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张灵甫遗孀来到孟良崮祭拜,得知丈夫墓址:也给我留一个位置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2007年4月,孟良崮迎来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妇人。她来到孟良崮后,没有丝毫犹豫,径直来到一处山洞,并在山洞中放上一束花环。这个山洞乍看下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若是了解历史的,定然明了此山洞可是“大有来头”,它就是张灵甫陨命之处。

张灵甫的大名,我想熟悉近代史的,对其肯定不会陌生,他曾任国民党整编第74师师长,是国民党名将,也是蒋介石爱将。1947年,孟良崮战役,整编74师被我华东野战军全歼,张灵甫亦被我军击毙于孟良崮一山洞处,也就是上文那位老妇人去的那个山洞。

来到这个山洞祭拜张灵甫时,老妇人面露伤感,眼含热泪,怔怔地站在那里许久,谁也不知道此时此刻的她,到底在想什么。但是,从她那悲伤的面庞,在场所有人都知道,此时的她是悲痛万分,万念俱灰。之后,当陪同人员告知这位老妇人,张灵甫的墓址将选定在这山洞上时,老妇人便说道:“也给我留一个位置。”

这位特殊的老妇人到是谁呢?她为什么要给张灵甫献花呢?又为什么会说在张灵甫墓穴旁边给她留个位置呢?

她就是张灵甫遗孀王玉龄。

1928年6月,王玉龄出生在长沙市的一个经商世家,王家祖辈经商有道,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王玉龄刚出生时,王家就拥有良田千顷,钱财无数。且王家不但有钱,因为王家十分懂得用钱结交国民党政府高官,时任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所用的第一辆轿车就是王家捐赠的,所以王家在国民党政府内部也是个手眼通天的主。

除此,因为王玉龄的父亲王树南是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生,而保定军校第六期可以说是将星如云的一期,当时国民党军队高层毕业于第六期的,就有顾祝同、王东原、钱大钧、王伯龄、上官云相等人,因此借着王父的同窗之情,王家在军队中也能说上几句话,分量不轻。

值得一提的是,王玉龄母亲的家族较之王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王母祖辈曾有人在清朝担任过尚书、两江提督、总兵等职,王玉龄的外祖父罗孝连就曾任清朝正二品贵州总兵。同时,罗家还与晚清重臣曾国荃、左宗棠家族有姻亲关系,王玉龄舅外公有两个女儿就分别嫁到了曾国荃和左宗棠家。

有着这等显赫的家世,王玉龄自然就是一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主”,其生活水平可想而知,是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贵生活。

当然,这等富贵生活却并没有让王玉龄变成一个胡搅蛮缠的千金大小姐,在王母的谆谆教导下,王玉龄成为了一位美丽、善良、温柔、单纯的大家闺秀,从她的身上,你看不出任何富家小姐的恶习,有的只是知书达礼与落落大方。

或许是出生于乱世的关系,纷飞的战火、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眼见残暴的日寇肆意屠杀我中华儿女,在中华大地四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这就让王玉龄在很小的时候便就有了参军入伍,杀敌报国的远大理想,发誓一定要将日寇赶出中国。

15岁那年,王玉龄自觉自己已经有能力保家卫国了,便果断向母亲强烈要求让自己去当兵。当王母问她为什么要当兵时,她回答“杀鬼子”,即使王母跟她说她什么也不会,热血沸腾的王玉龄也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回道:“我可以给伤兵端茶送水,照顾他们的起居。”

然而,王玉龄终归是富家千金,从小就有一大堆佣人伺候的她,别说是照顾别人,就连简单的端茶送水,她都是不会的。

彼时,王玉龄毕竟只是一个15岁的女孩,纵使她强烈要求要去当兵,王母也不放心让她去,故而王玉龄当兵的想法,最终未能成行。

当然,虽不能亲上前线杀敌报国,但王玉龄却从未放弃对日寇的仇恨,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要让日寇付出应有的代价。之后,王玉龄无论是在台湾生活,还是赴美留学,从不买日本货,也从不正眼看日本人,心中始终牢记日寇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虽然王玉龄没有完成当兵的梦想,但后来的她却与一位军人有了一段姻缘,成为一位军嫂,这也算是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她自己当兵的梦想。

没错,这位军人就是张灵甫。

说起王玉龄与张灵甫的相识,这还得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张灵甫的部下,一位姓张的处长。

1944年,张处长见自己的老领导,已经41岁的张灵甫一直未续弦,生活上没能照顾,形影孤单,便就想着给他找一位妻子,与他相伴。

经过多方面的寻找,张处长看中了王玉龄,王玉龄在家世、相貌和性格上都是无可挑剔的,显然配得上张灵甫这位蒋介石的爱将。人选确定,接下来自然就是想办法让张灵甫与王玉龄两人认识,只有两人有意,才有结合的可能,不然就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那怎样才能让他们两人相熟呢?张处长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先是给张灵甫寄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极尽夸耀王玉龄的才貌双全,说她是一位天生丽质、知书达礼的女子,是一位世间难得一见的佳人,可遇不可求啊!果然,张处长信中对王玉龄的描述,让张灵甫对王玉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了想一窥真容的冲动。之后很快,张灵甫就将这“冲动”付诸行动。

一日,张灵甫寻得空闲,便专门乘坐飞机从重庆赶往王玉龄所在的长沙,寻觅佳人。然而,这次寻找,却并没有让张灵甫抱得佳人归,而是扑了一个空。

此时的王玉龄,因为日寇占领湖南的关系,早在1937年便跟随家人远离故土,四处漂泊。在张灵甫去长沙找她的时候,此刻的她正在贵阳的一所中学读书,正在校园里与同学们无忧无虑地欢快玩耍,并不知道此时正有一位将军从遥远的重庆,专门乘机来长沙找她。

目光转回到张灵甫这边,当时张灵甫来长沙寻觅佳人落空后,便只能悻悻地回到重庆,心情很是沮丧。然而,这次无功而返并没让张灵甫放弃去寻找王玉龄这位佳人,反而是让他越发地思念王玉龄,为此张灵甫更是患上了一种病,名叫相思病。为了能见到王玉龄,张灵甫告诉张处长,一定要想办法帮他找到王玉龄,只要一有王玉龄的消息,就立刻通知他。

或许是张灵甫和王玉龄本就有这么一段姻缘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张灵甫见到了王玉龄,并因此产生了一段羡煞旁人的“郎才女貌”般的婚姻。

1945年,抗战胜利,王玉龄随母亲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长沙。张处长得知王玉龄回到长沙后,便立即将这个消息告知了自己的老领导张灵甫,并在张灵甫的吩咐下,开始想尽办法去查探王玉龄的一切信息,为此不惜将自己的夫人都“利用”上。

在张处长和其夫人的不懈努力下,王玉龄的秉性、爱好都被张灵甫了解得一清二楚,张处长的夫人更是成为了王玉龄和王母的好友。

就这样,一切准备就绪后,两人的相熟便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天,王玉龄在张处长夫人的邀请下,前往长沙城内颇有名声的“一乐也”理发厅烫发,而这个行程,在张处长的“告密”下,也被张灵甫提前得知。

得知此事后,张灵甫很快就赶到长沙,并在张处长的陪同下,来到“一乐也”,就这样两人第一次见了面。也就是这一次见面,最终促成了一段“郎才女貌”的佳缘。

据王玉龄事后回忆:当时我(王玉龄)在烫发,从镜子的反射中,我看到他(张灵甫)踏进店门,径直走到我身后,然后就站着不动,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我从来没被一个男人这么看着过,有些生气,便横了他一眼。

这世上的事,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明明第一印象就不好,明明知道对方对自己的印象不好,两人却最终还是在一起,成为一对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张灵甫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什么样的佳人没见过,王玉龄虽长得俊俏,但也并非是什么绝世美女,若是当时王玉龄看到张灵甫盯着她,表情是羞涩,而不是生气的话,恐怕张灵甫也不会看上王玉龄。

晚年的王玉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当记者问起她,她知道张灵甫为什么会看上她吗?王玉龄是这样回答的:“后来张将军告诉我,如果我不是横他一眼,而是冲他笑,他就不会追我了。因为当时喜欢张将军的人很多,我并不是其中最漂亮的。我横他一眼,可能就让他觉得我很特别,便就生起了追求之心。”世上的事,就是这么神奇,就这么一横,横出了一段姻缘。

理发厅这次见面后,张灵甫是彻彻底底爱上了亭亭玉立的王玉龄。此后,已经42岁的张灵甫便想尽一切办法,对王玉龄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为了与王家相熟,从而追求到王玉龄,生性高傲的张灵甫便放下身段,通过张处长的关系,主动宴请王玉龄一家。宴席间,作陪的张处长一直在旁敲侧击,向王家和王玉龄表明张灵甫的心意,打探王家和王玉龄的口风。王母听后,虽心知肚明,但却并未有特别明确的示意,王玉龄则一直低着头不说话,也没有任何的表示。

这顿饭,虽然没让张灵甫得知王家和王玉龄对此事的准确回答,但也并不是毫无用处。宴席过后不久,王家出于礼貌,再加上也不太敢得罪这位蒋介石的爱将,所以虽明知张灵甫的用意,但也回请了张灵甫,请他到王府一聚。如此,张灵甫便与王家结缘,之后他便开始借着各种理由,频繁出入王家,趁机与王玉龄拉近关系。

渐渐地,王玉龄曾经对张灵甫冰冷的心,开始变得温暖起来,她逐渐被博学多才、英俊魁梧的张灵甫所吸引,开始主动跟张灵甫闲话家常。很快,王玉龄答应了张灵甫的交往请求,并在交往的一两个月后,私定终身。

起初,王玉龄的母亲是坚决不同意王玉龄嫁给张灵甫的,毕竟王玉龄当时才十七八岁,而张灵甫却早已是不惑之年,两人相差二十几岁,年龄相差实在太过悬殊,故而是坚决不同意。

然而,王玉龄对张灵甫却早已到了“非君不嫁”的地步,所以在张灵甫求婚时,没有丝毫犹豫,她就违背母意,私底下同意了张灵甫的求婚。此时,眼见女儿已经答应了张灵甫的求婚,木已成舟,王母只得同意两人结婚。

但是,或许是为了让女儿嫁得风光些,也为了让女儿嫁过去不受欺负,王母在同意张灵甫娶王玉龄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要由省主席作保,方允他们结婚。

要是寻常人,碰到这样的要求,可能早已愁上心头,不知该怎办,毕竟省主席可是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寻常人家别说是让他作保,就连见都不一定能见到。然而,张灵甫可不是寻常人,作为蒋介石的爱将,别说是让省主席作保,让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作保都不是问题。故而,当王玉龄的母亲提出这个要求,张灵甫没有丝毫迟疑,迅速就答应了她的要求。

很快,张灵甫便就请了时任湖南省主席程潜出面作保。尔后,王母见程潜出面,便也不再说什么,顺势就答应了张灵甫与王玉龄结婚。

说起张灵甫与王玉龄的婚礼,这里还有着一小段曲折、有趣的故事。

婚礼前夕,准备在上海金门饭店举行婚礼的张灵甫,便接到了来自南京蒋介石签发的命令:他被委任为七十四军军长兼南京警备司令,并被通知“速返南京,明天一早,蒋委员长召见。”军务所累,张灵甫只能匆忙举行婚礼。

因为婚礼仓促,张灵甫和王玉龄的结婚礼服都没有做好,当他们去试礼服时,就出现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趣事。彼时,由于他们的礼服都是人工制作的,所以就需要经过数次的修正,最终才能做到合身。但是,当时由于两人的婚礼实在太过仓促,致使制作两人礼服的裁缝师就没有时间去修改,所以这也就导致王玉龄和张灵甫仓促去试礼服时,就出现了尴尬的一幕:张灵甫的西装太小,王玉龄的婚纱太大。

王玉龄的婚纱倒是好改,裁缝师快马加鞭,在婚纱的腰身上用了些功夫,便合身起来。但是,张灵甫的西装因为太小的缘故,根本就无法在婚礼进行前,将其修改合身。没有西装,婚礼就显得不伦不类,无奈之下,张灵甫只得是随机应变,在婚礼举行前直接就向在场参加婚礼的好友借了身合适的西装,之后便穿着这件借来的西装,举行了婚礼。

因为蒋介石要求他明天一早就去见他,所以婚礼结束后,张灵甫便立刻脱下自己的西装,连夜带着已经正式成为自己妻子的王玉龄,坐上了前往南京的火车。

两人就这样,在火车上度过了自己的新婚之夜。

婚后,张灵甫与王玉龄恩爱有加,为了不让妻子感到寂寞,只要军中没事,哪怕只有几分钟的空闲,张灵甫也要赶回家中陪着王玉龄,或是在家闲聊,或是作诗猜谜,或是携手逛街,或是郊外踏青,可以说是琴瑟和鸣,鹣鲽情深。

结婚的第二年,王玉龄便与张灵甫有了两人的爱情结晶。然而,正当夫妻两人满心欢喜地在家盼望着新生命的降临时,突如其来的意外,却打破了两人平淡但温馨的生活。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与我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起内战。我党为了中国的未来,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被迫奋起反击,开始了解放全国的战斗。张灵甫既是蒋介石的爱将,也是国民党军的名将,与我军的战斗,自然少不了他的存在。

1947年3月,张灵甫接到蒋介石下达的命令,率所部整编第七十四师赶往孟良崮,乘机占领沂水至蒙阴公路。出发前,王玉龄并不知道张灵甫这一去就是天人两隔,只是以为跟平常一样,打完仗就能回来,所以只是像往常一样,为他收拾好行李,送他出家门后,她便在家安心地和自己肚中的孩子等待自己丈夫张灵甫的归来。

张灵甫身死前,王玉龄曾到前线探望过张灵甫,那时王玉龄怀着9个月的身孕。在王玉龄去前线最后一次看张灵甫的1个月后,王玉龄生下了与张灵甫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取名张道宇。因为前方战事吃紧,张灵甫未能回到家中看望自己刚出生的孩子,直到身死,张灵甫都没能和孩子见上一面。

5月,张灵甫率领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在孟良崮战役中被我军全歼,张灵甫本人也在战役中丧生。张灵甫临死前,在最后时刻,给自己的妻子王玉龄写了一封遗书,让参谋杨占春转交给她。遗书中,张灵甫这样说道:“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龄吾妻,今永诀矣。”

张灵甫在孟良崮丧生的消息传到王玉龄的耳中时,王玉龄悲痛欲绝,几乎晕厥。之后,王玉龄几度想自杀,追随丈夫而去,但是看着怀中还未满周岁的儿子张道宇,王玉龄却只能坚强地活下去,她需要替丈夫养育好两人的儿子。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王玉龄携儿子张道宇也跟着去了台湾。俗话说得好“人走茶凉”,曾几何时张灵甫还在时,王玉龄一家是衣食无忧,但是随着张灵甫身死,便再无多少人关注王玉龄一家,去了台湾后,王玉龄只能靠着张灵甫那微薄的抚恤金度日,日子过得很艰辛。

最终,为了养家糊口,让一家的生活过得好些,1953年,王玉龄在丈夫生前好友孙立人的帮助下,独自一人前往美国打拼。王玉龄来到美国后,为了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便决定先进入大学深造。之后,王玉龄便边打工赚学费,边在纽约大学会计系深造。

1958年,王玉龄以优异的成绩从纽约大学毕业。毕业后,王玉龄进入美国一家航空公司做财务,这一干就是21年,直到退休。在这21年间,王玉龄从未缺少过追求者,然而她却从不接受任何人的追求,她的心里始终只有张灵甫一人,其他人再也进不了她的心。

同时,在此期间,王玉龄还收到了周总理邀她回国访问的邀请。

1973年,机缘巧合下,周总理从侨胞的口中得知了王玉龄在美国的情况,于是便让当时在联合国担任安全理事会代表的黄华设法找到王玉龄,邀请她回国参观、访问。

起初,接到邀请的王玉龄有些犹豫,但是在周总理和黄华诚挚的邀请下,王玉龄最终打消了顾虑,欣然接受了周总理邀她回国访问的邀请。

不久,王玉龄经香港,回到了阔别二十余年的祖国。

王玉龄回国后,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接见了她。交谈中,周总理言辞恳切地说道:“我曾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张灵甫是我的学生,我们没有把他争取过来,我有责任。”之后,周总理还表示王玉龄想回大陆,来去自由,不会有任何的阻碍。

1976年5月,王玉龄再次访问北京,邓颖超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王玉龄。1992年,因王玉龄的母亲思念故土,王玉龄便带着自己的母亲回到湖南长沙定居,直到王母去世。2005年,因儿子张道宇在上海经商的缘故,加之王母已去世,王玉龄便定居上海。

2007年4月,王玉龄来到孟良崮,来到张灵甫陨命的山洞祭拜。之后,当她得知我党决定在山洞上修建张灵甫墓时,她就与身边人半开玩笑地说道:“也给我留一个位置。”

王玉龄17岁结婚,19岁丧夫,和张灵甫的婚姻仅仅只是持续了2年的时间,更甚者两人实际相处的时间仅仅只有不到1年多得时间。

然而,这段短暂的婚姻,却成为了王玉龄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张灵甫死后,一直深爱着他的王玉龄终生未嫁,为他守寡70余年。这份真挚的感情,让世人为之动容。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023276448650850

作者:奥古说历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