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十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多大差距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些国家出于地理、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原因逐渐形成了各种区域性国家联盟。目前全世界一共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还存在欧盟、东盟、非盟、阿盟等几个有影响力的国家联盟。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五国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如今的东盟已形成了一个人口超过6亿、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的十国集团。
除了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这五个创始成员国外之外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五国先后加入东盟从上世纪80年代起陆续加入东盟。目前东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均衡:有像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有被誉为“亚洲四小虎”的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有经历长期战乱后迎来高速发展的越南、柬埔寨,也有像缅甸、老挝这种世界最不发达国家。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只有719.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77万的弹丸小国。就是这样一个弹丸小国的经济总量却达到了3500亿美元、人均GDP约为6.2万美元。新加坡的人均GDP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8位。经济发达的新加坡也因为在城市治理方面的独特经验被誉为“花园城市”。新加坡作为一个小而精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远远超越其体量的影响力。
新加坡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咽喉要地马六甲海峡,成为控制国际贸易和能源安全的关键节点。正是靠着国际自由港的优势和国际一流的服务为世界各地的船舶提供转口贸易的平台才使新加坡得以坐地生财发家致富。时至今日新加坡作为国际航运的重要港口之一拥有东南亚最大的修造船基地、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最大的燃油供应港口。新加坡通过200多条航线连接着世界600多个港口。
如今的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拥有世界第二大集装箱吞吐量和世界第一的燃油销售量。新加坡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扼守马六甲海峡这一天然的地缘优势,不过新加坡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新加坡政府和人民多年来的奋斗。1961年新加坡政府创建的裕廊工业区包含了来自各地的跨国公司和本地的高技术制造业公司。
新加坡政府也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将新加坡东北部划为新兴工业和无污染工业区;沿海的西南部、裕廊岛和毛广岛等划为港口和重工业区;中部地区为轻工业和一般工业区。从上世纪60年代起发达国家开始将自己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向外转出。新加坡乘着这一东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1968年至1988年期间新加坡保持着年均9%的经济增长率,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上世纪80年代的新加坡已完全改变了以转口贸易为主的殖民经济结构,建立了以制造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结构,成为了东南亚地区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电子电器产业以年均20%的增长率快速发展着。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1980年的国庆讲话中指出:“我们更大的前途在于脑力服务。尤其是在电脑软件方面必须从低级技术迈向高级科技”。
新加坡的电脑工业在李光耀领导下得以蓬勃发展,从而成为了电子电器工业的支柱。多年来新加坡政府一直不惜巨资建设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1986年新加坡港取代鹿特丹港成为世界第一大商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新加坡在推行工业化政策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金融业。到了20世纪80年代已有114家外国银行在新加坡开业。如今的新加坡已成为继伦敦、纽约、香港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与新加坡这个贫瘠的弹丸岛国一跃成为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菲律宾: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菲律宾因现代化水平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而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典范”,然而如今的菲律宾却是以对外输出女佣而闻名于世。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尚处于美国当局占领下的菲律宾就已呈现出一片繁华的景象。这一时期亚洲开发银行的总部就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那个年代世界级的企业财团的亚洲总部不在上海、不在香港、不在台北,更不会在新加坡、深圳、首尔,而是在菲律宾的马尼拉。直到六十年代放眼全亚洲唯一能与日本东京叫板的城市就是马尼拉。如果说今天的菲律宾以对外输出女佣而闻名于世,那么在当时却是香港、台湾、越南、韩国的大量劳动力输出到菲律宾就业。本来照这样的轨迹发展下去菲律宾应该能稳坐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富国宝座。
在菲律宾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全国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对此当时菲律宾的精英阶层坚定认为: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必须依靠资本的力量改造小农和农村得以实现。在这样的指导理念下西方农业跨国公司和本国资本家控制菲律宾农业和农村的金融保险、土地交易、农产品加工、流通、仓储、生产资料生产和销售、技术服务和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
与此同时菲律宾本国农民只能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大量自耕农和佃农在大公司的挤压下破产,被迫失去土地做资本家的农业工人。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使农业资本家和地主所需要的农业工人越来越少,因此大量的失地和失业农民涌进了城市。在韩战和越战期间菲律宾借助美国在亚洲战略后方的便利快速实现了工业化,这就进一步促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到工厂里务工。
然而战后城市的就业岗位增长下降,进城的很多农民工因此找不到工作。当农民工为生计发愁时其实企业主也是有苦难言。本来菲律宾为保护农民工的权益而制定有严格的劳工制度,然而这几乎意味着不破产就不能辞退员工,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破产的方式卸下负担,而破产的企业往往很难东山再起,这样就对菲律宾宏观经济造成了恶性循环。
市场份额饱和导致企业产品供过于求,这样企业就发不出工资而又不敢裁员,那就只有选择破产,而一旦破产就进一步减少了就业岗位,这样一来那些进城的农民工就更无法解决生计问题了。于是在菲律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问题快速转变成了城市问题,农民问题快速转变成了工人问题,失业问题快速转变成了社会问题,经济社会问题快速转变成了政治问题,国内城乡矛盾快速转变成了国际贸易摩擦。
失业的农民工纷纷走上街头示威抗议,一时间菲律宾政局开始出现动荡,加之菲律宾政坛存在的家族势力、军人干政等现象就使局势乱上加乱,而混乱的政治局势又进一步反过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别看菲律宾一度曾是亚洲第二富国,但菲律宾的经济独立性极差,事实上菲律宾的经济奇迹几乎可以视为是美国一手操纵扶植下缔造的,这意味着菲律宾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是相当之大的。
然而到了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亚洲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创新:韩国人的汉江奇迹正发展得有声有色,新加坡正在快速实现工业化,中国香港成为了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中国台湾正在推动“十大建设”,中国大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进行改革开放,1986年12月越南也开始革新开放,印度正在有着“计算机总理”之称的拉吉夫·甘地领导下着力发展软件外包产业......
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除了直接对菲律宾构成竞争因素外还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美国开始将自己的产业逐渐向新兴国家转移,这对美国依赖程度极深的菲律宾经济而言可谓是一场灭顶之灾。事实上菲律宾对美国的依赖不只反映在经济层面,在政治层面菲律宾几乎完全照搬了美式民主,然而菲律宾人却玩不转这套制度,最终愣是搞成了几大家族操纵把持的寡头政治。
菲律宾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腐败和治安最混乱的国家之一:政客们热衷于党同伐异、争权夺利,谁也没真正思考过国家未来的命运,任何改革创新几乎都无从谈起,这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菲律宾土改迟迟未能取得效果,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菲律宾的农村农业问题。当其他亚洲国家纷纷争先恐后进行改革创新时菲律宾却在得过且过。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菲律宾不仅从亚洲第二富国的宝座上跌落了下来,甚至连第三、第四、第五......的位置也没保住,如今的菲律宾连跻身亚洲经济前十位都做不到了。其实在东南亚还有一个国家也经历了像菲律宾这种由富变穷的过程。上世纪30年代的缅甸是东南亚产粮大国,自然资源也极为丰富:缅甸的翡翠蜚声世界,缅甸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2.3%。
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钦敦江和湄公河等水系为缅甸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力资源,48.6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内有22.5万平方公里属于渔业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缅甸的丙弄地区盛产宝石,孟拱、甘拜地、弄肯、帕甘等地盛产钻石,掸邦波顿同时兼有金、银、赤铜、铅、锌和锑,克耶邦盛产锡、钨,恩梅开江上游、掸邦西北部、曼德勒东部则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同时缅甸还拥有100多个油气开发区域:其中石油相对不是太多,然而天然气总储量却超过了20万亿立方英尺。英国殖民时期交通事业的发展使缅甸的粮食、工业原料得以通过水路、铁路和公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1936年缅甸的经济总量已超过120亿美元、人均GDP大约776美元。尽管从绝对数字上看低于今天,可我们必须考虑到上世纪30年代在物价和汇率上同今天的巨大差距。
实际上当时亚洲唯一跻身列强行列的日本的经济总量也不过60亿美元。1948年缅甸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时完全继承了英国殖民当局留下的基础设施和经济体系,同时缅甸还从日本获得了2亿美元的战争赔偿。独立后的缅甸一举成为了当时东南亚最富裕的两个国家之一(另一个是菲律宾)。然而缅甸这个曾经的亚洲富国如今的人均GDP只比1936年增长了550美元左右,直接跌入了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行列。
缅甸经济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由缅甸国内动乱的局势所造成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缅甸陆续涌现出大大小小数十支少数民族武装力量:掸邦民族军、掸邦联合革命军、掸邦联军、佤邦联合军、果敢同盟军、克钦独立军、克钦新民主军、克伦民族解放军、克耶解放军、德昂民族解放军、若开罗兴亚救世军、若开军、库基民族军、佐米革命军、钦民族军......
缅甸有多少个民族几乎就意味着有多少支民族武装。当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越南、印度等地相继步入经济增长快车道时缅甸仍在进行着无休无止的内战。与此同时缅甸政府的贪腐问题也相当严重:毒贩黑帮通过向政府官员行贿得到保护伞,而缅甸的社会治安问题则越来越严重。内战、反军政府示威、贪腐、暴力犯罪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使缅甸陷入动荡的状态而无法自拔。
泰国是近代东南亚唯一没沦为列强殖民地的国家。1868年10月1日登基的朱拉隆功国王在泰国推行了一场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统一了全国的税率,废除了奴隶制,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建立了西式的近代化大学......19世纪90年代朱拉隆功开始着手建设近代化的交通和邮政事业:成功使边远地区和首都曼谷连接起来,从而使整个国家联结成比较紧密的经济整体,促进了全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1909年泰国的人均GDP相当于当时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17.3倍。泰国人口从朱拉隆功登基时的500多万增加到900万,医疗条件的改善使泰国的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多。当泰国的邻国相继沦为英、法两大列强的殖民地时泰国却被作为两大列强之间的缓冲区保留了下来。这使泰国不必像其他亚洲国家那样经历一系列反殖民斗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从而使其经济基础和文化传承得以保全。
二战时期泰国军队只象征性抵抗了一下就向日军投降了,所以二战其实并没对泰国造成太大的破坏。战后泰国更是摇身一变以战胜国的名义向日本索要到了150亿美元的战争赔偿。地处东南亚中心位置的泰国盛产稻米、橡胶、海产、棕油等资源。按说泰国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都相当不错,加之国内又没受到战争的破坏,所以泰国的发展优势其实是很明显的。
上世纪80年代炳上将主政泰国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利于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政策,从而使泰国搭上了冷战后期经济全球化的顺风车。短短十年间泰国就从一个出口稻米橡胶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出口电子产品和汽车的工业国。从1986年到1996年泰国进入了史上最为蓬勃发展的“黄金十年”:这十年间泰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10%,外贸顺差和外商投资都以每年几十个百分点的速度飞速增长。
1988年泰国GDP上涨13.2%,1989年上涨12.1%。这是亚洲平均水平的两倍,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90年代初期中国的人均GDP还只有几百美元,然而当时泰国的人均GDP已达到2000美元的水准。连续10年1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使曼谷成为了这一时期国际投资的新宠。这时的泰国人并没注意到自己的外债已高达900亿美元,而其中有440亿美元都是短期债券。
如果说这900亿美元的外债是用于国民教育、产业升级也算是在创造经济持续增长的契机,然而外债(尤其440亿美元短期债券)不是冲着产业升级而来的,它们所看中的是泰国12%的利率。国际游资不是免费为你做贡献的扶贫机构。给人家12%意味着自己必须赚更多。泰国国内的实体经济根本没这么高的回报率,所以这些资金最后大部分都流向了房地产业。
一时间曼谷高楼平地起,然而高楼背后有阴影。当大量资金聚集到房地产业时泰国的产业体系实际上已然失衡。泰国的金融市场实际上已成为权力寻租者掠夺平民百姓的工具。这种金融体制资源配置能力低下,转移财富控制权却是拿手好戏。自始至终泰国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都很薄弱,所以泰国始终难以完成产业升级换代的时代命题。这就决定了泰国经济的发展必然是乏力的。
这么说也许会使人感觉抽象,那么大家不妨思考泰国创造了什么国际品牌?泰国的顶尖富豪们除了房产、鸡肉、啤酒、海苔、零售、免税店之外还创造过什么?他们的乔布斯、盖茨、马云、任正非都在哪里?曼谷股市前十家大企业占到了市值的35%。这些企业大多是与泰国政府有密切联系的财团,而中小微企业在泰国经济体系中的占比相当少。泰国的金融体系实际上已演变为特权企业攫取国民财富的工具。
1996年泰国经济已显出了疲态:全国银行业普遍亏损。当时曼谷商业银行70亿美元的资产一半都已成了呆账,因为银行把贷款都投给了房地产,而当时曼谷一半以上的写字楼都是空着的。泰国政府为避免引起多米诺骨牌式的全面崩盘决定向曼谷商业银行注资20亿美元。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为大银行注资可以粉饰报表,却也会使矛盾逐步深化,直到最终无法解决。
事实上国家注资本身就说明银行体系已出现问题,所以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国际游资从泰国的撤退。这一切都被国际金融巨鳄索罗斯看在眼里。1997年1-5月索罗斯开始不断抛空泰铢、买入泰铢对美元期货合同。到了5月份泰铢期货合约十有八九都落在了准备发动攻击的游资手中。意识到失策的泰国政府开始抛出美元吸纳泰铢。离谱的是泰国央行为节约外汇储备竟在市场上进行场外远期操作,因为远期市场不需要立刻交割。
接着泰国政府要求媒体不在报道不利于经济增长的负面信息。事与愿违的是越想把事情捂住越让投机者看清了泰国中央银行的底气不足。进口商不是泰国人,不会听泰国政府的命令,避险对他们来说是明智的选择。至此泰国经济已无法摆脱在危机中沉沦的命运了。1997年5月14日泰国政府宣布实行资本管制。这时索罗斯以及其他的投机者开始大谈特谈泰铢即将贬值。
当所有人都认为泰铢即将贬值时就会纷纷卖出泰铢,那么这时的泰铢实际上也就真开始贬值了。6月27日德国《法兰克福报》报道:“像索罗斯这样的大投机家不排除使泰铢贬值20个或更多百分点的可能性”。7月2日泰国政府宣布放弃维系了13年之久的一揽子联合汇率,结果当天泰铢就贬值了20%,在此后的一个月里泰铢一直在跌。当泰国逐渐从危机中走出来时已没人再把泰国视为一个“准发达国家”了。
直到2001年他信执政后泰国经济才开始出现一些起色,然而很快泰国又卷入到政治内乱之中:2006年9月19日时任泰国总理他信·西那瓦被泰国军方发动的政变所推翻。2011年8月5日他信的妹妹英拉在大选中成为泰国首位女总理。2014年5月22日效忠泰国军队在巴育·詹欧差的领导下推翻民选政府,然后由巴育自己担任政府总理。他信时代泰国经济出现的一些起色就这样在一次次政变内乱中被耗尽了。
当初东盟成立之时印尼曾以盟主自居。2.64亿人口的印尼是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的世界第四人口大国。1904569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15位,此外印尼还拥有316.6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印尼的体量优势加上扼守马六甲海峡这一国际贸易咽喉要道的地理优势即使不能成为一个世界级强国,但至少在东南亚地区应该是无可争议的区域霸主才对。
印尼人从骨子里就认为自己应当是东南亚各国的老大,然而现实却与印尼人的主观愿景相距甚远。如今的印尼凭借1.016万亿美元的GDP总量得以成为东南亚第一大经济体。印尼是东南亚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庞大的国家,然而印尼实际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却并不见得比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要高。印尼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629,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21位。
印尼是由大约17508个岛屿组成的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群岛国家的优势在于:不缺乏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海岸线和天然良港;缺陷则是地缘结构相对支离破碎。当然有人会说英国和日本也是岛国,然而印尼的情况又和英国、日本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在英国不列颠岛占据全部国土的80%,利于形成合力;日本倒是岛屿众多,但其实主要是以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为基础形成合力。
况且日本各岛之间的地理距离并不遥远,彼此之间的交流几乎没受什么影响。相比之下印尼国土呈带状分布,东西国土之间的直线距离为5000多公里。海洋的阻隔使各岛屿之间的交流会受到非常大的制约。由于各板块各自为政,所以始终很难形成合力。这些岛屿都分布有大量的热带雨林,所以可耕地面积相当有限,也就难以生产出足以供养一个相对庞大的国家政权机构所需的粮食。
荷兰殖民者到来之前印尼群岛所诞生的封建王国中最强大的莫过于崛起于苏门答腊岛的三佛齐和崛起于爪哇岛的满者伯夷,而除了爪哇和苏门答腊两岛之外的其他岛屿大多处于原始部落文明时代,甚至如今印尼的一些岛屿仍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文明时代。由于从未形成过能开展大规模建设的强大古国,所以这些岛屿的开发建设都要比爪哇和苏门答腊两岛晚得多。
沟通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南方的泉州、广州等港口出发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位于印尼群岛西部的爪哇和苏门答腊两岛由于靠近马六甲海峡这一东西方贸易节点而得以率先发展起来,而靠近大洋洲一侧的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以及一系列的小岛则是另一番景象。由此可见爪哇和苏门答腊两岛在印尼群岛中自古以来就占据着先发优势。
荷兰殖民者的到来使这种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荷兰人将爪哇岛上的巴达维亚(今天的雅加达)定为荷属东印度殖民地的首府。雅加达从此成为了印尼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同样位于爪哇岛的泗水曾是马塔兰王朝的首都,荷兰人在征服这里后也将其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商港。荷兰殖民时期爪哇岛成为重点建设对象,所以印尼群岛的所有资源都在这一时期向爪哇岛倾斜。
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爪哇岛上的基础设施遥遥领先于周围的苏门答腊岛岛、加里曼丹岛。在古代本来就发展得相对较差的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以及一系列的小岛与爪哇岛的差距也就越拉越大。如今印尼的2.64亿人口中一半以上都分布在爪哇岛,印尼的主要大城市也集中分布在爪哇、苏门答腊两岛。印尼独立后奉行大爪哇主义:将国家资源主要集中于爪哇岛的建设,有意无意忽视少数民族的利益。
这导致印尼的所有资源都是向爪哇倾斜的。由于缺乏大规模开发建设外岛的实力,所以印尼要指望靠爪哇岛带动其他各岛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切实际的。复杂尖锐的民族问题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印尼各岛始终难以形成合力。长期难以改善的经济局势导致的生活迟迟无法改善的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混合在一起使印尼的政治局势处于长期的动荡状态。
动荡的政局又反过来影响到印尼经济、军事的发展,从而形成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工业化水平不高的印尼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对外出口初级农矿产品创汇,这就使印尼饱受国际贸易剪刀差的困扰。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首先席卷了泰国,随后开始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大陆等地。1998年1月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危机渐趋平稳。
然而这时印尼盾却在1997年7月的汇率基础上贬值200%,同一时期印尼股市也下跌了50%。印尼成为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受灾最严重的国家:1998年印尼经济增长率为-8.5%,建筑业萎缩了27.2%,制造业萎缩了18.6%,金融业萎缩了11.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危机前的1086美元下降到436美元。尽管从1999年起印尼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私企外债、银行呆账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印尼经济的发展。
如今印尼3847美元的人均GDP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14位,属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印尼每年的科技研发投入只有20亿美元。这个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东南亚第一经济大国迄今为止仍是一个只能提供初级和低端服务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印尼经济增长和投资环境改善的一个主要瓶颈。这点在爪哇和苏门答腊以外的其他岛屿中表现尤为突出。
在荷兰殖民者到来前印尼各群岛从没形成过统一的国家。生活在印尼各岛上的各民族就像是被拼接在一起的,所以彼此之间缺乏共同的历史文化传承。地缘格局的限制又使彼此之间缺乏紧密的经济联系。由于印尼的主体民族爪哇族只有1亿人左右,不到印尼总人口一半,加之主要分布于爪哇岛上,因此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其他岛屿普遍对印尼中央政府缺乏向心力。
从1987年起马来西亚经济连续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1991年马来西亚提出“2020宏愿”发展战略——旨在2020年建成发达国家。1995年马来西亚提出“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和“生物谷”计划:开始着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生物科技。这一年马来西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3530美元,同一时期马来西亚的通胀率和失业率仅为3.2%和2.8%。这一时期马来西亚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促进金融自由化的政策措施。
1994年底1995年初吉隆坡期货交易所、吉隆坡货币交易所相继正式开业。当时吉隆坡股票交易所的成交金额高达5400亿马元(2170亿美元)。这一成交金额排名东南亚第一位、亚洲第五位、全球第十一位。马来西亚为进一步吸引外资还在这一时期大力改进进出设施建设:1991~1995年马来西亚政府拨款76亿美元用于基建。连接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的南北高速公路就是在这一时期通车的。
同一时期马来西亚还完成了以下基建工程:首都吉隆坡郊外的新建机场;柔佛、槟城、巴生等工业发达地区的主要海港改造工程;国家电讯公司铺设的新电话线路工程......1994年马来西亚吸引外国游客720万人,因此创造了90亿马元(36亿美元)的旅游收入。1998年马来西亚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较大——这一年马来西亚经济由之前的飞速发展转而出现负增长。
最终马来西亚通过稳定汇率、重组银行企业债务、扩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第二年马来西亚经济增长5.4%,2000年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数据提升到8.5%。21世纪初马来西亚实行稳定汇率、重组银行债务、扩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使经济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07年后马来西亚陆续推出马来西亚依斯干达、北部经济走廊、东海岸经济区、沙巴发展走廊及砂拉越再生能源走廊等大型发展计划。
截至2017年马来西亚GDP总量达到3145亿美元,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37位,9945美元的人均GDP在东南亚国家在仅次于新加坡和文莱。2017年马来西亚被评为全球最佳投资国:华为、东芝、三星、小米、索尼、LG等世界跨国大企业纷纷来到马来西亚发展。如今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大关的马来西亚在营商环境、法律法规、海外投资、国民消费水平等方面在整个东南亚处于相对完善成熟的水平。
文莱是个以原油和天然气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国家:文莱的石油储量和产量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尼,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文莱国内生产总值的67%和出口总收入的96%。在油气产业作为支柱的前提下文莱加强了港口扩建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积极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文莱的建筑业和服务业正日益蓬勃发展成为仅次于油气产业的新的收入来源。
2008年1月文莱政府启动了名为“文莱2035宏愿”的发展计划:计划拨出95亿文元,大力发展旅游业,改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争取使人均国民收入进入世界前十名。2012年文莱颁布第十个国家发展五年规划:制定了52亿美元发展预算用于鼓励自主创新和本地人才培养,重点发展科技行业。2020年文莱的人均GDP在全亚洲仅次于新加坡、卡塔尔、以色列、日本、阿联酋、韩国、塞浦路斯六国。
文莱凭借高度繁荣富裕的经济成为了一个不征收个人说得税的国家,同时文莱实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民免费教育,留学生还能获得政府的额外资助,目前文莱的识字率已达到93.7%。文莱事实上是一个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无论多大的疾病、涉及什么样的手术病人都只需要象征性地支付一元钱费用即可,如果是在本国治不了的疾病文莱政府还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出国治疗的往返路费、餐费。
老挝作为东盟唯一的内陆国被联合国列为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老挝工业基础相当薄弱,所以很多生活日用品产品需要进口。目前大约有10万左右来自中国湖南等地的商人在老挝从事经营生活日用品的小本买卖。老挝从1986年起开始推行革新开放:在优先发展农林业的同时注意农林业、工业和服务业相结合,取消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金、技术进入......
1991年至1996年老挝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1997年后老挝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老挝政府采取加强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扩大农业生产等措施基本保持了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2017年老挝经济增长6.9%,国内生产总值(GDP)约170亿美元,人均2472美元。2018年经济增长6.5%,GDP约179亿美元,人均2599美元。2020年老挝的GDP总量约为191亿美元,人均GDP为2626美元。
2020年老挝的人均GDP约为我国的25%。老挝人平均月收入工资在1500人民币左右,大部分人月薪在1000—2000元人民币之间。尽管近年来老挝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慢,但老挝以前的经济基础实在是太差,所以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依然被联合国列为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如今三分之一左右的老挝国民每天的生活费仍处于世界贫困线(能够购入生活必需品的最低限度的收入指标)1.25美元以下。
位于东盟国家中心战略位置的柬埔寨是我国目前正在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要点。柬埔寨还凭借自己的港口资源成为了全球重要市场的通道:在柬埔寨投资设厂出口产品不仅可以辐射整个东盟地区,还可以进入国际大市场。近年来柬埔寨经济发展颇为迅速:2017年柬埔寨GDP总量达到了220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了22亿美元。柬埔寨的GDP增长速度达到了6.9%(排名世界第6)。
如今柬埔寨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在2016年柬埔寨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就已达到21.55亿美元。尽管柬埔寨目前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不过柬埔寨原来的经济基础实在是太差了。二战期间柬埔寨曾被日军占领长达五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法国殖民者又卷土重来,直到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才正式宣布独立。然而1970年3月18日朗诺在美国策动下发动的政变使柬埔寨重新进入了一段动荡岁月。
此后柬埔寨历经红色高棉的统治以及与越南的战争之后至少有150万至300万人非正常死亡。直到90年代柬埔寨才在告别长期的战乱之后进入和平重建的历史新时期。2016年7月1日世界银行才宣布柬埔寨正式脱离全球最不发达国家行列,然而现在的柬埔寨依然是一个中等收入偏下的国家。根据联合国的报告显示:柬埔寨5~14岁的儿童中约有45%在工作。
当其他国家的孩子在接受义务教育时柬埔寨的孩子不得不早早成为童工。近年来柬埔寨政府也曾试图解决童工问题,可在这个贫穷的国度如果禁止使用童工只会断绝贫困家庭的生计。比童工问题更严重的是童妓——贫困家庭的女孩不得不通过出卖身体维持家庭生计。尽管近年来柬埔寨的经济增长速度颇为显眼,但其基础设施不如泰国、投资环境不如越南、劳动力人口不如缅甸。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越南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观点认为越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借鉴了我国的经验:越南经济体制的改革始于1986年12月的越共六大,在这次大会上新当选的越共总书记阮文灵首次提出“革新开放”的主张。正是在这一主张的指导下越共六大通过了《2000年前越南经济稳定和发展战略》。
这一文件的意义在于:首次明确提出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逐步在各领域完成向商品经济体制的过渡并制定了到2000年时使越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当时越南国内的经济基础是十分薄弱的,为此当时的越南领导集体奖引进外资提上议事日程:1987年12月越南国会批准了新的《外国投资法》,1988年1月这部法律得以正式公布生效。
越南通过新的外国投资法向外界宣称:在越南投资几乎没领域限制、没投资比例限制、没投资伙伴限制。美国的《亚洲华尔街日报》在其报道中称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中最为自由的外来投资法规”。此后外资进入越南的速度明显加快。1990年6月越南国会对《外国投资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允许越南国内的私人经济组织与国外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越南试图以此举促进本国私营经济的发展。
在此之前越南经济曾遭受长期的战争破坏:二战期间日本在越南的殖民统治间接导致200万越南人死于大饥荒。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越南宣布独立,然而法国殖民者的卷土重来迫使越南人民又进行了历时9年的抗法战争。法国势力撤出越南后胡志明领导的北越政权与美国扶持的南越政权之间又爆发了长达20年的战争。事实上当越南的革新开放开始时越南还没从战争状态中走出。
长期的战争使越南的国民经济资源必须优先供应战争的需要,而大量的人员伤亡使越南的经济建设缺乏足够的劳动力资源,由于被西方国家孤立于国际市场之外使越南的对外贸易迟迟得不到发展。越南要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结束战争状态并积极融入国际市场。1987年刚开始革新开放的越南从柬埔寨撤军。1991年时任越共中央总书记的阮文灵访华。阮文灵通过这次访问实现了中越关系正常化的目标。
这意味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的市场开始向越南开放。随着中越关系的正常化中国资本开始进入越南。从1991年到2000年中国大陆在越投资项目发展到117个,合同金额近2亿元。如果加上排在前五位的台湾和香港,那么整个中国对越投资居越南外资的首位。几乎与我国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大包干的同一时间越南海防市永富地区的农民开始自发地偷偷实行土地承包制。
时任越南国务委员会主席的长征亲自组织考察团前往当地调查并把自己的调查结果上报中央。当时的越南领导层对土地承包这种新做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也有人持模棱两可的怀疑态度,最终越共中央采纳了长征提出的先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新做法是利于国家生产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越来越多的人由反对、怀疑转而开始支持新做法。
最终越共中央肯定了海防地区农民自主实行的土地承包制度。实行农业改革后的越南到1989年不仅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还对外出口大米142万吨。进入90年代后越南农村进入了一段快速发展时期:农业产值年均增长4.5%,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长13.05%,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粮食产量年均增产120万吨,增幅达到5.8%。1992年越南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
1995年越南与美国建交,2006年越南正式加入WTO,越南经济逐渐走上了与国际接轨的道路。到2010年越南农林渔业总产值达到232.7万亿越南盾。越共方面对中、越两国国情的相似性看得十分清楚并一直注重对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学习,试图从中总结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得失,从而使自己可以尽量少走弯路。在经过二十多年的革新开放后越南已成功建立起市场经济的配套管理体制。
1990-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从改革之初的1990年至今越南的人均GDP总共增长2075%,这一增长速度在全世界仅次于中国,因此在国际上创造了“越南速度”一词。截止2018年6月越南外汇市场保持稳定趋势,外汇储备规模达到635亿美元。越南和柬埔寨一样经济发展势头颇为迅猛,但由于经历过长期战争的破坏导致经济基础实在过于薄弱。
即使在经历高速发展多年后的越南如今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也并不耀眼:如今越南的GDP总量约为2620亿美元、人均GDP仅为2800美元。越南的GDP总量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44位,而人均GDP则排在全世界第131位。即使只着眼于东盟十国内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国的经济总量均位于越南之上。经济基础薄弱并非越南经济发展的唯一桎梏。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数据也不乐观,然而在经历了四十年的发展之后已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五十年代韩国的经济水平与黑非洲的加纳大约处于同一水平,被视为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可如今韩国已由发展中国家跻身发达国家行列......事实上越南经济所存在的不只是继承薄弱的问题。越南经济的发展有其独特的优势,与此同时也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截至2018年底越南人口已接近1亿,这意味着越南有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日渐老龄化的日本不同的是总人口接近1亿的越南有近3000万精壮人口。国土狭长的越南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便于参与国际贸易。自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始终致力于积极接轨全球经济:越南在1995年成为东盟成员、2007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参与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近期又缔结了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
越南与中国、日本和韩国等贸易伙伴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低通胀、货币稳定以及接轨全球经济等因素均是越南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早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越南已支持外国直接投资已有二十余年。越南的监管机构愿意聆听来自贸易和工商协会以及银行的反馈并对劳动、企业、税收、投资等方面的主要法律框架进行了修订,为在越南开展业务的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清晰度和透明度。
与此同时越南的消费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人口近半数的千禧一代以及新富人群是越南消费力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越南目前正在经历的人口金字塔生命周期显示:随着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使越南人对消费品、住房和更多奢侈品的需求将会增加,这大大提升了越南的内需发展,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越南的消费趋势和模式恐怕也将发生和我国的类似的数字化消费转型。
越南作为一个被世界各国所看好的新兴市场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2017年外商投资企业在越南GDP的占比达到23%。韩国三星已决定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建立在越南,这将帮助越南解决了近11万工人的就业问题,对越南经济的提升无疑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自2008年以来东南亚鞋业已抢走中国制造近4成外贸加工订单,而在东南亚制鞋产业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正是越南。
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是史上最大贸易协议——涵盖世界经济规模约40%。在这一贸易协议框架下美国估计将消除其他国家对美国制造业商品徵收的1.8万种关税,同时给予其他国家以更低廉的价格进入美国市场。越南是唯一被美国主动邀请加入TPP的亚洲国家,这一协定与其可以让越南经济在2025年前增长11%,同期出口将增长28%。
美国及日本的入口关税减少自然会令越南的服务制造业受惠。TPP协议批准后签署国之间将取消关税,对像越南这种经济增长依赖出口发展中国家受益最大。TPP协议以及与欧盟签署的双边自贸协定使越南在向主要发达国家出口商品时可以获得更多的价格优势。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一点:越南之所以能吸引如此之多的外国投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越南劳动力资源的廉价。
越南的劳动力资源与同样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相比更为廉价,这一优势使越南得以承接不少国家中低端产业的转移,尤其是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当下越南成为了许多外国投资的目的地。这种利用廉价劳动力发展中低端产业的模式使越南经济的发展缺乏后颈——最大的症结在于越南未能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越南的经济奇迹背后实际上是在世界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利用本国的廉价劳动力通过资源的高投入实现的。
目前越南的平均工资为5433.00千越南盾/月。这一数字折合为人民币约为1500元/月。事实上利用廉价劳动力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在我国也曾是一种长期现象且至今对我国仍有一定影响,然而如今中国政府和产业界已越来越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正积极努力将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如今的中国以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而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正是凭借完整的工业体系使中国得以在最短时间内为来自全球各地的客户提供全产业链的供应配套服务,越南的工业体系和经济改革虽然借鉴了中、苏等国的经验,但由于长期的战争破坏并没能建立起像中国一样完整的工业体系,这就使越南始终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水平。当中国正向高附加值产业领域转型时越南依然停留在较为原始粗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时代。
当然中国的今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无数中国人多年辛勤奋斗的结果,事实上越南的今天在一定程度上映照的正是中国的昨天。2011年越南贸易最大的逆差就来自于中越贸易,这甚至还抵销了越南与其他经济体高达几个亿的顺差。越南向中国出口的绝大多数为农矿产品以及初级原材料,而越南从中国进口的绝大多数为工业制成品。目前越南经济已进入到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
目前新加坡是东盟十国中唯一的发达国家,而缅甸、老挝两国被联合国列为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柬埔寨尽管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可毕竟直到2016年才宣布柬埔寨脱离全球最不发达国家行列,因此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柬埔寨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为像新加坡一样发达的国家。越南的发展势头比柬埔寨更为迅猛,但国民教育水平和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而且越南的产业转型也正处于关键时期。
文莱单纯以经济富裕程度而论丝毫不亚于新加坡,然而富裕国家并不完全等同于发达国家。中东地区的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这几个产油土豪国个个都有钱,可为什么这些国家却不是发达国家呢?文莱的富裕和中东土豪国一样依赖于原油和天然气收入,而不是像新加坡一样有发达的航运业、制造业、金融业。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决定了文莱即使再富裕也无法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被誉为“亚洲四小虎”的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中印尼单纯看经济体量是东盟十国中最大的,然而由众多海岛组成的印尼在地缘结构上的支离破碎导致这个国家内部缺乏向心力。印尼政局不稳、工业基础薄弱、金融体系脆弱,所以基本上也不大可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同样是群岛国家的菲律宾在地缘结构上其实比印尼好不了多少,而且菲律宾的经济发展是呈下降趋势的。
我所谓的下降趋势不是说菲律宾的经济绝对值在下滑,而是说菲律宾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持续下降:从上世纪70年代以前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富国变成现在连跻身亚洲经济前十位都做不到。相比之下越南、柬埔寨等国尽管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不及菲律宾,但越南、柬埔寨等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向上的。这说明菲律宾的经济体制是存在问题的。如果菲律宾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就完全可能出现进一步下滑的现象。
泰国是仅次于印尼的东盟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在东盟十国中排名第三。早在上世纪泰国就已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泰国在东盟成员国中的优势是拥有较高水平的制造业:泰国在汽车和电脑的零配件、电路板、电器等方面比其他东盟国家的工业水平要高一些,出口市场大部分都是欧美发达地区。泰国的问题在于经济发展往往被频繁发生的政变内乱所打断。
马来西亚的优势比泰国更大:马来西亚的工业水平比泰国还更高一筹。马来西亚的钢铁制造、化工、汽车制造、电子数码等均位居东南亚前列。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是一座对东南亚的文化、教育、体育、财政、经济、商业、金融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2018年11月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中吉隆坡进入世界一线城市行列。2019年12月26日吉隆坡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78名。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2022901661779535
作者:百家号鸿鹄高飞翔九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