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与孔子为朋,何愁教育不好自家孩子?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处要讲的“与孔子为朋”的“朋”,应该用《论语》开篇第一句的“朋”来解释。
2500多年前的孔子不可能晓得现今的语言,只能由我们这些后辈依照孔子那个时代的语言习惯来解释“朋”,进而“与孔子为朋”了。
从古至今,解释《论语》的著作简直就是多如牛毛,众说纷纭,我们想采纳这一种:此处的“朋”,基本上类似于“高山流水遇知音”中的“知音”的意思。理由如下:紧接着的下文就是“自远方”,古人写作时需要在竹简上刻字,“自远方”三个字如果可有可无,应该会被舍弃;另外一点是,“从近处”来为什么不可以?难道是在搞地域歧视?有学者认为这里的“远方”也属于春秋笔法,巧妙隐晦地表达出了“知音难觅”的韵味,避免了让人产生“众人皆醉我独醒”那种狂傲。使用“远方”是暗指“朋”的稀缺,并非地理位置上的,我们现在若能“与孔子为朋”,那真是跨越了千年时空的“远方”。
而若能与孔子为朋,何愁教育不出好孩子?下面我们分析一下需要怎么做,才能与孔子为朋。
与孔子为朋,应先从明白“孔子”开始。
千百年来,孔子被一再神话或者丑化,只要提到孔子,很多人的内心就波澜顿起,瞬间便觉得自己与孔子无比遥远。
“子”其实就是孔子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老师的尊称,若是能习惯于将“孔子”理解成“孔老师”,真正从灵魂层面做到平视孔子,才算是摆正心态了。因为客观事实确实如此,孔子终其一生就是在专心致志当老师,什么“思想家”、“儒家思想创始人”等等头衔都是后人给加上的,孔子若有知,未必就愿意接受这些。
与孔子为朋,必须懂孔子。
“有朋自远方来”表明孔子渴望被理解,然而,想要走进孔子的内心世界,太难了!
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后世更被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近现代又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千百年来对孔子各种各样的解读不绝于耳。现代战争有个词汇叫“无线电压制”,与此相比,我们在理解孔子的时候所受到的压制何止是强过千倍万倍?层出不穷的神化、拔高,再加之年代久远,虽然可通过《论语》了解孔子的思想,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我们所处的“远方”实在是太远了!
干扰因素不止来自外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也会有很多。
一般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个好品格,但在理解别人的时候,尤其是在理解相隔千年的古人的时候,好的做法是:“己所欲”也不应随便“施于人”,很多人在理解孔子的时候,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孔子必然也会喜欢;自己害怕的东西,孔子也必然害怕……
本来就有这样的说法:“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孔子已经被世世代代的大人物们打扮多时了,如果再加上我们个人的主观臆断,洗尽铅华何其难也!
与孔子为朋,必须有独立思考的勇气。
独立思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人人都要经过小时候,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等到我们长大的时候,独立思考真的极具挑战性。面对权威人士的学术观点,面对人云亦云的浩大声势,独立思考何其难也!
与孔子为朋,要多看看各地文物古迹,凭吊自有凭吊的理由!
文物古迹会说话!
历经岁月后依然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下来的,肯定存在某种必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虽然众说纷纭搞乱了我们的视线,但也容不得一家独大,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我们必须尊重。
当我们和前人处于同一物理空间时,彼此的灵魂会不会产生穿越时空的交流?前人会不会在那些特定的地方给我们留下特殊的印记?历朝历代留下来的纪念孔子的文物古迹很多,不可能处处都有孔子想要留给我们的信息,但通过对其他先辈们的考证,也能折射出孔子的某些思想和品格。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1426055309213325
作者:盛京愚公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