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目视着十大元帅照片,指着陈毅对宋美龄感叹:此人太厉害了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1955年,在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上,评选出十大元帅,十大大将等一系列军衔。其中有一位元帅是非常特殊的存在,他不仅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还能吟诗作对,更是在建国后担任外交部长一职,业务不可谓不精通。

新中国十大元帅被选出来后,蒋介石目视着十大元帅的照片,指着他的照片对身边的宋美龄说:“这个人实在太厉害了!训练最精!诡计最多!剿灭最困难!”

相信各位看官也已经猜到了,此人便是被毛主席称为“好同志”的陈毅元帅,那么陈毅到底做了什么,让蒋介石发出如此感慨呢?

能当上元帅的人自然非常不简单,今天我们要说的陈毅元帅,他的一生恰好向我们演绎出何为传奇,何为惊心动魄。

1901年,陈毅出生在四川乐至县的一个农村家庭,祖上曾有不少家产,但因时局动荡,等到陈毅出生时,家道没落,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

陈毅的父亲是旧社会的文人,毫不夸张地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陈毅的母亲具有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优良道德传统,勤俭持家,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

陈毅自小在父母的良好教育下成长,5岁时就接受启蒙教育,每天天刚亮就要起床读书识字,他父亲在空闲时就教他弹琴,下棋,游泳,为他培养各种兴趣爱好。

等到陈毅稍微长大了点,他就被父亲送到当地的学堂去读书,陈毅天资聪颖,在上课时非常认真,别的学生觉得中国的古典书籍非常枯燥无趣,而他却主动学习新知识,不能理解的就在课下询问先生,先生觉得他非常勤奋好学,就教了他很多书本外的知识。

陈毅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靠着自己的勤奋好学,打下了深厚的文化理论基础,这让他一生都受益匪浅。

1916年,陈毅考入成都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崇尚科学,敢于批判旧思想,但保守派的老师对他很不满意,有一次考试,陈毅在卷子中写的是一些新思想和先进科学的内容,他的老师认为此人离经叛道,索性就将他的分数打成全班最低,以示警戒。

陈毅和很多同学对此事都气愤不已,说道:“我们这所甲种工业学校,明明是新式工业学校,应该提倡民主与科学,现在倒行逆施,推崇迷信与旧思想,何意?”

陈毅在这所学校待了几年时间,家中已然无法承受这高昂的学杂费,他曾经想过去当兵以减轻家庭负担,但是他后来一想,这些地方军阀连年征战,根本就不是为了广大受苦的老百姓谋利益,而是为了争夺各自的势力范围,这样的军阀只会给老百姓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所以自己是不会替他们卖命的。

正在他一筹莫展之时,四川大批进步人士要组织一些有志青年去法国勤工俭学,为此开办了四川省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陈毅在经过一番努力后,终于进入该校并且取得赴法留学的资格。

1919年,陈毅随同一大批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启程,坐上了前往法国的“麦浪”号轮船,到了法国后,陈毅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和发达资本主义强国之间的差距,他心中的报国想法更加强烈,同时,也认识了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等进步青年,时常与他们探讨报国之路。

他们在法国经过做社会调查,发现国内的各大报刊时常宣扬法国社会有多好,说的是天花乱坠,但是却与当时的法国现实完全不符。

1921年2月28日,陈毅等人来到公使馆门前请愿,提出“工作权和求学权”的口号,但却被法国警察驱逐暴打,后来,陈毅和蔡和森等人领导了留学生的爱国运动,法国本身就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绝不允许外国留学生在本国领土有所作为的,所以陈毅等人被法国当局抓起来遣送回中国。

1922年,陈毅回到四川老家,通过蔡和森的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于陈毅的文笔不错,就在当年受朋友所邀,成为了《新蜀报》的主笔兼编辑,写一些关于国际形势的文章并且介绍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的状况。

在此期间,他多次撰文比较中法两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让世人知晓如今的中国还只是个“睡狮”,各地军阀混战,只有无数的老百姓团结起来,革除掉那些不合理的事情,国家才可能繁荣富强,人民才有可能过上好日子。

1923年,陈毅来到北京,经过李大钊等人的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此他确立了终生的信仰,彻底地成为了一名无产阶级战士,开始了他为党奉献一生的新篇章。

由于陈毅刚从法国归来,学识比较渊博,他还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所以他被党中央委以重任。

陈毅在“三一八惨案”中,与李大钊等人带领1万多名群众在天安门前抗议帝国主义列强的所谓“通牒”,他带头向执政府进发请愿,可不成想执政府派出100多名军警,举枪对准群众,当陈毅说要面见段祺瑞时,持枪军警朝着无辜群众开枪,当场打死47人,打伤100余人。

陈毅被人群挤到军警的几挺机枪中间,幸好没有受伤,等到北洋政府的军警没有开枪后,陈毅立刻背起一名受了重伤的同志撤离现场。

众人在回到中共北方区委机关后,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他们决定以后要用一切手段对北洋反动政府展开舆论攻击,以揭开段祺瑞的卖国行径以及屠杀无辜百姓的暴行。

而陈毅自从在法国参加大游行以来,这次的“三一八惨案”绝对是他见过最残忍血腥的一场游行,他没想到段祺瑞竟然将枪口对准同胞,如此腐败无能的政府,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他越想心里越痛苦,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滴落,同时,他大喊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黑暗血腥的一天,人民终将获得胜利!”

1926年,北伐大军在当时的革命重镇广州誓师,北伐的对象正是北洋军阀的三股势力,陈毅收到李大钊密令,回到四川参加军事行动,陈毅和朱德(刚从苏联回国参加革命)在万县动员川军杨森易帜策应了北伐军,不久,北伐军就顺利攻克了武汉三镇,取得北伐战争的阶段性胜利,这也让陈毅明白了只有把枪杆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硬道理。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陈毅紧紧跟随党中央,走上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独裁统治的道路,他在参加南昌起义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指导员,并带领剩余部下参加了湘南起义。

为了扩大革命队伍,朱德和陈毅等人带领大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增强了根据地的武装力量,鼓舞了广大军民同志的斗志,也揭开了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在此期间,陈毅带领部队多次粉碎了蒋介石大军的“围剿”计划,他先后被任命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党代表,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师长,前委书记等职务。

红军在创建中央苏区以后,蒋介石每次派大军来围剿之时,陈毅总能身先士卒,带领部下专挑“硬骨头”去啃,在几次作战中都能出色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作战任务。

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陈毅担任江西军区总指挥,在一次负责指挥永丰地区前线作战的任务时,敌军的周浑元出动了1个师的兵力向老营盘一带发起进攻,陈毅得到情报后立刻骑马朝老营盘地区赶去。

现场的战斗非常激烈,敌军凭借军机的优势,明目张胆地在低空对着我军前线一路扫射过去,非常嚣张,陈毅看到前线的工事几乎被敌人的炮弹给炸毁,我军大部分人员也已经向后方撤离,他最终决定放弃这个阵地,往山下转移。

当陈毅骑行到山谷地带时,忽然,从林间射来多发子弹,陈毅突然感觉右腿被什么东西给撞击了一下,随即身体失去了平衡,向一侧倒去。他的警卫员见状,立刻将他扶下马,大声喊道:“司令,您的腿受伤了!”

陈毅则淡然一笑,说道:“怕什么,又没打中脑袋瓜!”

他甚至还想走动一下表明自己没受什么伤,可他右腿根本就迈不开步,他眼睛朝自己腿部一看,裤子早已被鲜血染红,摸上去黏糊糊的,警卫员立刻找人抬来一副担架,让他趴在上面,陈毅嘴里还念叨着:“伤在哪里不好,非要打在跨部!”

等到了战地医院时,医护人员为他处理伤口,发现这颗子弹刚好卡在陈毅的胯部的骨头附近,此处是人体的承重点,不容易包扎,医生把他的身子翻过来,翻过去,陈毅疼得浑身是汗,但始终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当3师16团的团长李寿轩过来看望他伤的怎么样时,陈毅不顾自己身上的伤痛,硬是翻了个身子对着他说:“我这伤不要紧,我看到你们团之前打得那场仗非常艰难,敌军的人数或火力都超过我们的好几倍,你们只得半夜在战场上的敌人尸体中去摸点弹药回来?”

李寿轩见陈毅作为一个司令员,在受了重伤后,仍然关心自己的团的作战情况,能说出这么多的细节后,非常感动,他本来想汇报一些前线战场的情况,可却不知道为何连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只好说句:“司令多保重身体,我知道您失血过多,肯定非常虚弱,还会口干舌燥,我找人给您带点沙果!”

虽然陈毅后来在医生的全力救治下,保住了性命,但是想要彻底恢复往日的行动尚且需要一段时日,但此时党中央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接连失利,党中央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只能退出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

此时的形势十分危急,红军必须立刻进行长征,而陈毅的伤势显然无法支撑他走完这前途未卜的突围转移之路,并且当时根据地还有不少同志受伤无法远行,所以党中央决定将主力部队全部带走,留下一部分同志继续留守在苏区,一方面可以照顾这些无法正常行动的伤员,一方面也是为革命事业留下“火种”,以待长征胜利后,将革命的烈火“燃遍”全国。

所以,党中央任命陈毅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这实际上就是有调派驻守苏区全部人员的能力,陈毅心里清楚,自己身体有恙,如果强行跟着大部队行进,就会成为他们的“累赘”,还不如留下来为革命做出另一番贡献。

但是这些留守的人员大多数身上都有伤病或疾病,仅靠他们又如何能抵挡得了蒋介石的百万大军呢?

陈毅接到上级指示后,他认真地思考了同敌人的斗争路线,心想这将是一场长期的斗争,他不但要让留守的部分红军伪装成主力部队的样子,以拖缓国军追赶中央红军的速度,为他们争取宝贵的时间,还得思考被蒋介石识破计划后,如何以这些兵力去抵挡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这一下,陈毅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但也正是从此刻开始,蒋介石开始视陈毅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将他除之而后快。蒋介石曾在国军中下过一个悬赏令:如果谁能杀死陈毅,并呈现出证据,就赏他5万块大洋!

可以从此看出,蒋介石是下了血本的,这5万大洋可是一个家庭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但也同时说明陈毅在这片区域给蒋介石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

陈毅在伤势稍微稳定后,根据当时的形势变化,提出要坚持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的主张,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举措,虽然陈毅率军利用苏区地形与敌人进行周旋,但还是在数倍于己的敌人的围攻下损失惨重。

1935年2月,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向驻守在中央苏区和邻近苏区的人员发来指示,要他们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并率领一个团从于都向长汀方向突围。

3月9日,军事委员会委员贺昌带领2个营的兵力担任先锋队,在半路上遭到敌军偷袭,贺昌当场壮烈牺牲,而陈毅和项英也在不久后进入到敌人的包围圈,他们果断分兵多路去行动,去往赣粤边界突围,在经过一番艰苦的突围战后,陈毅等人到达了大庾(现大余县)的油山廖地,众人决定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扩充游击队伍。

蒋介石知道陈毅在此处建立新的根据地后,安排了四万大军准备剿灭陈毅等人,蒋介石心想陈毅手下只有几千人,而己方派出的兵力是他的十倍,并且设置了多道封锁线,谅他们插翅也难逃。

陈毅和项英带着这支部队面对着强敌的进攻,坚定地依靠当地群众,通过武装斗争与群众斗争相结合的方式与敌人周旋,区区几千人就敢在赣南山区与敌人打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游击战。

陈毅时常会带着一股小分队来到落单的敌人后方进行活动,敌人疲于奔命,游击队员趁着他们极为疲惫之时再予以追歼,当敌人的大部队赶来支援后,游击队员就迅速躲进山洞,让敌人扑了空,对此,国军对游击队的这种战术颇感无奈。

但是敌人的频繁“扫荡”也让游击队员的食宿问题变得难以解决,游击队员在白天时经常会躲在深山密林之中,到了晚上他们就会去外面找寻一些野菜,野果子充饥,但是任凭他们怎么努力,还是经常会饿的吃不到饭,因为国军有时会放火烧林,将一片森林烧的只剩木炭,不剩一点可食之物。

1936年,“两广事件”发生后,陈毅和项英敏锐地捕捉到了局势变化的气息,他们集中主力打击了当地的地主和民团,壮大了游击队,人数比原来要翻一番,这可让蒋介石慌了神:怎么越剿人越多呢?

蒋介石继续派出他的嫡系部队对游击区进行集中清剿,但是蒋介石显然是低估了游击队员斗争的决心,陈毅等人就算被包围后,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还是瓦解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因此,蒋介石想要诱骗陈毅等人进入包围圈,再集中歼灭游击队,在随后的一次围剿中,陈毅等人险些丢了性命。

当时陈毅正带着游击队员驻扎在梅岭,我党有人被捕叛变,他供出了陈毅等人的藏身之处,于是敌人让叛变者写信给陈毅,上面写到党中央派人过来指导工作,要陈毅,项英等人来大庾城内见面。

陈毅一听是党中央来人了,心想肯定是出什么大事了,就匆忙赶过去与那人接头,陈毅毕竟是个将才,赶到大庾后发现气氛诡异,明显被骗了,赶紧绕道返回梅岭,国军立刻派出重兵将梅岭包围住,陈毅等人被围困了20余日,难以脱身,并且已经与外界断了物资供应,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就挥墨写下《梅岭三章》以便慷慨就义。

好在写下这首诗的第二天,就爆发了“西安事变”这一震惊中外的事件,国共两党开始展开第二次合作,国军按照约定从梅岭地区撤军。

在漫长的3年游击战争中,陈毅认为这是自己革命生涯中的至暗时刻,但陈毅也因为坚强的抗战意志被外界称为“南天一柱”。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方的游击队和部分红军部队被整编为新四军,陈毅担任东南分局的委员兼任第一支队司令员,但是新四军毕竟是在蒋介石的“眼皮子底下”活动,所以蒋介石时常在背地里对新四军进行打压。

最知名的事件自然要数“皖南事变”,在这次蒋介石一手策划的事件中,新四军伤亡惨重,叶挺被捕,项英壮烈牺牲,陈毅则被任命为代军长,继续与日军和国民党展开一系列明里暗里的斗争。

而真正让蒋介石痛恨陈毅到极点的事情发生在解放战争。当时陈毅与粟裕是黄金搭档,两人配合得亲密无间,始终能让敌人尝到苦头,陈毅和粟裕率军同国军打了一场耗时60多个小时的莱芜战役,我军在此役中以己方损失不到一万人的情况下,歼敌6万人左右,直接稳定了山东解放区的大局。

蒋介石被陈毅率领的华东野战军的恐怖作战实力给震撼住了,说道:“对于关内的几大匪军中,据我观察,实属陈毅一部作战意志最顽强,诡计最多,最难剿灭!”

随即,蒋介石派出他的王牌军队即张灵甫率领的整编74师进攻我解放区,想要将华东野战军给一举打垮,蒋介石之所以有这个自信,是因为这支部队曾在抗日战争时期作战十分勇猛,给予日军重创,战功斐然。

但是这支“铁军”照样被华东野战军给全歼,师长张灵甫被当场击毙,蒋介石得知他最精锐的部队被歼灭后,仰天长叹道:“这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在淮海战役这场政治影响最大的战役中,陈毅等人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歼敌约44万人,占到整场战役歼敌总数的八成,功不可没,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看到这个昔日游击队的指战员摇身一变,成为了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在正面战场上打不过陈毅,那就只能暗杀他了。

当上海被解放后,陈毅接到党中央指示,让他担任第一任上海市长,陈毅显然知道上海这座城市鱼龙混杂,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实则是各方势力角逐的场所,蒋介石在此地安排了众多的特务和黑帮分子,随时搅乱上海的局势,所以他一直留意周边局势的发展,并加快拔除身边“毒瘤”的速度。

蒋介石曾经下达过多次刺杀陈毅的计划,但都被陈毅识破,蒋介石气愤地喊道:“此人不死,我寝食不安!”

新中国的首次授衔仪式上,陈毅被授予元帅军衔,当蒋介石翻到陈毅的照片后,对着身边的宋美龄说道:“这个人实在是太厉害了,怎么杀都杀不死!”

陈毅后来担任过外交部部长一职,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了杰出贡献,在任职期间,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采取敌视封锁政策,陈毅都予以坚决回击,向世人展现出大国威严,同时他能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保持友好相处的关系,在众多国家面前树立起一个大国的元帅搞外交的形象。

1972年1月6日,陈毅因病逝世,享年71岁,陈毅元帅的一生可以用生的光荣,死得伟大来形容!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209972817662488

作者:奥古说历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