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都包含什么?如此德育是否能算教育?|愚者再虑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盛京愚公上学的时候,听说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提法,印象中到了初中以后,身边所有的长辈或老师都只会叮嘱我,要我一门心思学习,如果将耳边所有曾经听过的话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为了考大学而读书”,不记得有过专门的德育老师,所谓的德育教育应该是由语文老师或者班主任渗透完成的。
也许是大象无形吧,似乎从未见过德育
2018年秋,盛京愚公决心归依教育,因为是半路出家,不懂得如何按部就班,便将目光首先聚焦在德育上,觉得自己首先应该找到德育的内涵和外延。
因为很早之前曾听说过: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
既然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特意提到了民国时期的教育,于是,“那时的学生们的德育教育是如何开展的”便成了我想要弄明白的任务之一。
通过多种途径查阅人物传记,有关那时候的学校如何开展德育课的答案,还真让我找到了。
当时的小学生有门课叫《修身》,当时在沈阳有所小学(就是下面图片中的这所学校),正是在修身课上,有个十三岁的同学留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言……
钱学森同志在北京所就读过的中学的课程表,也被盛京愚公查到了,初中和高中时期德育教育的科目分别为:《公民科》、《家事》和《伦理学》……
其中,关于《伦理学》的概念,盛京愚公实在是无法想象和理解,在查阅过很多版本的有关钱学森同志的传记以及另外一位伟人的传记以后,只找到了两条线索:
一、钱学森的父亲钱家治(均夫)也是民国时期的教育家,曾留学日本,创办过中学,担任过相当于省教育厅长的职务,他的专业领域也是伦理学。
他还曾特意带着钱学森去拜师,收钱学森为徒的老师叫林砺儒,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角色,就是他首次制定了沿用至今的六三三学制,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钱学森同志的父亲自己就是伦理学老师,还要特意再为孩子找一位伦理学老师“补课”,其中的深意肯定值得我们深究。林砺儒先生对钱学森同志的影响很大,说起林砺儒先生所讲授的伦理学的时候,钱给出的解释是“社会发展”。
请注意毕业证书上林砺儒先生的大名
二、另外一位伟人的伦理学老师叫杨昌济,此公曾留学日本六年,后又去英国留学三年,在湖南师范大学的时候,他就担任伟人的伦理学老师,曾在伦理学课上破格给伟人的作文打出105分的超满分,后来北京大学高薪聘请他,所讲授课程也是伦理学。就是在杨昌济先生的推荐下,他的这位得意门生去了北大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他的女儿后来也嫁给了这位同学……
这位伟人为伦理学作出的定义,盛京愚公认为非常准确:
伦理学是规定人生目的及达到人生目的的方法之科学。
至此,盛京愚公算是大致弄明白了伦理学的定义。也因此而认定:德育课上应该引导孩子们为自己规定人生目的,并帮助孩子们寻找达到人生目的的方法,而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也必须告诉孩子们关于“社会发展”的知识。
故此,盛京愚公也认定,介绍社会发展甚至对社会发展做出预判的文章,应该算作是关于德育的文章。
2020年3月26日,盛京愚公在百家号上写了篇题为《人类文明将会有哪些进步?》的文章,您帮忙看看,此文能否算作是关于教育的文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期盼您的支持。
伦理学老师林砺儒先生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2254278968280371
作者:盛京愚公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