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的必要性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教育乃立国之本,教育的兴衰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格局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延续至今而形成的,最近四十多年,时代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技术给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今的家庭结构也普遍性地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从平均水平来看,家庭乃至全社会的经济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导致每个家庭可投入到教育中的精力和财力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量变必然会导致质变。

尤其是经济因素的巨大变化,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产生冲击。

近些年来,国家也在不断加强教育领域的改革,但是,收效不尽人意。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非常固化的执念和偏激,非整顿不足以纠正错误。

我们先从生命安全的角度来看。

仅仅分析一下睡眠时间的保证和对体育锻炼的忽视。

不知从何时起,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认为学生的睡眠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活着何须久睡,死后自会长眠”等口号早已见怪不怪,中小学生为了完成家庭作业到午夜仍不能就寝早就常态化了,课间活动的自由没了,体育课也被认为是多余。

由于这些原因导致的恶果已经触目惊心,再不整顿真的不行了。

我们再从两个观念上的误区来看看。

补课是养育孩子的必选项。几乎从幼儿园开始,我们的孩子就开始了无尽的补课之旅,越来越多的孩子只要离开学校,便要么在补课,要么是在去补课的路上。从群体心理学知识我们知道,全社会一旦形成了某种错误的共识,独立思考的人便会越来越少,不合理的现象就会堂而皇之大行其道。刷题越多越好。只有极少数的学校、老师和家长,敢于贯彻教学应该围绕着教材展开的理念进行。而“好成绩是刷题刷出来的”这样的错误观念正在不断的攻城略地。考试成绩本来是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而选拔出优秀人才加以进一步培养用的。现在倒好,考试往往成了逆向选拔,越是有潜力的孩子,越是有可能早早出局。很多名校毕业的博士和博士后拼命挤进街道办事处任职,很能说明问题,真正对学问感兴趣的人早就出局了,进入名校的学生是那些只会考试的人,而这些人对研究学问一丁点兴趣都没有,如果走向社会还再让他们搞科研,或许他们宁愿去死。

重症须下猛药。从众心理之下,再加上巨额利益的推手,不整顿真的不行了。

教育,本就是一种群体行为,在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传承的中国,教育的群体性就更强。所以,要想理解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真应该好好学习一下《群体心理学》。

(下面向您推荐的《乌合之众》这本书,作者是125年前的一位法国心理学家,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尽管有很多地方有待更正,但仍不失为一本好书,值得一读,近年国内出现了很不同的译本,更有出版社在短时间内就推出了不同的版本,可见这本书与时代的贴合性有多强)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695670474624959

作者:盛京愚公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