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名师写作指导课001」以《不一样的惩罚》为例谈作文运思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著名作家蒋子龙先生的《不一样的惩罚》是一篇非常出色的作文材料,可以衍生出诸多作文教学的触角。现以此为例来作一展,以期对家长和学子们有益。
我最初读这篇文章时,震惊于两点,一是苏珊青春的花朵骤然殒落,令人悲怆;第二是这美好的生命与一美元支票间的轻重悬殊,令人难以接受。应该说,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与无法承受的赔偿之轻,难以锲合,却在苏珊父母这里锲合了。我想,同样,在座的每位同学,从我们的阅读经验出发,都差不多能够认定,这里应该是全文的关节所在。全文的所有叙述、议论、抒情、感动、悲伤、痛苦、忏悔,都将从这里开始,引出一个令我们震惊的关于生命、生命消亡、呵护生命、敬畏生命的话题。
关于阅读经验,这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关注但却甚少关注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让阅读过程中获得的心得转化为经验的积累、情感的积淀和美感的形成,在特定的时候,唤醒这些经验和情感,对我们帮助理解新的文本对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悟性高的学生,便会形成审美与批评的眼光,并促进价值观的形成。
我读到这里时,非常小心。我小心翼翼地走近文本,差不多是用自己的心灵在抚摸着,我担心着苏珊父母,也想看看特纳尔这个家伙将会有着什么样的未来。从我个人的感情来看,我并不希望在苏珊如花般的美丽生命遭到毁灭之后,特纳尔也就此毁灭。毕竟,从常理上讲,特纳尔没想到,更不愿意面对这样的噩梦般的惨状,但我觉得他应该得到应有的惩罚。
因而,这里显然便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区域。这里,作者也好,文章中的所有人物也好,他们神经末稍都在这里交汇。既如此,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就应该将最为敏感的神经末稍安排在这里,让自己灵魂的轻颤、生命的呼吸应合文章中的所有焦虑、悲哀、伤感、追悔。
事实上,文章确实围绕这些作了出色的展开,抓住了我们读者。而在抓住我们读者的时候,引发出的思考也非常深刻,可谓重重叠叠,纷至沓来。
我觉得,只有非常优秀的文本,才能提供我们种种言说与展开的可能。今天,我们的作文课,便是围绕《不一样的惩罚》,在仔细揣摩文章表达的感情或思想之后,也来写出我们关于“惩罚”的思考。
一、作文运思,指作文写作过程中如何构思,抓住什么样的触发点,如何创设写作情境,如何使自己的写作思路新颖独特不落俗套等。本节课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明确,每一篇文章的写作,都有一个运思的过程。
二、通过本节课的训练,明确把握作文写作思维的发展走向,体会材料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如激发思维、创设情境、触发思想情感、寻找写作的起点等。
四、作文运思与研读探究:
1、小学生完成:请你复述一下《不一样的惩罚》,注意保持情节与故事的完整。
本题旨在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引导学生认识到,口头表达也是作文的一种形式。
2、小学生完成:想象一下,苏珊父母在接到女儿噩耗时的情形,请你写一篇想象作文。
3、中小学生共同完成:苏珊父母作出这样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在感情上也经过了一番激烈的碰撞——相互之间的碰撞以及自我碰撞。请你写一篇苏珊父母的心理活动的文章。要求:文章完整,字数300字左右。
为完成这一题目,同学们不妨考虑下面两个问题:
①苏珊的父母对特纳尔所提出的处罚条件为什么要强调“每周要给死者的父母寄一张支票,支票必须是开给苏珊的,金额只为一美元——不多不少,仅仅是一美元。而且要在以后的十八年的每个星期五寄出”?
设计这一题目的意图是,引发学生围绕中心事件,探究故事深层次内涵。
学生怎么理解都可以,教师在这里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只要他能够自圆其说。
但大体应该触及到这样的意思:
第一个问号,在苏珊父母看来,女儿的美丽生命,并不是高额的金钱所能置换的。
第二个问号,在苏珊父母,已经失去了女儿,失去的,便永远失去了,但是,苏珊父母希望特纳尔长久地记住:苏珊的生命是殒落他在酒后的疯狂车轮下的。所以,他必须付出代价,必须时时记住他的罪过,并以此警省他,最可怜最可痛的是父母心。同时,也应该看到,苏珊父母的举动体现出一种胸怀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祈愿:让更多的人从这一场不一样的惩罚中体悟出责任感,从而产生对生命的关爱与敬畏。
②“夜长梦多,拖来拖去对方赖账了怎么办?苏珊的父母却不为所动,坚持原来的条件。”苏珊的父母的这一行为你如何理解?对特纳尔来说,痛苦要延续十八年,这无异于一种漫长的精神判刑。在这里,苏珊父母是不是显得有点残酷?
这一题目的设计意图是,我们如何理解父母的伤痛之深。第二个问号,则可以从失去女儿的角度进行理解:
对一对失去女儿的父母而言,这点残酷显然太轻了。
五、写作训练
本次主体作文:写一篇关于《不一样的惩罚》的读后感。
为完成这样的读后感,我们不妨再来做几道题目。也许,做完了,大家的文章也就写出来了。
1、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等式,你觉得哪一个等式最能表达这篇文章的中心,试加以说明:
A、一美元的支票=一场漫延十八年的惩罚
B、一次酒后驾车=一场十八年的精神判刑
C、一美元×九百三十六个“黑色的星期五”=一个如花的生命
D、一次酒后驾车=九百三十六次极度痛苦的罪恶感
E、九百三十六张一美元的支票=九百三十六张违规驾车的罚单
F、一次酒后驾车=一个如花生命的殒落与凋零=一对父母一生的伤痛=一个肇事者十八年九百三十六次的精神惩罚
关于这篇文章,你还能再写出几个等式吗?
=
=
=
这里,主要是以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近本次作文的最主要的核心内容:
学生的回答应该大体有:
一次赔偿金的支付=一次呵护生命的提醒
一次赔偿金的支付=一次生命的忏悔
一次次赔偿金的支付=生命一次次走向完美[文章中有“对拯救这个人并防止他(或她)以后重犯同样的罪过和错误,肯定会大有裨益”这样的话,可作为本等式的诠释。]
这里可能也还有苏珊父母的着意:他们同样希望特纳尔也学会呵护自己的生命。苏珊父母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关爱生命。
2、由这桩“不一样的惩罚”事件,你想到了什么?请你说说你的感想。
这里引导学生谈方法的重要,别出心裁的方法、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的方法,就能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地球上的犯罪和过错每天都在发生,千篇一律的惩罚在不断地重复着……”你对这句话有着什么样的思考?
4、一场不一样的惩罚,一定会让我们领悟到,爱,更可以有各不相同的表达方式。在这场不一样的惩罚中,你体悟到了什么样的父爱与母爱?而如果现在要你表达你对父母之爱的感悟,你从特纳尔每周一次支付一美元的行为中获得什么启发?
每周写一封信给父母,每天给朋友、同学、师长送去一个温馨的微笑,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点点滴滴的惩罚,会引发一个人改变自己,而点点滴滴的爱,同样能够积聚起生命的能量,成为生命的营养。所以,别小看了微笑,记住给父母的端茶送水,学会感恩,记住在朋友与亲人的生日之时,送去美好的祝福,在每一个节日来临的时候,在给长辈、同事、同学的问候中,让自己也得到快乐。记住一种爱的方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以上问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写作情境,在一种情境中进入写作状态,完成作文的运思过程。
总结:
本次作文,可以围绕“教育与惩罚”这一话题,既要辨明教育与惩罚的关系,它们不能相互替代,但他们有时可以相互统一。教育有时需要惩罚来表达,惩罚的目的也全在于教育。然而,更要注意的是,教育是正面的,惩罚是负面的。如果将惩罚的负面性克服,使惩罚达到教育的效果,则将是一种高明的教育,一种教育的艺术。切不可在教育引导向爱时,让惩罚滋生恨。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引伸出非常深刻而警人的结论:教育,是使生命丰盈美丽起来的艺术;惩罚则是一种提醒,提醒你呵护生命,促进残缺的生命走向新生。惩罚的目的就是教育。教育有多少方法,惩罚也就有多少方法。不一样的惩罚所收取的效果也将有别于平常的没有任何创新意味的惩罚。
附
不一样的惩罚 ●蒋子龙
八年前,特纳尔在一次酒后驾车时,撞死了一位名叫苏珊的年轻姑娘,她还在上高中。当时他接受了一项由姑娘的父母提出的处罚:每周要给死者的父母寄一张支票,支票必须是开给苏珊的,金额只为一美元——不多不少,仅仅是一美元。而且要在以后的十八年的每个星期五寄出。真是“黑色星期五”啊!
特纳尔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每周一美元,十八年加起来不过是九百三十六美元,太小意思了。苏珊家的亲戚朋友们也大惑不解,认为苏珊的父母因悲愤过度被气糊涂了。每周一美元是个什么数字?若想用罚款解决,就要狮子大张口,要他九百万、九千万也不为过,还要一次全结清。干吗要拖上十八年?夜长梦多,拖来拖去对方赖账了怎么办?苏珊的父母却不为所动,坚持原来的条件。
八年以后,特纳尔受不了啦,不再按时寄支票。苏珊的父母又将他告上法庭。特纳尔的精神几近崩溃,他泪流满面地对巡审法官说:“我实在是无法忍受了,每次填写苏珊的名字时心里都会泛起极度痛苦的罪恶感。苏珊的死还历历在目,这伤口太深了,而且每个星期都要撕裂一次,后边还有漫长的十年,怎么熬啊?也许熬不到十年我就会疯了。我喜欢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现在无论什么时候一躺下,就看到苏珊正向我走来……”他要求加倍偿还,并一次全部付清罚款。
他的请求理所当然地被法庭和苏珊的父母拒绝了。法官虽然理解他的痛苦,却还是以藐视法庭罪,判他三十天监禁。
为此感到了稍许宽慰的是苏珊的父母,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特纳尔不能淡忘了苏珊的死,要他牢牢记住因自己的过失给别人造成的无法弥补的痛苦。他每到寄支票的时候才会想起苏珊的死就觉得受不了啦,可苏珊的父母在八年来没有一刻忘记过自己的女儿。一个像花一样的女孩,说殁就殁了,换上哪个当父母的能受得了?但是,他们也并不想要他用一生来承担那次事故的后果,所以只定了十八年。
真厉害,这无异于精神判刑。
如果当初只是罚特纳尔一大笔钱,他会因为心疼钱而觉得自己已经受到了惩罚,这容易让他心安理得,很快就会淡忘了自己所闯的祸。只有经过这样的精神惩罚,他才会真正领悟到无论自己受到怎样的惩罚都无法改变所造成的恶果。
惩罚原来也是可以换一种方式的。惩罚的方式不同,所收到的效果就不一样。地球上的犯罪和过错每天都在发生,千篇一律的惩罚在不断地重复着,倘若受害者和制定法律的人在极度的痛苦和憎恨当中,仍能像苏珊的父母那样冷静地想出最符合这个人的惩处办法,对拯救这个人并防止他(或她)以后再犯同样的罪过和错误,肯定会大有裨益。
选自《杂文选刊》2006年5月上半月版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4172139940534316
作者:辅仁新语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