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的三轮车夫,因为一个“小爱好”,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文|菊小医话育儿,原创好文,欢迎转发分享。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另有安排。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想要人生逆袭,几乎只有高考这一条“独木桥”可以走。
因此,如果放弃高考,那么就很可能意味着只能到工地搬砖,或者成为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不停运转的“机器”。
然而,社会之所以残酷就在于,高考这条“独木桥”不是你努力了就能过得去。寒窗十二载,别人有可能收获了学历和文凭,而你可能一无所获。
当你努力之后,依然与大学擦肩而过,难道真的没救了?真的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显然,这种想法就过于悲观了。
12年前,就有一位高中学历的中年男人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的事情,当年非常轰动,甚至惊动了教育部。
这个男人名叫蔡伟,当时已经38岁,是个下岗工人,只有高中学历,拖家带口,老婆还生着病。为了养家糊口,他只能拼命蹬个三轮车到处跑。
然而,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三轮车夫,竟然在2009年4月获得了多位国学大师的联名推荐,不仅逆袭成为复旦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还变身为《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编纂工作成员之一。
01平凡的少年,有个不平凡的“小爱好”
蔡伟生于20世纪70年代辽宁锦州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当他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时,也和别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小爱好”。
当别人攒钱买好吃、好玩的东西的时候,他会将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用来买书,然后一个人偷偷躲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看着。
他总是会吸引不少好奇的目光,大家都会凑上来看一看,看他到底看啥呢?
这一看就稀奇了,这孩子竟然看的不是武侠小说,也不是国内外名著,他竟然一直偷偷看的是古代汉语!
你知道古代汉语都要学些什么吗?除了《说文解字》以外,还有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国学,而传统国学又包括蒙学、小学、大学、艺学、实学等。
总之,古代汉语可没有小说故事那么精彩纷呈,然而生僻的古文字和冷门的古典诗词对于蔡伟来说,却是别有一番滋味,越看越着迷。
蔡伟的父母因为都是工厂的工人,没什么文化,在学习上他们既没有能耐管他,也没时间管他。所以,蔡伟从小几乎是在放养的状态下长大。
按理说,蔡伟学习自主性这么强,学习成绩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然而他却偏科偏得离谱。除了语文,其他科目成绩简直一塌糊涂。
有一次,他的理科成绩甚至考了十几分,偏科如此严重,他自己也感到很无奈,本想把弱势的科目都搞上去,可是再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
1991年,他高考终究还是落榜了。此刻的他,就像经历一场噩梦,因为他钟爱的古文字即将失去成长的土壤。
02一次偶然对国学大师的“指点”,赢来国学大师的赞赏
高考失利,蔡伟不得不成为胶管厂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
起初,他也很恍惚。难道自己和父辈一样,终究逃不出命运的掌掴?
然而谁会想到,时运不济的他,连工厂流水线的工作于他也会成为一种“奢侈”。1994年,工厂效益不好,他被迫下岗了。
之后,作为一名没有学历,没有任何技术的“书呆子”,他只能靠着摆摊养活一家子。其实,他之所以毫不犹豫地去摆摊,不光是因为它门槛低,而是这样他就有更多的时间看书了。
即便命运对他如此不公,他也没有放弃对于古文字的热爱,他把自己仅有的“偏爱”都留给了它。
可古文字学是一门“昂贵”的学科,为什么这么说?
有天涯网友曾调查后说:
按照图书市场行情,目前一本几百页的古籍,定价普遍都在五六百甚至上千。这对于研究学者来说,压力也许并不算大,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这可就是天价了!
没有钱买古籍的蔡伟,只能去图书馆,一个字一个字地抄。
在他的家中,至今还保留着他手抄的两本厚厚的典籍——《方言》和《尔雅》。扉页上写着代表年份的“1993”的字样,它向我们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那一年,他已经在胶管厂的流水线上干了两年了。不过,那个时候的他并没想到自己很快将变成下岗工人。
如果我们的人生只有养家糊口,那么人生一定没有什么滋味。
当你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的同时,不忘做自己想做的事。五年、十年之后,你会发现命运也正悄然发生转机。
1997年1月,复旦大学的古文字学教授裘锡圭老先生在《文物》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神乌赋〉初探》的学术论文。
他老人家在文中提到自己的一个困惑:对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篇目《神乌赋》中的“佐子”不明其意。
没想到一位国学大师的困惑,却引起了26岁的业余古文字爱好者蔡伟的注意,他急切地想告知裘锡圭老先生他对此的理解,于是就给老先生写信道:
‘佐子’应读作‘嗟子’,亦为“嗟”,是个文言叹词。
果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裘老先生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年轻晚辈的欣赏,于是在199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佐子’应读为‘嗟子’》的文章,并称“其言甚为有理”。
03当一切开始有转机,命运再次开起玩笑
尽管对于蔡伟的“指点”,国学大师也很认可,但是蔡伟并没有因此就飘了。
除了会和裘锡圭老先生互通书信交流古文字学以外,还有看看一些专业的国学论坛以外,他的生活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他依然是原来那个低调而平凡蔡伟,和妻儿住着简陋房子,交不起暖气费,家中最值钱东西就是那一摞一摞的古籍和手抄本了。
好在,这个世界还是公平的,默默努力终究会被更多的人看到,蔡伟也不例外。他慢慢结识到更多业内的大咖、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董珊教授就在其中。
蔡伟在潜心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在论坛上发表一些他自己写的文章,虽然不多,但是都是对于古文字学很有建设性意义的一些内容,而且还因此收到了董珊教授、裘锡圭老先生的大加赞赏。
裘老这样评价他:“不计功利,刻苦潜修,令我十分钦佩。”
然而,当一切正在发生好的转机之时,命运再一次给蔡伟开了个玩笑。
2007年,他的妻子病重了。此刻的蔡伟突然感到无力和自责,努力这么多年,竟然不能给妻子一个安定而殷实的生活。
于是,为了给妻子治病,他不得不拼命蹬三轮车。
这一年,他36岁。他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古文字学的世界离他越来越远。
就在他感到一切无望的时候,命运再一次为他打开了一扇窗。
04再次陷入困境以后,幸得两位伯乐鼎力相助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说到蔡伟的第一位伯乐,那非北大的董珊教授莫属了。
当董珊教授得知蔡伟妻子病重、生活异常艰辛,他想尽办法为蔡伟找一个合适的对口的工作。
正当一筹莫展时,恰逢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要与中华书局、湖南省博物馆联合编纂《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董教授觉得蔡伟完全可以胜任其中的工作。
于是,他立马告知复旦大学的裘锡圭老先生,没想到裘老听后,当即同意并向蔡伟发出了邀请。
就这样,一个仅高中学历的三轮车夫“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临时编撰人员,自此蔡伟开始混迹在古文字学大家的圈子中。
也正是在共同编撰的过程中,裘老发现蔡伟是一个非常有韧劲,并且能“甘于寂寞”的人。
要知道,古文字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不需要高人一等的天赋,它需要的是一颗耐得住的寂寞的心。
现在很多年轻人根本做不到静下来研究这些,对很多人来说,它不过是一个冷门而不容易出成绩的学科。
然而,你知道吗?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正是因为这些生僻的古文字才得以传承和延续的。
正是因为从蔡伟的身上看到了传承所需的精神,为了这种精神不被埋没,裘老又拉上李家浩和吴振武两位古文字学家,联名向教育部申请,破格录取蔡伟为复旦大学的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
自此,焦头烂额的中年男人蔡伟的命运终于发生转折。
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博士,蔡伟一夜成名。然而,他并不想让过多的人知道,甚至刻意更换手机号。
正如他自己所说:“古代典籍本就是冷僻偏窄,既然不为人熟知,也没必要总让人知道了。”
读博期间,由于蔡伟没有读过本科、硕士,所以他的知识体系非常不完整,需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去恶补。这个过程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很艰难,以致于他成了最迟毕业的一名博士生,但他从未轻言放弃。
05写在最后
如今已到“知天命”年纪的蔡伟,就职于贵州安顺学院的博士站,在这里他不仅能潜心研究古文字学,也能将文脉传承给更多的学生。
执着于古文字学的蔡伟让我想到了大学就被破格提拔为正教授的数学天才刘路,他们身上都有一种相同的特质——对于热爱的事物,不疯魔不成活!
他们之所以优秀不在于智商多高,而是在于与自己死磕到底的精神。
每日一问:你认为自学成材的人多吗?
菊以高洁会渊明,吾以文会友。曾是多年医学编辑的我,现为两只小棉袄的妈妈,每天努力码字,只愿为千万家庭带去专业、有趣、独特的教育观点。原创不易,你的认可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4443299870393466
作者:菊小医话育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