶叶在美国可算得上是稀罕的东西了。
于是,毛主席在与尼克松初次见面时,赠送给尼克松的见面礼当中就有4两茶叶。
尼克松当时因为毛主席没有到机场迎接,已经有些不满。
当时是周总理亲自到机场见的尼克松。
1972年2月21日上午,临近中午时,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东郊机场着陆。
飞机舱门打开的时候,尼克松就满面笑容地走出飞机,360余人的仪仗队伍等在外面,看着远远高于惯例的迎宾规格,尼克松很是满意。
看周总理在门外等待,他快步上前,主动与周总理握手。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周总理知道,这次会面代表了美国对中国的重视,更代表着中国国际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因为,还是十几年前的日内瓦会议上,当时的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因为轻视中方代表,拒绝了与周总理握手。
而这次访问,是美方主动向中国投来的橄榄枝,中国绝对不允许遭到这样的对待,所以,尼克松主动与周总理握手。
根据对当日情形的记录,尼克松在与周总理见面的时候说道:“我们跨过了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也开始了。”
周总理也发挥了自己的外交智慧回道:“你的手伸过的可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洋,我们有25年没有来往了。”一来一回,也就是说,中美建交的新纪元开始了。
当时的毛主席已经身患重病,大多数时间都需要卧床休养。当尼克松随周总理来到毛主席的书房时,毛主席还是穿着正式笔挺的中山装,面容虽然看着有些憔悴,但依旧很精神肃穆。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中央原本计划双方交谈15分钟的时间。
但毛主席还是提前开始准备,在书房里等待了一会儿,听到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就站起来走到门边,看到尼克松就上前,面带笑容,握住尼克松的手。
两人走进毛主席的书房,尼克松就把带来的礼物拿了出来,是一件瓷塑天鹅,由当时美国著名的鸣禽硬瓷烧制大师马歇尔·波姆制作而成,总共就产出2件,其中的一件就由尼克松带到了中国,作为见面礼。
但是瓷器瓷身脆弱易碎,没有经受住路上的颠簸,这只“天鹅”在途中,羽毛不小心折断了,后来只能强行接上。
拿出这份礼物的时候,尼克松对毛主席表达了歉意,在场的中方高级将领面上就有些不高兴,但是毛主席还是对此表示了谅解,笑着说道:“接上就好了,中美关系不也正在被我们接上吗?”
这话一语双关,让当时有些变得紧绷的氛围立马消散了。不得不说,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是天生的外交家啊!
既然,尼克松表达了他初次见面的诚意,中国人都讲究礼尚往来,轮到毛主席送出了见面礼了,但是尼克松手中掂着那“轻飘飘”的茶叶,面上有点不高兴,不满意的话脱口而出。面对尼克松的质疑,现场的氛围有些凝滞,这时周总理再一次展现出他的外交才能。
周总理巧妙回应:“诚意可不是用斤两计算的!毛主席这可是送上了半壁江山啊!”
听到这话,尼克松十分不解,茶叶和江山能扯上什么关系呢?
周总理向他解释,原来,这4两茶叶品种是大红袍,是产自武夷山的珍贵茶叶。那一年,当地总共才产出8两左右的大红袍,毛主席就将4两赠给了尼克松,那可不就是“半壁江山”吗!
了解了内情后,尼克松面色稍解,为毛主席的诚意感到高兴,再一次感慨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之后,毛主席和尼克松就哲学思想开始探讨起来,本来说好的15分钟根本不够,直到一个多小时之后,毛主席与尼克松的第一次会面才宣告结束。即使发生了一些小插曲,两人仍然觉得这次见面,自己收获不小,看来是十分成功了。
当天晚上,毛主席由于生病的原因,未能出席为尼克松举行的欢迎晚宴。周总理向尼克松夫妇祝酒。
提到酒,不得不提到中国的茅台酒,周总理当天很有兴致,当场为尼克松点燃了茅台酒,因为正宗的茅台酒,酒精纯度很高。还提到一件趣事,在红军长征途中,别说医用酒精了,就是普通酒精都很短缺,所以军医都是用茅台给伤员止痛、消炎的。尼克松听后,举杯与周总理对饮,高声赞扬红军的顽强坚韧。
宴会上还安排了乐队演奏,分别演奏了两国的乐曲。这在当时还成为了一个新闻。
当晚《华盛顿邮报》就报道了一个小插曲:晚宴过后,尼克松总统还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只见他穿过宴会厅,走向正在演奏的中国乐队,向他们致谢。因为他们除了演奏中国乐曲,还表演了一首美国民歌《美丽的亚美利加》,这可是尼克松心爱的曲子。在异国他乡听到自己钟爱的音乐,尼克松当时很是触动。
细节可以改变很多,中国在迎接和招待尼克松上就很注重细节,事实说明,正是这些“小小的事情”,“俘获”了尼克松的心。
在宴会上,周总理本来还有点担心,因为西方的饮食方式和国内完全不同,尼克松根本没用过筷子。不用筷子,那很多中国菜肴就享用不了了,还想着是不是加点西方菜式,比如煎牛排、蔬菜沙拉等。
结果让他惊讶的是,尼克松吃饭的时候,筷子用得可溜了,压根不用担心饮食差异的问题。原来尼克松自己透露道,为了享受中国的美食,早在来华一个多月之前,就开始练习怎么用筷子了。这个发现,让周总理又惊喜又欣慰,尼克松对这次访问也是很有诚意的。
23日,周总理和尼克松在钓鱼台进行了将近一天的会谈,当时《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张照片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一阵轰动。照片上,尼克松心情很好地为周总理脱下御寒的大衣,两人感觉亲近了不少。
之后的几天时间,尼克松夫妇在周总理的陪同下,到了北京的长城和故宫。
但那个时节正是北京的冬季,雪下得很大,又一直不停,中方有点担心,计划好的参观计划不便出行。下雪天,可视度也不佳,对双方领导人的安保工作也有很大影响。
为了提前做好准备,周总理派了安保的负责组前往地点考察。
杨德中、刘传新等人接到周总理的指示,连夜到长城、定陵等地察看。
当时大雪纷飞,路上积雪也很厚,尤其是南口到八达岭那一段路途,山路崎岖,大雪覆盖,汽车也不好通行。杨德中等人在下山的路上,吴忠的汽车就在打滑的路面上根本刹不住,和前面的车发生了轻微的追尾。但如果这段路步行的话,个人的安全也成问题。
如何保证出行的安全问题,周总理等人必须在明天之前想出解决办法,否则就只能放弃出行计划。
周总理当机立断,从大雪覆盖的路面清出一条路来。时间紧急,杨德中等人立马开始行动,先是集合了几十部洒水车,对24日出行需要行驶的路段进行分段包干,一辆洒水车负责一段路,先在地面喷洒盐水,加快路面积雪的融化,之后,又紧急发动了附近人民群众的力量,尤其是青壮年,对路面消解的雪块进行清扫。
经过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一整夜的辛苦劳作,终于将路面的大雪清理干净。
这才有了第二天,看上去整齐清洁的路面。
于是,24日上午8时,载着尼克松的车队,准时从钓鱼台国宾馆北门出发,浩浩荡荡地驶向了八达岭长城。
尼克松朝车窗外望去,远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而正驶过的路面却是光秃秃的,尼克松和他的随行记者都感到很震惊,因为他们意识到脚下的路是被中国人民冒着严寒清扫出来的。他们都被中国人的坚毅品格深深折服了。
尼克松在中国度过了后来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1972年2月28日,中美终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这次会晤算是圆满地结束了!
在尼克松访华时,他曾许下了诺言:如果他能够实现连任,他就会在第二任总统任期真正促成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听到这个承诺,中美双方都觉得这次会面很有价值了,很有可能推动中美关系前进一大步。
毛主席因病没有能够参与正式会谈,但是他对尼克松访华十分看重。在尼克松赠送的礼物中,他将由尼克松亲笔签名的名片和招待尼克松晚宴上用的高脚酒杯保留下来,做个纪念,其他都交给了国家。
为什么毛主席会单独将这两件东西留下来?
尼克松亲笔签名名片是在2月21日,尼克松到达北京的第一天,毛主席和尼克松见第一面时,尼克松亲手递给毛主席的。名片上边印有美国国徽,下边就是尼克松总统的亲笔签名。交到毛主席手上的时候,它被装在黄色金箔纸盒当中,虽然小小一张名片,但是礼轻情意重。毛主席一拿到它,就表示十分喜欢,放在手心看了好一会儿。
那个高脚玻璃酒杯,杯底同样印有尼克松的亲笔签名,在2月25日的人民大会堂答谢宴会上,尼克松带来了自己从美国带来的,在白宫的专用餐具,其中就有这个酒杯。
因为毛主席生病的缘故,没有出席这场答谢宴会,所以尼克松便在宴会上将这个酒杯托付给礼宾副司长王海容,让他交给毛主席,作为自己给毛主席的告别礼。毛主席拿到这个贺礼后,对它十分喜爱,一有机会就会用它。
这两件看似简单,名片和酒杯在生活中都很常见,但是这两件东西可不简单,都带着尼克松的署名,对于尼克松访华这个事件是十分有纪念意义的。对中国而言,它代表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端。
这份礼物,因为承载的意义很重大,对于毛主席来说是很“贵”的,所以收藏它们简直是太有道理了!
2月28日,尼克松夫妇离开中国的时候,访问团的每个人都收到了一份糖果作为礼物,那份糖果足有十斤重啊!这份礼物也是很有童趣了,不过中国送这份礼物当然是有原因的!
原来,中国接待组在招待访问团的时候,发现他们对中国的糖果情有独钟,于是他们把这个发现告诉给毛主席,毛主席立马叫人连夜赶制,准备糖果。
于是,这便就有了美国访问团每个人上飞机的时候,都收到了沉甸甸的糖果这一幕。
尼克松访华圆满地结束了,但是它的后续影响很大。
中美两国之间停滞了20多年的交往,被尼克松访华凿出了一个突破口。就在6年后,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中美的隔绝状态彻底结束,两国开始正常地交往了。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702290006424295
作者:奥古说历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