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日本钞票上的秘密,就明白了它21年为何能拿到20个诺贝尔奖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诺贝尔奖设立百余年来,一直被誉为世界科学界的至尊,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也被公认为判断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金指标。当很多国家对诺贝尔奖一奖难求之时,东海之滨的日本却在最近的21年已经斩获了20个诺贝尔奖,平均一年一个。照这样的速度下去,日本在2001年制定的“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将提前实现。

说起来也奇怪,自从我国的GDP在2010年超过日本后,在国人的心目中,日本俨然已成手下败将。的确,日本2020年的GDP只有我国的三分之一,并且有可能被我们越甩越远。但就是这个经济低迷的日本,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诺贝尔奖大国,也不由得让人们对它的科技潜力产生浓厚的兴趣。人们不禁要问:日本是如何做到的呢?

原因有很多,鉴于篇幅有限,我只想“窥一斑而见全豹”:日本在诺贝尔奖上成功的秘诀,其实就在它的钞票上。

日本钞票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别的国家印刷的大都是政治家的头像,比如英镑印的是女王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美元分别印的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6位总统。而日本的纸币上面全都是文化人的头像,他们分别是1000元纸币上的细菌学家野口英世、5000元纸币上的女性作家樋口一叶和10000元纸币上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

如果按照东方传统文化的“官本位”思想,纸币上一定要印刷政治家的头像,这样才能与其身份匹配,为何日本钞票上印刷的是三个国人都没有听说过的文化学者?我们先来看看这三个人的来历。

一千元日元钞票,上面的人物是野口英世,日本著名生物学家。生于1876年,出生于福岛县农村,自幼家境贫寒。野口英世小时候就需要帮着家里做事情,有一次因为不小心把左手伸进地炉里,导致烧伤残疾。野口英世的母亲感到十分内疚,尽管家境贫寒,她还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希望他将来学有所成。野口英世也没有让母亲失望,长大之后成为著名的细菌学家。后来野口英世筹钱做了手术,左手活动恢复,也正是这个经历激励了野口英世,使其想要向医学方向发展。

野口英世在黄热病与梅毒等研究项目上颇有成就,还获得过诺奖提名。但不幸的是,1928年,他在非洲研究黄热病时因传染上病毒而去世。他的墓碑上写着:“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他为人类而生,为人类而死。”

五千元日币上的人物,是日本著名女作家樋口一叶。1872年,樋口一叶生于东京,她从小就热爱读书。尽管家境贫寒,但是家里还是全力支持她读书。后来樋口一叶成为著名的小说家,其笔力简洁有力,字字发于肺腑,被誉为明治时代的妇女社会角色变革先驱者。她还当过《朝日新闻》的记者,写下很多批判现实主义著作,去世时年仅24岁。

最大面额一万日元上的那个人物,则是日本教育家、思想家福泽谕吉,他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教育之父”。他生于1835年,父亲是一位儒学家,所以他自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对《论语》、《孟子》、《诗经》等都颇有研究,他的思想对日本社会影响深远。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会发现这三个人都是普通人,出身甚至还比较寒微,远远比不上那些明治维新时期的元老和后来战功赫赫的名将,但为何日本人就是抬举他们呢?

一方面,这三个人都是平民,都是经过刻苦学习,不断地战胜自我,最终学有所成,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在他们身上,充满了光辉的人文精神,况且他们都出身草根,最接地气,是人们学习的榜样,理应受到人们的尊敬。

另一方面,钞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东西,日本人觉得将最崇敬的人印在每一个国民、每天都在数次进行的日常活动里,意味着最隆重的怀念、最深刻的尊敬,这也表现了日本人对知识渊博的人无比的敬仰!

自古以来,日本民族就是全世界最善于学习的民族。盛唐时期,日本仰慕中国博大繁荣的文化,不仅数次三番的派“遣唐使”来大唐取经,而且还邀请中国的文化名人和能工巧匠远赴日本。至今,日本的里里外外还能看到大唐的影子。

日本作为偏居一隅的蕞尔小国,民族的忧患意识非常强烈,要想自立自强,首先要教化民众。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识字率就已经达到了40%,那时的英国的识字率是90%,而同时期的大清仅仅只有4%。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思想上全面欧化,一夜之间公立小学遍地开花。由于日本实行的是免费教育,日本的识字率迅速提升,进入20世纪后已经高达90%而同期的我国识字率还不到10%。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在于通过教育开发人的大脑和思维方式、大面积提高人文素质……毫无疑问,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制造出来的东西也就越精密和先进,这就是日本能快速进入工业化时代的重要原因。正是普及了教育,才能为日本的工厂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工人,才能支撑起日本发达的工业。

左一为今年物理学奖获得者真锅淑郎

相比有些国家,觉得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业,属于长线投资,因为短期见不到成效而不愿过多投资。对于日本政府来说,教育确实也是个赔钱的买卖,但长期来看,这种投资是很划算的,因为它能够着眼于民族的未来,更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这时候的日本,刚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轰炸,广岛和长崎还挨了两颗原子弹。看着满目疮痍的日本列岛,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民族彻底完了。

谁知道这个民族的生命力如此的顽强!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就在日本宣布投降后的第二天,日本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学了。当时的学生连教室都没有,头顶上是蓝天白云,周围是残垣断壁,老师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给学生们上课。

左一为今年物理学奖获得者真锅淑郎

之后,日本随着战后的重建,国力逐步恢复,逐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2004年,日本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的四倍,日本对教育的投入占GDP的17%,而国际上规定是4%。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人口下降,所以对教育投入渐渐减少,到2011年减少到3.3%,2013年为5.4%,2014年为4%。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经历了失落的二十年,经济总量被中国超越。虽然不景气,但是日本经济仍然能够屹立不倒。也正是在这个“失落的二十年”,日本的诺贝尔奖井喷而出,基本保持了平均每年产出一个诺贝尔奖的节奏。

左一为今年物理学奖获得者真锅淑郎

小小的钞票,竟然蕴含了日本崛起的玄机,那就是对教育、对科技、对文化的重视和持续性投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可喜的是,我国的教育投入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欠账后,于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2019年已经达到4.04%,已经达到了国际平均水平。都说诺贝尔奖是厚积薄发的成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属于我国诺贝尔奖爆发的时代必将会到来!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来源凭阑听史,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2928600860535654

作者:凭阑听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