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毛泽东观看歌剧《长征》后提出:我毛泽东,不能当菩萨拜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1951年8月初,在北京的人民艺术剧院,一部三幕九场的歌剧《长征》终于举行了盛大的公演仪式,在这一刻,这部历时几年最终创作完成的歌剧,终于和所有人见面了。

在当时,这部歌剧《长征》所聚集起来的导演、作曲和演员,都是各自行业内出类拔萃的人物,因此,刚刚在剧院公演没多久,这部歌剧《长征》就在人民群众中间引起了巨大轰动,同时也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社会各界的反响都非常热烈。

反响热烈的最突出的表现有两个,其一就是,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多位我们熟知的领导人,他们都先后观看过这部歌剧《长征》,其中有些领导人甚至反复观看过好几次。

其二就是,这部歌剧《长征》从1951年8月初举行公演仪式开始,为了满足社会各界人士强烈的观看欲望,演出这部歌剧的这些演员,他们不辞劳苦地连续演了五六十场,时间持续了两三个月,在每一场演出的过程中,剧院里都坐满了人,有些观众甚至会站在过道和一些角落里观看,总之,这部歌剧《长征》广受好评。

最终,这部歌剧《长征》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之后,这部歌剧《长征》被高度评价为:在毛泽东的诗词以外,长征题材文艺创作的第一座高峰。

当然,这部歌剧《长征》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这和它幕后创作者的精巧构思和不懈努力,是绝对分不开的。那么,这部深受好评的持续演出了几个月的歌剧《长征》,它的作者是谁呢?

她就是中央苏区时期红军文艺工作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我党的老一代著名戏剧家和作家——李伯钊,对了,她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杨尚昆的夫人。

随着演出时间的继续延长,很多曾经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包括毛主席在内,越来越多的人都看到了这部歌剧《长征》。毛主席在看完之后,还专门把他的感受讲给了女儿,随后,毛主席的女儿就将父亲的意见传达给了李伯钊。在这个意见中,毛泽东说道:“不能当菩萨拜!”

对于这部大家都说好的歌剧《长征》,只有毛主席提意见,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毛主席不喜欢吗?难道毛主席认为它没有传达出真正的长征精神,没有最好地表现出红军战士们的精神面貌?朋友们不要着急,请接着往下看。

1911年3月,李伯钊出生在重庆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的母亲的影响下,李伯钊从小就对文学和艺术十分感兴趣,很早的时候,她在文艺方面的天赋就显现出来了。

在当时,小小年纪的李伯钊,她常常会跌跌撞撞地跑进家里的书房,虽然那个时候的她一个字都还不认识,但是她却经常模范着母亲读书的动作,然后自己也随手拿起一本书开始看。

似乎每一个在日后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他从童年时代开始,就会早早地展现出一些和寻常小孩子不一样的地方。似乎,李伯钊幼年时期对于文学和艺术的热爱,正在一步步引导着她走向最终的那个目标——成为一名卓越的戏剧家和作家。

李伯钊在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五四运动爆发了,在这段时间里,进步青年萧楚女和张闻天这些人正好是她的老师,因此,李伯钊深深地受到了革命进步思想的感召和启发。

不久之后,当时一部反映妇女同志艰难生活的话剧开始筹备了,这部话剧的名字叫做《可怜闺里月》,随后,李伯钊主动报名,参加了这部话剧的演出。

1925年,李伯钊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这之后,她曾多次参加各种进步学生运动。在接到党组织的委派命令之后,李伯钊启程前往苏联,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涯。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李伯钊阅读了大量世界名著,也欣赏到了许多风格迥(jiǒng)异的文艺演出,同时还接触到了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知识,等熟悉当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之后,李伯钊就积极参加到了一系列文娱活动之中。多年后,李伯钊再次回想起这段经历的时候,她说道:

    “当时广泛阅读到的大量文学名著,还有观看过的那些文艺演出,这些都为我日后从事文艺工作和戏剧创作,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基础。”

1930年冬天,李伯钊离开苏联,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这之后,她一直在上海从事有关工人运动的工作。一年后,李伯钊顺利转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刻开始,李伯钊的职业革命家生涯正式开始了。

1931年夏天,李伯钊离开上海,来到了闽西苏区,当时她担任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闽西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任彭杨军政学校的政治教员。

在这段时间里,李伯钊从事了一系列与戏剧活动有关的工作,不久之后,她和萧劲光、邓发等人一起,演出了沙可夫的话剧《明天》,演出之后的效果非常好,受到了闽西苏区广大军民的高度评价。

同年秋天,李伯钊来到了中央苏区的首府瑞金。之后,她担任了红军学校的政治教员,在这段时间里,李伯钊主要负责讲述社会发展史,李伯钊还通过红军俱乐部来开展宣传工作,她还教学员们唱了《国际歌》之类的很多革命歌曲。

具备初步的工作经验之后,李伯钊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授课方式,在她的课堂上,每次上课的时候,学员们都要先唱一首革命歌曲,然后才可以正式开始上课。

李伯钊的工作没进行多久,她的出色表现就被著名教育家徐特立看到了,随后,她就被聘请到列宁师范学校担任音乐老师了。

在这之后,李伯钊参加了全国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庆祝晚会,在这次晚会上,李伯钊先后两次登上舞台,她表演了《最后的晚餐》和《农奴》这两个节目,这是红军时期最早的两出戏。

1931年11月,伴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创刊了,不久之后,李伯钊就担任了《红色中华》报的编辑和校对。

在当时的中央苏区,作为机关刊物的《红色中华》报,它是当时最有权威的一块新闻阵地,也是在苏区广大军民心中受欢迎程度最高的一个宣传工具。

如果将当时中央苏区所有的革命事业,比作一个在前线奋勇杀敌的红军战士的话,那《红色中华》报就是战场上战士们冲锋之前的号角。

毛泽东经常会进到《红色中华》报的编辑部来查看一些消息。如果不太忙碌的话,毛泽东还会和当时编辑部里的李伯钊、周以栗、王观澜和杨尚昆等人,坐下来聚在一起聊聊家常。

通过这些聊天,毛泽东可以了解到《红色中华》报近期的发展情况,比如取得了哪些好成绩,又或者遇到了哪些困难,等等。

由于当时的《红色中华》报正处在创刊阶段,所以各项工作非常繁重。李伯钊负责的是编辑和校对工作,每一天之中,她都至少要校对四版《红色中华》,四版的所有字数加在一起,差不多有12000多字了。

当时苏区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有时不得不熬夜完成一些任务的时候,李伯钊他们就只能点着桐油灯开展工作,桐油灯的光线非常暗,所以大家只能紧紧凑在一起,在很小的一张桌子上进行工作。

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之下,面对这么大的工作量,李伯钊还是可以抽出时间,然后去基层进行采访和调查研究。

采访和调查结束之后,李伯钊会把自己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写成文章,然后刊登在《红色中华》报上,最终,这些文章可以给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1932年6月下旬,为了迎接第四次反“围剿”战争,苏维埃中央政府决定发行第一期60万元的“革命战争”短期公债,发行的范围是整个中央苏区。苏维埃中央政府还规定,这次“革命战争”公债以半年时间为归还期限,在七月之内必须完成。

中央政府的这个规定刚一制定出来,李伯钊立即进行了推广宣传,她在《红色中华》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叫做《怎样发动群众热烈的来购买“革命战争”公债?》。她当时强调道:

    “各级苏维埃政府,必须注意施行这项工作的具体方法,否则容易出错,因为在苏区发行公债,这是第一次。只有从政治上去动员群众,才能使群众对苏维埃发行的公债有明确的认识,然后群众才能自动的、热烈的购买公债。”

除这篇文章之外,李伯钊还先后在《红色中华》报上,发表了好几篇见解独到、意义深远的文章,比如《关于征收税收问题的意见》,还有《纪念“三八”与妇女工作应有的变化》等。

在如此繁忙的政治工作之外,李伯钊还是会抽一些时间出来,放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在中央苏区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李伯钊创作和主演了众多舞蹈和戏剧节目,正因为如此,她在当时的中央苏区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

宁都起义发生之后,党中央决定将原来的国民党孙连仲部第26路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同时,党中央还派萧劲光和刘伯坚等同志来做这支红五军团的政治工作。

随后,为了进一步加强这支红五军团的政治宣传工作,李伯钊找到了钱壮飞和胡底,他们最终合作编写了一出戏,取名叫做《为谁牺牲》,他们三个人既是幕后的创作者,同时也是主要演员。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平常每一次的演出中,演员在舞台上站好之后,观众全部进场之后,只要大幕一拉开,台下马上就会有人带头鼓掌,随后会响起更热烈的掌声,而且还会有观众喊各种革命口号。

久而久之,演员们也习惯了这种模式,他们每一次都是在观众的掌声中登台表演的,台上台下的人全都热情高涨,最终的演出效果也会非常好。

这出《为谁牺牲》是以白军当时的受苦情形为主要内容的,非常适合当时的大环境,在创作编写的过程中,李伯钊投入了很多精力。可是,这出《为谁牺牲》最终上演的时候,她和钱壮飞、胡底几个人却傻眼了。

这出《为谁牺牲》的演出,完全违反了先前的模式。那天下午,红五军团的很多战士都大老远地赶来看节目了,大家迫切地等待着这出戏开场。终于在傍晚前后,这出《为谁牺牲》正式开始表演了。

让台上的李伯钊、钱壮飞和胡底三个人非常意外的是,这次大幕拉开的时候,他们三个人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掌声。台下坐了那么多红五军团的战士,可是大家都很安静,现场鸦雀无声。

当时正好演到一个很重要的情节,李伯钊都有点心慌了,她在心里嘀咕道:“是这出戏没有编排好吗,为什么连一个鼓掌的人都没有?”不过,既然已经登上舞台了,那节目就必须表演下去,在这之后,三个人就强忍着内心的不安继续演出。

结果,开场五六分钟之后,红五军团的战士们开始被这出《为谁牺牲》吸引之后,现场立即爆发出了掌声,持续了好几分钟,久久不能停止。

偶尔掌声停下来了,人群中重新变得安静的时候,台上的李伯钊等人还能隐约听见哭声,一个人哭了,就有十多个人跟着哭。再后来,红五军团的战士们就开始一起喊口号了,他们当时喊道:“打倒蒋介石,我要当红军!”

第一场演出取得成功之后,这出《为谁牺牲》的大名就在整个红五军团传开了,战士们都非常想看这出戏。最终,这出戏先后在红五军团20000多名战士的好几个驻地里,每天三场地演出了好长一段时间。每一次演出都会有战士哭,哭过之后他们就一起喊道:“打倒蒋介石,我要当红军!”

1933年,李伯钊担任了中央政府教育部艺术局的局长。在这段时间里,李伯钊经常带领着剧团四处奔走,他们时常去往前线进行慰问演出,也经常进入农村各地进行巡回演出。

最终,他们的剧团在苏区内外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很多节目都很受欢迎,观众们甚至连节目的名字和演员的名字,都能随口讲出来,而且讲得一字不差。

1934年10月,李伯钊将戏剧学校的工作交给瞿秋白之后,她跟着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在长征过程中,李伯钊留下了一段非常传奇的三次过草地的经历。

1935年秋天,在当时,战士们遇到的最大的威胁有两个,其一是自身已经断掉的粮食供给,其二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扰乱。那么,当时的情况到底有多么严重呢?

一天,一片小土坡上躺着一个红军战士,他穿戴得非常整齐,简直就像特意整理过的一样,水壶也完好无损地挂在腰间。李伯钊经过那里的时候,她看到了这位红军战士,因为距离很远,也看不太清楚,李伯钊就以为这位战士只是累了,在躺着休息。

在过草地的过程中,如果一个战士掉队了,那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李伯钊就想叫醒这位战士。走过去之后,李伯钊喊道:“同志,别睡了,醒醒,起来继续走吧!”结果怎么叫也叫不醒,李伯钊凑近战士的脸仔细看了一下,战士的眼睛半睁半闭,李伯钊怎么可能叫得醒一个死去的人呢,在当时,疲惫和饥饿已经夺去这位战士的生命了。

那个时候,部队里战士们缓解饥饿唯一的办法,就是挖野菜,由于他们是在后边赶上来的,前面经过的部队已经把附近的野菜挖干净了,迫于无奈,他们就只好走很远的距离,专门到有野菜的地方去挖。

千辛万苦找来的野菜并不能直接吃,因为有些是有毒的,队伍中早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的红军战士年纪轻轻就牺牲了,只因为他不认识有毒的野菜,吃下去了,然后就牺牲了。

为了应对这样的局面,李伯钊带领着宣传队四处奔走,最终采集到了各种各样很多野菜,他们自己先分清楚哪一种是可以吃的,哪一种是有毒的。之后,李伯钊就带领着宣传队,去教大家认识这些野菜,做了这一系列工作之后,红军队伍中就很少再发生误食有毒野菜的事情了。

长征过程中,李伯钊三次过草地的传奇而感人的事迹,是当时参加万里长征的所有女红军战士们的一个生动的缩影,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李伯钊这样的革命战士,中央主力红军才能在长征的历史上,留下如此灿烂辉煌的一页。

最后,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所讲的那个话题,在当时,李伯钊花了好几年时间创作出来的这部歌剧《长征》,明明已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毛主席看完之后,他为什么会专门提出“不能拿我当菩萨拜!”这个意见呢?

在当时,这部歌剧《长征》之所以能获得举国上下的一致好评,这和它自身的大胆突破、大胆创新是分不开的,具体是什么样的创新呢?

那就是,这部歌剧《长征》,不仅热情赞颂了中央红军队伍中伟大的长征精神,而且首次在舞台上塑造了“毛主席”这一艺术形象。当然了,肯定不是谁都能扮演毛主席的,在这部歌剧《长征》中,扮演毛泽东的人是李伯钊亲自挑选的,演员的名字叫于是之。

在当时,歌剧《长征》连着演出了五六十场,人民群众非常喜欢。尤其是每一次演到17位勇士一起抢渡大渡河的情节的时候,等舞台上的毛主席一出场,观众马上就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伴随着掌声一起的,是人民群众的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大家高呼道:“毛主席万岁!”

就是观众这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最终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那次,毛主席看完节目之后,他其实并没有对这部歌剧《长征》不满意,他只是觉得,长征过程中发生过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那么多,创作者应该努力创作更多的作品和更多的人物出来,努力把他们都搬上舞台,而不是把所有的功劳都归结在他毛泽东一个人的身上。

之后,毛主席就将自己的这些想法讲给了女儿,然后让女儿转达给李伯钊,毛主席当时这样说道:

    “写革命,写长征,我都赞成,但是,我毛泽东,不能当菩萨拜!党内有那么多的好同志,应当多写写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毛泽东独龙能下雨吗?光写我一个人怎么行呢?”

最终,毛主席的这些想法顺利地来到了李伯钊的耳边,这也对李伯钊之后的创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而且在当时,李伯钊自己也对这部歌剧《长征》不太满意,她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将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表现出来,于是,她就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她决定改写《长征》。

李伯钊和杨尚昆在1985年初,一起前往遵义城,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站在旧址面前,昔日的往事再次浮现在了李伯钊的面前,使得她感慨万分。最终,李伯钊决定在自己改写歌剧《长征》的时候,增加一场关于遵义会议的戏进去。

然而,从遵义城返回北京之后没过多久,李伯钊就彻底病倒了,最终,她在1985年4月17日与世长辞。

没能如愿改写歌剧《长征》,这似乎成了李伯钊生命中的一个遗憾,只是,这或许也是鞭策我们后来人的一种动力。他们没能完成的事业,总有后来人替他们去完成。

逝者已去,风骨长存。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1249357291688299

作者:奥古说历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